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尖枯病发生与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5644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叶尖枯病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稻叶尖枯病发生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叶尖枯病发生与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名称:水稻叶尖枯病拉丁学名:稻为害症状:发病初期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为墨绿色;逐渐沿叶缘或叶部中央向下扩展,病斑为灰褐色,最后变成枯白色。发病后期,在叶缘一侧或两侧以及叶中央形成长条状病斑,在病健交界处可见褐色条纹,病部碎裂成条,甚至全叶枯死。本病与白叶枯病的症状在田间常易混淆。病原菌形态特征:病菌分生孢子器散生于表皮下,以后外露,为球形或扁球形;分生孢子卵圆形、椭圆形或圆筒形,无色,两端各有一个小油球。分布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稻区发生。发病特点:以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中越冬。据江苏农科院等单位研究,无芒稗、西来稗、双穗雀稗、狗尾草、李氏禾等 10 种禾本科杂草也是本病寄主。落在田中

2、的病残体、病稻种与禾本科杂草均是本病初侵染来源,老病区以病残体最重要,稻种带菌率虽低,但对新病区传播病害将起重要作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始病,抽穗期病害迅速扩展,至灌浆后期趋于稳定。稻型与发病轻重有关,以杂交稻发病最重,常规稻籼稻较轻,粳稻及糯稻很少发病。水稻生长后期(孕穗至灌浆期),适温(一般为 2528C)、多雨和多台风有利病害发生,其中暴风雨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一般多施、偏施、迟施氮肥,有利发病,而增施硅、钾、锌、硼等肥料,均有一定控害作用;长期灌深水、栽插密度过大,均加重发病。防治方法:1、选用抗性品种。一般籼稻较感病,重病田应选用抗性好的籼稻或梗稻品种。2、加强健身栽培。多施有机肥,

3、增施磷、钾肥和硅肥,及时排水晒田;合理密植,以提高稻株抗病力。3、药剂防治。治适期和防治指标。以水稻破口抽穗到齐穗期为防治适期,在适期内进行田间调查,每块田随机取样 10 丛,病丛率达 30%以上时,应立即施药。剂品种与施用剂量。亩用 40%禾枯灵超微粉剂 50或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50 克兑水喷雾,这两种药剂均可兼治杂交稻中后期多种病害。如叶尖枯病发生,也可亩用 40%多菌灵胶悬剂 75 毫升,在破口抽穗期进行防治。4、种子检疫和药剂处理。这是无病区防止病害传入必须采取的措施。种子处理可用 40%多菌灵胶悬剂 250 倍液或 500 倍液,浸种 24时;或以 40%禾枯灵超微粉剂 250 倍液浸种 24 小时,可杀灭种子带菌。常用药剂:40%禾枯灵超微粉剂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