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561879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Mn-55 Fe-56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B. “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 “滴水石穿”包含化学变化,而“绳锯木断”则不包含化学变化D.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详

2、解】A水乳交融没有新物质生成,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故A正确; B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 其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HCO3)2,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而“绳锯木断”为物理变化,不含化学变化,故C正确;D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的蛋白质的胶体,点豆腐就是设法使蛋白质胶体发生凝聚而与水分离,所以卤水点豆腐,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

3、联系和胶体的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B. 2 L 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NA个NaC. 14 g氮气中含NA个氮原子D. 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答案】C【解析】【详解】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mol氦气中有NA个氦原子,故A错误;B、n(Na2SO4)=0.3mol/L2L=0.6mol,n(Na+)=20.6mol=1.2mol,因此含有的钠离子数为1.2NA,故B错误;C、n(N)=1mo

4、l,氮原子数为NA,故C正确;D、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一个水分子含有10个电子,因此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故D错误;故选C。3.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16gB. 32gC. 64g /molD. 32g /mol【答案】D【解析】【详解】气体的物质的量n=0.25mol,气体的摩尔质量M=,故答案为D。【点睛】注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4.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托盘,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称得食盐得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做法,食盐的质

5、量应为A. 15.5gB. 15.0gC. 14.5gD. 14.0g【答案】C【解析】【详解】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左物右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托盘,而把砝码放在左托盘,则右盘食盐的质量=左盘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砝码质量为15克,游码质量为0.5克,所以食盐的质量应为14.5克。C正确。5.下列有关溶液配制说法错误的是()A. 称取12.5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中,并加水稀释至500m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B. 取58.5 g NaCl固体放入1 L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

6、. 将100g5%的食盐水加热蒸发掉50g水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D. 将浓度为2 molL1硫酸钠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200 mL,所得溶液浓度为0.1molL1【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n=cV计算;B水的体积不等于溶液的体积;C.100g 5%的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为5g,蒸发掉50g水,溶液的质量为50g;D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详解】A称取12.5g胆矾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加水稀释至500m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选项A正确;B由于水的体积为1L,则将58.5gNaCl固体放入1L水时,

7、溶液的体积大于1L,故溶液的浓度小于1molL-1,选项B错误;C将100g 5%的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为m=100g5%=5g,加热蒸发掉50g水后,溶液质量变为50g,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选项C正确;D将浓度为2 molL-1硫酸钠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200mL,稀释后的浓度为=0.1mol/L,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难度不大。6.硫酸镁和硫酸铝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铝离子浓度为0.1mol/L,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3mol/L,则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为 ( )A.

8、 0.3molL-1B. 0.45molL-1C. 0.15molL-1D. 0.2molL-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设混合溶液体积为V L,列式为:3c(Al3+)V+2c(Mg2+)V=2c(SO42-)V,所以3c(Al3+)+2c(Mg2+)=2c(SO42-),代入已知数据得:30.1molL-1+2c(Mg2+)=20.3molL-1,解得c(Mg2+)=0.15molL-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任何电解质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经常会用到电荷守恒,要掌握好这种方

9、法。7.某溶液中有Ba2、Ag、Cu2三种离子,现用NaOH溶液K2SO4溶液盐酸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则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若先加NaOH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铜,和由氢氧化银脱水生产的氧化银;因此A错误;B、若先加盐酸,只生成氯化银一种沉淀,再加K2SO4溶液,生成硫酸钡,再加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因此B正确;C、若先加K2SO4溶液,生成硫酸钡和硫酸银,因此C错误;D、若先加K2SO4溶液,生成硫酸钡和硫酸银,因此D错误.8.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是( )物质

10、熔点()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度甲-9857.50.93可溶乙-84770.90可溶A. 蒸馏法B. 升华法C. 萃取法D. 过滤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甲、乙两种物质均可溶于水,但是沸点相差较大,因此选用蒸馏法,因此A正确。答案选A。9.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 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氧化镁为不溶性弱碱,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则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A错误;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

11、中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a2+SO42-+2H+2OH-=BaSO4+2H2O,则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B错误;C澄清石灰水与硝酸反应,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水,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故C正确;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D错误。答案选C。10.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 Cl2ClB. Zn Zn2C. H2H2OD. CuOCuCl2【答案】A【解析】【分析】变化中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一般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氧化还原反应。注

12、意通过分解反应可以实现的,不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项,Cl2Cl的反应中,氯元素得电子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使反应进行,故选A项;B项,Zn Zn2的反应中,锌元素失电子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使反应进行,故不选B项;C项,H2H2O的反应中,氢元素失电子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使反应进行,故不选C项;D项,CuOCuCl2的反应中,没有元素得失电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还原剂,故不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B. 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

13、Fe+6H+=2Fe3+3H2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Ba2+SO42-=BaSO4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答案】A【解析】【分析】A. 氯化铜溶与铁粉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B. 稀 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A. 氯化铜溶与铁粉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离子反应为:Cu2+Fe=Fe2+Cu,A项正确;B. 稀 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反应为:Fe+2H+=Fe2+H2,B项错误;C. 氢氧化钡溶液

14、与稀 H2SO4 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反应为:Ba2+2H+SO42-+2OH-=BaSO4+2H2O,C项错误;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H2O+CO2,D项错误;答案选A。12.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A. 2NaBr+Cl2=2CaCl+Br2B. 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C. 2H2S+SO2=2H2O+3SD. C+O2=CO2【答案】C【解析】【分析】在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反应中,反应物中Br被氧化,BrO3被还原,最后都生成Br2。也就是在此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为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溴),而且都被还原和氧化成同一价态物质。【详解】A. 氯气是氧化剂,溴化钠是还原剂,A项错误;B. 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 C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为不同价态同一元素(硫),最后都生成单质硫,两者原理最相似,C项正确;D中氧气是氧化剂,碳是还原剂,D项错误;答案选C。13.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Mn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