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562235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7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概论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针灸概论 基层医生必备中医知识 1 2019 11 27 一最简洁的中医思路 二最简洁的针灸推拿治疗思路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四最基础的中药方剂 五能治疗最常见的疾病 六肺系病的针灸治疗及五输穴 学习内容 2 2019 11 27 一最简洁的中医思路 天人合一 形神一体 藏象理论 阴阳五 行 全息理论融入中医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3 2019 11 27 一最简洁的中医思路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 本身的统一性 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 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功能上相互协调 互为补充 在病理上则相互影

2、响 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 自然界的变化 随时影响着人体 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 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机体自身 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 包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4 2019 11 27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己和 一般来说 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 往往与 全身的脏腑 气血 阴阳的盛衰有关 将重点 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 并把局 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治疗局部病变时 也必须从整体出发 采取适当的措施 口腔 溃疡 病在上者下取之 病在下者高取之 灵 枢 终始 等等 5 2019 11 27 整体观念

3、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天时地利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 岁露 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 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 天人合一 春夏秋冬昼夜晨昏 东南西北中 6 2019 11 27 整体观念 人与社会相适应 人和 中医学是人学 其次才是病学 既是治病救人 又是调人治病 调人 包括人的精神 体质 生活方式 7 2019 11 27 整体观念 8 2019 11 27 整体观念 9 2019 11 27 辨证论治 辨证 就是把四诊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 诊 所收集的资料 症状和体征 通过分析 综合 辨清疾病的病因 性质 部位 以及邪 正之间的关系 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证的表面是症候群 证

4、的本质是病机 论治 又称为 施治 即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治疗疾 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 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 10 2019 11 27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的精髓就是个体化治疗 中医讲的体质学说 1平和质 2气虚质 3阳虚质 4阴虚质 5血瘀质 6痰湿质 7湿热质 8气郁质 9特禀质 11 2019 11 27 辨证论治 个体化治疗 12 2019 11 27 二最简洁的针灸推拿治疗思路 什么病什么证 辨证中医基础理论 什么经什么穴 论治经络腧穴学以肺经为 例 怎么扎 刺灸法举例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艰险 沿着陡峭

5、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 辉的顶点 马克思 上句对想速成的人的回答 13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气 血 阴 阳 痰 湿 脏腑功能 以肺为例 经络 以肺经为例 腧穴 以肺经 五输穴为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江泽民 14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气 1 气的基本概念 有形 无形 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一定要和气体分开 15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2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 以及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 活动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6、 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排泄等 均起着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温煦作用 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故 难经 二十二难 说 气主煦之 人体的体温 相对恒定 主要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和调节 各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 也要在气的温煦 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机体内的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 也要依靠气的温煦 才能维持 正常的循环运行 固摄作用 主要指对于血液 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 具体可表现在 固摄血液 使之在脉管中循行 防止其逸出于脉外 固摄汗液 尿液 唾液 胃液 肠液等 控制和调节其分泌排泄量 以防止其无故流失 固摄肾精 使其不妄泄而耗损 摄纳清气 能维持呼吸的深沉及清浊之气的正常交换 提

7、固维系内在脏腑器官 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 而不致虚陷下垂 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 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 防御外邪的入侵 比如卫气 气化作用 气化 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 即 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16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气虚 是一种病机 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 列病理变化 称为气虚 所谓气 是人体最基本的 物质 由肾中的精气 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 吸入的空气几部分结合而成 在临床上 气虚还 包括肺气虚 心气虚 脾气虚 肾气虚诸症 症状包括身体虚弱 面色苍白 呼吸短促 四肢乏 力 头晕 动则汗出 语声低微 舌淡 脉

8、虚无 力 等 包括元气 宗气 卫气的虚损 以及气的 推动 温煦 防御 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 从而 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 抗病能力下 降等衰弱的现象 17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气郁 气郁 病证名 出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因情志不舒 气机郁结所致 证见胸满 胁痛 噫气 腹胀 治宜行气 解郁 气郁 湿郁 痰郁 热郁 血郁 食郁 六郁之中 气郁为先 气郁一成 诸郁遂生 以肝郁最常见 18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血 行于脉中 并循环流注于全身 具有营养和滋润作 用的红色液体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 又称 血府 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 称为

9、出血 即 离经之血 由于离经之血离开了脉道 失去了 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所以 它丧失了血的生理功 能 功能 一是营养 因含有营气 二是滋润 因含 有津液 灵枢 平人绝谷篇 又说 血脉和利 精 神乃居 血液供给充足 神志活动正常 19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血瘀 瘀血内阻 血行不畅 以局部出现青紫肿 块 疼痛拒按 或心 肝 脑等主要脏器 瘀血阻络 功能障碍 或腹内肿块 刺痛 不移 拒按 或出血紫暗成块 舌紫暗 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20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阴阳 阴为寒为暗 为聚 为实体化 阳为热为光 为化 为气化 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冲气以为和

10、 阴证 面色暗淡 精神萎靡 身倦肢冷 气短 懒言 口不渴 尿清便溏 舌淡 脉沉细无 力 阳证 面红身热 神烦气粗 声大多言 口渴 饮冷 尿赤便干 苔黄 脉数有力 21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阴虚 由于阴液不足 阴虚生内热 所 致 主证为低热颧红 手足心热 盗汗 口燥咽干 尿少而黄 大便秘结 舌红无 苔 脉细而浮有力 重取则无脉 22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阳虚 由于阳气不足 阳虚则生寒 所 致 主证为畏寒肢冷 疲倦乏力 自汗 小便清长 大便溏薄 苔白 舌质淡 脉 细无力 23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痰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 风

