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教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694637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老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老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老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老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老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老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老鼠》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 老 鼠 教 案教学内容: 1、音乐游戏2、学唱歌曲小老鼠3、表演猫和老鼠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游戏,在律动中掌握 X X X 、 X X X X 等重点节奏。2、尝试用声调的高低、快慢表现小老鼠的淘气与尴尬。3、创编故事,充分利用语言、神态、肢体动作,表现小老鼠的形象。教学重难点: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艺术实践活动。2、鼓励学生大胆表现,积极创造,培养艺术想象力。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双响筒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玩具兵进行曲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做自己喜欢的动作。1)和小伙伴互相交流。2)跟老师踏步拍手。2

2、、师生问好歌。二、音乐游戏数字歌1、教师示范: X X X | X X X X X X X | 一 一 一 一只小鸡 叽叽 叽 二 二 二 二只小狗 汪汪 汪 三 三 三 三只小羊 咩咩 咩 四 四 四 四只老鼠 吱吱 吱 五 五 五 五只斑鸠 啾啾 啾2、师生接读歌词(教师用双响筒伴奏)3、学生跟音乐表演,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互相拍手交流。4、重点练习 X X X X (课件出示)快跑快跑1)用动作表示(跑四步) 2)拍读5、自编歌谣,跟音乐表演。师:除了刚才歌谣中的几种小动物,你还可以编上哪几种小动物来表演?例 : 一 一 一,一只小猫喵喵喵。1)分组讨论创编2)学生展示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小

3、结的方式,对学生的节奏、表情、动作给予综合评价三、歌曲新授。1、导入:刚才我们表演的小动物中哪些是十二生肖里的? 十二生肖里还有哪些动物? 谁在十二生肖里排第一,为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小老鼠(出示课题)2、学唱歌曲。1)教师读歌谣(在电子琴的节奏伴奏下,边拍边读)2)师生齐读。注意提示 X X X X3)创设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师:小老鼠可真馋呀,它想偷吃油灯里的油,心情怎样?(着急)它越爬越(高),速度也越来越(快)。试读前两句。突然,一只猫出现了,小老鼠怎样?(害怕),所以叽里咕噜滚了下来,样子可狼狈了。试一试,用声音把小老鼠的神态表现出来。3、听范唱。1)踏步,手势提示情绪。 2

4、)师生、生生拍手跟唱。 3)边走边学唱4、有表情的演唱,加入动作表演。四、表演。1、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模仿它们的表情和动作。2、创编故事。师:平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不喜欢老鼠呢?(它偷东西、糟蹋粮食)可是刚才我们看到的动画片里,小老鼠的形象是怎样的呢?(聪明、机智、活泼)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一个猫和老鼠的小故事表演一下好吗?1)分组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2)分组表演。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听音乐出教室。课后札记:十二生肖的动物形象生动、造型极富趣味,关于十二生肖的神话、故事和童谣,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二课时,围绕“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突出表现小老鼠

5、神气活现、机灵淘气的形象。力求从艺术与文化相联系的视角,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综合艺术活动的兴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教学环节也比较紧凑,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音乐游戏数字歌这个环节,我重点是让学生在表演歌谣的过程中,熟练掌握 xxxx这个节奏,为歌曲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对这个练习很感兴趣,不仅通过师生接读、生生接读、合作表演等形式,很快就掌握了歌谣中的节奏型,而且还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出不同的小动物加入歌词进行表演。我及时的对学生的创编成果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学生大胆的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为后面充分表现小老鼠的形象做好了准备。在新歌教学的过程

6、中,我从歌谣入手,启发学生尝试用声调的高低、快慢表现小老鼠的淘气与尴尬。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景;用以前学过的“双手叠罗汉”的方式,提示学生声调的走势;用自己的表情、声音和动作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们受到感染,自然而然的投入到角色的扮演当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创编故事进行表演这个环节,我想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但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能力有一定差异,在短时间内让他们编好故事并表演出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角色分配与分工合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才能顺利完成,所以这个环节的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我感受到,合作式学习并不单纯是分小组讨论这种形式,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合作、怎样在合作中体验尊重、分享、交流的乐趣。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继续深入探究的一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