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课稿.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4207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课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四一单元一课秦始皇说 课 稿 说教材秦始皇是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第一课。本课具有不容忽视的引领地位。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启下的作用。说学生学生在高一已经学过必修一政治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对秦朝统一的原因,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和认识。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本班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识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史实2、情意目标: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专制集

2、权的政策措施及其作用。说教法 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教师本人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2、集体讨论法:针对导学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

3、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3分钟)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我以毛泽东沁园春 雪导入新课,归纳毛

4、泽东对古代政治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评价,更多的是指出他们的不足,是因为毛泽东在以古衬今讴歌今天的人民群众的巨大贡献。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指导学生阅读练习册第128页的知识拓宽2、学习新课:(35分钟)安排10分钟时间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根据学案导学问题圈划答题知识要点;然后抽组分题,各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本组分配的问题,对教材进行更细致的研读,组内讨论分析小组问题,统一答案要点。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深入各组对个别为题提示、点拨,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各组派出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组内其他同学利用这一时间讨论其

5、他导学问题;师生共同评价各组展示问题,评出优胜组。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4、达标训练。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了分层训练。由学生自主完成后,在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识,各组展示解析。 师生一起评出优胜组。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6、,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选四一单元应用课说 课 稿 说教材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我国古代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他们在当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和存在的不足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本课是对前面基础课内容的实际运用。运用前面基础课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材料所包含的观点,并为后面巩固课知识的

7、拓展做出铺垫,本课在单元结构中具有不容忽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2、列举“贞观之治”的表现和原因。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四、说教法 为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2、集体讨论法: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说学法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对比

8、法。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导入课: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单元知识线索梳理,让学生对三位古代政治家的活动简单再认识。2、新授课:安排学生用15分钟完成导学问题表格,对三位政治家的治国举措进行横向比较,采用对比法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程度,同时为后面的训练环节做知识再储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进行组内讨论。然后用10分钟时间小组竞赛,对知识掌握情况抽组抽人检查展示,并作出评价,评出优胜组予以表彰。3、达标训练:给学生10分钟时间阅读材料(导学问题二调整为训练题)然后抽组分题;各组在组长的安排

9、下对本组分配问题细致分析材料集体讨论形成答题要点。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深入各组对个别为题提示、点拨,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各组派出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利用这一时间分析讨论其他组问题;师生共同评价各组展示问题,评出优胜组予以表彰。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

10、,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11、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故每一学科、每一课堂中都能见其“芳踪”。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所以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因此,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一、新课程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所谓“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即: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12、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3、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a) 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b) 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为积极有效的途径。二、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低效表现及提高有效性的策略:1、课堂喧哗:“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较大的噪音。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停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敲得咚咚响,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或者当教师没有让自己发表意见时

13、,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于是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其后果必然是学习效果的低下。此时,教师需采取某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首先,一定要让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是全班绝对安静,小声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特别是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提醒学生要尊重别人,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或也可以利用某些信号来提醒大家,比如“拍掌两下”等。实验表明,课堂中最好的状态是教师难以从中听出某个人的声音。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教师可让其他学生叙述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逐步明确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

14、启发、提高认识。2、时机不当:有时,我们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学生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甚至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收效甚微。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个人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教师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比如

15、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问题,学生的质疑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并且,一节课中合作学习次数不宜太多,以免随意性与形式化。宁少勿滥,注意抓住契机。3、组内气氛不和谐: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之间有时不能友好相处。这主要是由于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都存在差异。这一问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解决。刚开始,学生可能会对现有的分组不太满意,但当他们得到他们小组的第一次小组分数后,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整体,有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必须合作才能成功。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慢慢地,他们就会和睦相处了。这也是保持小组相对稳定的意义所在。4、教师监控不到位: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监控。尤其是实施实验之初,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还较低,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除了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要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1)防止过度依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而自己不去积极主动地努力。对这样的学生,应当让他明确个人责任,引导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鼓励他积极创造条件,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帮助同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