11、痰 热痰 湿痰及燥痰等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 脾两脏有关 肺主呼吸 调节 宗气 元气 的出入和升降 如肺失肃降 就可出现 咳喘 卧不平等症 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 使肺内 的津液凝聚成痰 脾主运化 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 质至各脏器 如果湿邪侵犯人体 或思虑过度 劳 倦及饮食不节 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 造 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 百病皆由痰作祟 痰多 怪病 不要把西医与中医的痰混为一 痰 24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湿 为六淫 风 寒 暑 湿 燥 火六种病邪 之一 湿 属阴邪 性质重浊而粘腻 它能阴滞气的疾动 妨碍脾 的运化 如果是外感湿邪 常见恶寒风热 虽然

12、出汗但 不热不退 四肢困倦 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 如果是湿 浊内阻肠胃 常见胸闷不舒 小便不利 食欲不振 大 便溏泄 等症状 当然也分内湿和外湿 湿 分为内湿和外湿 外湿 指空气潮湿 环境潮湿 如淋雨 居处潮湿等 外在湿 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 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 对 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 或因饮食水分过多 或因饮酒 乳酪 生冷饮料 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 成内湿 25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痰湿 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 亦称为迟冷质 多由饮食不 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 这里的 痰 并非只指一般 概念中的痰 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 是病理 性的产物 湿 分为内湿和外湿

13、 外湿指空气潮 湿 环境潮湿 如淋雨 居处潮湿等 外在湿气会 侵犯人体而致病 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 对 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 或因饮食水分 过多 或因饮酒 乳酪 生冷饮料 而使体内津液 聚停而形成内湿 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 调 内分泌失调等 26 2019 11 27 三最基础的中医理论导引 湿热 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 出现浑身无力 舌苔浊腻 脾 胃不合 食欲下降 心烦焦躁 头身困重 口渴恶心等 中医 称此为 夏日伤寒 或湿热病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 肢体沉重 发热多在午后明显 并不因出 汗而减轻 舌苔黄腻 脉数 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 在皮肉则为湿疹或 疗

14、疱 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 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 入脏腑 特别是脾胃的湿热 可见脘闷腹满 恶心厌食 便搐 稀 尿短赤 脉濡数 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 口苦 食欲差 或身目发黄 或发热怕冷交替 脉弦数 膀胱湿热见 尿频 尿急 涩少而痛 色黄浊 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 甚至 里急后重 泻下脓血便 肛门灼热 口渴 27 2019 11 27 四最基础的中药方剂 四君子汤 组成 人参 9克 白术 9克 茯苓 9克 炙甘草 6克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症 面色萎白 语声低微 气短乏力 食少便溏 舌淡苔白 脉虚弱 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 脾气虚者 附方 异功散 六君子汤 香

15、砂六君子汤 保元汤 方解 本方以人参为君 甘温益气 健补脾胃 脾胃气虚 运化 失常 故臣以白术 既助人参补益脾胃之气 更以其苦温之性 健脾 燥湿 助脾运化 脾主湿 脾胃既虚 运化无力 则湿浊易于停滞 故佐以补利兼优之茯苓 配白术健运脾气 又以其甘淡之性 渗利湿 浊 且使参 术补而不滞 伍用炙甘草者 以其甘温益气 助参 术 补中益气之力 更兼调和诸药 而司佐使之职 四药皆为甘温和缓之 品 而呈君子中和之气 故以君子为名 四药合力 重在健补脾胃之 气 兼事运化之职 且渗利湿浊 共成益气健脾之功 病例 王某女 涉县 28 2019 11 27 四最基础的中药方剂 四物汤 组成 熟地15克当归15克

16、白芍10克川芎8克 功用 补血活血 主治 宫血虚滞证 心悸失眠 头晕目眩 面 色无华 妇人月经不调 经量少或闭经 表现为舌 淡 脉细弦或细涩 方解 本方是治疗宫血亏虚 血行不畅的常用方 剂 方中当归补血养肝 和血调经为主 熟地黄滋 阴补血为臣 白芍药养血柔肝和宫为佐 川芎活血 行气 畅通气血为使 四味合用 补而不滞 滋而 不腻 养血活血 可使宫血调和 29 2019 11 27 四最基础的中药方剂 二陈汤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钱 各15g 白茯苓三 钱 9g 甘草炙一钱半 4 5g 生姜七片 乌梅一个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 咳嗽痰多 色白易咯 恶心呕吐 胸膈痞闷 肢体困重 或头眩心悸 舌苔白滑或腻 脉滑 方解 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和胃 君 橘红理 气燥湿 臣 茯苓健脾渗湿 佐 生姜 化痰 和胃 解半夏之毒 乌梅 敛肺 合半夏散中寓收 祛痰而不伤正 甘草 调和诸药 兼以润肺和 中 使 30 2019 11 27 四最基础的中药方剂 平胃散 组成 苍术120克 去黑皮 捣为粗末 炒黄色 厚朴90克 去 粗皮 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 陈橘皮60克 洗令净 焙干 甘草30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