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考试理化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694667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考试理化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考试理化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考试理化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考试理化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考试理化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考试理化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浦东新区二模考试理化试卷(含答案及评分标准).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浦东新区2013年中考预测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 理 部 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A1000瓦B400瓦C40瓦D1瓦2原子中不带电的粒子是A原子核B质子C电子D中子3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演员表演时主要模仿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振幅4当物体的状态改变时,下列物理量中不发生改变的是A质量B比热C密

2、度D电阻图1(a) (b) (c) (d)5图1(a)、(b)、(c)、(d)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a)和(b)B(c)和(d)C(a)和(c)D(b)和(d)6重为G的小球,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则小球所受到合力大小一定为(不计空气阻力)AG+FBF-GCGD001 2 3 4 5 62.41.81.20.6t/秒s/米图27PQ两点相距3.6米,甲、乙两小车同时由P点向Q点沿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2所示三条线中的两条,两车先后经过PQ间中点的时间间隔大于2秒,则到达Q点的时间间隔A一定为5秒B可能为3秒C不可能大于

3、8秒D可能小于6秒SVA8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键S闭合后,只有一个电表指针发生偏转,故障可能出现在电阻R、灯L上,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RLA若L不发光,则L一定无故障B若L不发光,则L一定有故障C若L发光,则R一定无故障图3D若L发光,则R一定有故障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家中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1) 伏,消耗的是 (2) 能,它与家中其它用电器是 (3) 连接的。图410地球是围绕 (4) 运转的天体,当某近地小行星接近地球时,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小行星是 (5)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若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其表面会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而产生高温,这

4、是通过 (6) 方式增加了它的内能。11如图4所示,是某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一个冲程,该冲程是 (7) 冲程,汽车所用的汽油是一种 (8) (选填“可再生”、“非再生”)能源;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后,汽车由于 (9) 仍将滑行一段距离。12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为210-4米3,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10) 牛,物体所受的重为 (11) 牛;水面下0.2米深处的水的压强为 (12) 帕。图5(b)FBB(a)AFA13如图5所示,使用(a)图中滑轮的优点是可以 (13) ;物体B的重力为100牛,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当用拉力FB匀速提升物体B时,力FB的大小为 (14) 牛,在此过程中物体

5、B的机械能 (15)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则在2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6) 库,电流做的功为 (17) 焦;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为3伏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18) 安。图6甲乙15如图6所示,边长分别为a、b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则甲物体的质量 (19)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体的质量。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p甲:p乙为 (20) 。16为了研究使用斜面匀速提升物体时的拉力大小,先用弹簧测力

6、计拉着小车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如图7(a)所示;又拉着同一个小车沿不同倾斜角度的光滑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几次实验如图7(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b)(c)(d)图7分析比较图(a)与(b)或(a)与(c)或(a)与(d)可得: (21) ;分析比较图(b)与(c)与(d)可得: (22)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17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MNAB图818如图9所示,根据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7、电源图9(反面还有试题)四、计算题(共2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将2千克水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50,求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焦/(千克)】2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5秒钟内移动了8米的距离,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21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体积为510-3米3的水。 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现将一质量为0.2千克的物块浸在水中,求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大增加量。22如图10(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 1A”字样,R

8、1的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0(b)所示,求:(a)VPR2SR1此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此时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所消耗的电功率;图10V315现有阻值分别为10欧、15欧、20欧的定值电阻,从中选择一个替换R1,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路能正常工作,且能够使电压表V指针转动的角度最大。请通过计算说明所选择的电阻是_,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 b)若用另一阻值略大于30欧的电阻来替换原30欧的电阻R1,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如

9、图11(a)所示的仪器是 (1) 的表盘,此时该仪器的示数为 (2) ;如图11(b)所示的仪器名称为 (3) ,它的计量单位是 (4) 。A0.63(b)图11(a)24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宝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实验名称: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定铜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铜块、量筒、细线、水实验原理: (5) 实验步骤: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6) 刻度处,并调节 (7) 使横梁在水平位平衡;3、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4、用量筒测出铜块的 (8) ;25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按实验要求提供了两

10、套器材,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且相等,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20 2A”、“10 2A”字样,小灯分别标有“2.4V”、“3.6V”字样。小宝和小明各选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发现两小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恰好都相同,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50安,但小明所测小灯比小宝所测的暗;此时,小宝电路中的滑片恰好在滑动变阻器的中点附近。根据题中的信息 (9) 可判断:小明所用的小灯标有“2.4V”字样;他们所用电源的电压值为 (10) 伏; (11) 同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标有“20 2A”字样;小明同学所测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12) 瓦。26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

11、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 f =10厘米 物高8厘米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厘米)15012.5223015431822.51041626.713.35153016表二 f =10厘米 物高6厘米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厘米)63015.03.072516.74.081822.57.591530.012.0106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 (1

12、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15) 表三 f = (16) 厘米 物高 (17) 厘米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厘米)11 (18) /12 (19) /13 (20)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浦东新区2013年度中考预测初三物理物理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题号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一、16

13、分1.C。 2.D。 3.A。 4.A。 5.C。6.B。 7.D。 8. D。二、26分9.(1)220;(2)电;(3)并联。10.(4)太阳;(5)运动;(6)做功。11.(7)做功;(8)非再生;(9)惯性。12.(10)1.96;(11)1.96;(12)1960。13.(13)改变力的方向;(14)50;(15)变大。14.(16)6;(17)36;(18)0.15。15.(19)小于;(20)b3:a3。16.(21)使用斜面匀速提升物体时,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22)使用斜面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说明:11-14题每空1分,15-16题每空2分。三、6分17.虚像正确1分;正立正确1分;对称正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