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25608272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设计及说明【设计背景及思考】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苏教版第十二册比例单元的第一课时,一个空间领域的知识点,却被安排在了数与代数领域,让第一线的教师捉摸不透编者的意图。但细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及教材的编排都是螺旋交替的,相互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从整个教材的体系来看,本课是为后面的比例概念的建立作铺垫的,在解比例、比例尺的教学中更能体现其重要性,也与今后的相似图形都是有联系的。把这个知识点安排在这更体现了图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正是没有真正的领会到编者的意图,因此对本课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操作的层面上,强调让学生动手画出图形放大、缩小后的图形,而对于放大

2、或缩小的概念的理解却一带而过,不够深入。在学这个知识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接触到了图形的变化,在生活中也常有把物体、图形“变大”的经验。但对“变大”与“放大”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容易把图形的面积变大这个非本质属性当做图形放大的本质。因此如何让学生建立对应边同时放大或缩小,是这节课的难点之处。我设计本课时,先通过对图形变化的比较,引出对图形变大后形状改变、形状不变现象的思考,通过对变化后图形与原图长、宽数据对比分析,体会变化后图形与原图对应边的比不同形状会改变,对应边同时扩大或缩小图形形状不变,从而真正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说明】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学过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3、说一说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没变?(位置变了,形状没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图形的变化。二、探究新知1、(1)情景再现,激发探究兴趣。出示原图原图 图1 图2 图3师:这里有一张照片,老师把它变化一下,出示图(1)。你有什么想说的?(图形变大了,形状变了)出示图(2) 师:这幅图有什么变化?(图形变大了,形状变了)出示图(3)师:这样呢?与刚才的两幅变大的图比,有什么不同?(图形变大了,形状不变)师:三幅图,都把原来的图变大了,可变大后图1、图2形状变了,而图3形状去没有变,这是为什么呢?看来把图形变大还隐藏着许多奥秘。到底有怎样的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研究。有

4、信心揭开其中的秘密吗?【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图像的变化,呈现图形变大的后,有时形状会变,有时形状不变,通过对比引发学生对这种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图形变化规律的愿望。】(2)探究放大的缘由。师:要研究变化后的图与原图的关系,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出示数据。师:观察图1是怎么变大的呢?它与原来的图相比,有什么变化?学生说一说,交流(变化后的长和原来的长的比是2:1,变化后的宽和原来的宽的比是1:1 。)师:观察图2是怎么变大的呢?它与原来的图相比,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说一说,得出结论。(变化后的长和原来的长的比是1:1,变化后的宽和原来的宽的比是2:1)师:观察图3是怎么变大的呢?它与原来的图

5、相比,有什么变化?学生说一说,交流:(变化后的长和原来的长的比是2:1,变化后的宽和原来的宽的比是2:1。)(3)教学“放大”。师:通过我们对三幅图与原图的的对应边的比的研究,你有什么结论。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对应边的比不一样,图形变大后会变形。师: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师:谁来说一说这里的2:1是指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对应边”的?师:如果要把这张图片按3:1放大,该怎么办呢?生说一说。师:你认为还可以把这个图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时要注意什么?生自由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对应边数据的比,使学生感受到

6、对应边的变化,从而明确图形的变大后对应边的比不同就会变形,对应边的比相同图形不会变形,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放大的含义,明确放大图形要把对应边都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2、辨析深化。下面各图中哪个图形是由图1放大得来的?12345(1)学生辨别,并说出过程。图2的长与图1的长的比是3:2,图2的宽与图1的宽的比是1:1,对应边的比不同,不是放大。图3的长与图1的长的比是3:2,图3的宽与图1的宽的比是3:2,对应边的相同,图3是图2按3:2放大得到的。【设计意图:通过对图2、图3的判断,使学生在正、反两种例子的判断中深刻体会到“对应边的比相同”的含义,深化图形放大的感念。】(2)探究1:1的情况。师:

7、图4和图1有什么关系?图4的长与图1的长的比是1:1,图3的宽与图1的宽的比是1:1,和图1一模一样。【设计意图:图形的变化有放大,有缩小,同时也有不变,让学生体验不变情况下对应边的比,使学生对“对应边”的变化与图形的变化间的联系有更深刻的理解。】3、教学缩小。师:为什么没人说图5呢?图5是放大吗?你认为是把原图按怎样操作变化得来的?生观察交流:变化后的长与原来的长的比是1:2,变化后的宽与原来的宽的比是1:2,是按1:2缩小得到的。师指出:图形不仅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你认为把一个长方形缩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还可以按几比几来缩小一个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刚学的探究放大的研究方法,迁移到图

8、形的缩小上,理解图形缩小也要把对应边按相同的倍数同时缩小,并建立图形缩小的感念。】4、小结。现在,你知道怎么去放大或缩小一个图形了么?5、判断:把一个图形按下列比进行操作,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8:1 1:10 1:1 3:7 4:3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有什么秘密在里面?(前项大于后项就是放大,反之就是缩小;比值大于1就是放大,比值小于1就是缩小)【设计意图:通过对按几比几放大、缩小的研究,清楚什么比是放大,什么比是缩小,在辨析过程中体会放大、缩小的意义。】三、学以致用。 师指出:当观察或研究一些非常细微、甚至肉眼不能看清的物体时,如:细菌以及一些细小的零件,人们需要把它按照一定的比进行放大,以

9、便观察研究。同样,在绘制地图、制作航模的时候,又需要把原物按照一定的比缩小。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想当一次小科学家么? 1、学生先说一说是放大还是缩小,然后画一画。全部交流,说一说过程。2、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画图中体会如何放大、缩小,进一步体会对应边要同时放大、缩小。】四、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觉得有哪些收获?其实在把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后,不但图形的对应边发生了变化,而且面积也发生了变化,面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我们以后再研究。板书设计: 形状改变 形状不变对应边的比不同 对应边的比相同 变化后的长:原图的长 2:1 放大 2:1 变化后的宽:原图的宽 1:1 8:1 4:3 不变 1:1 缩小 1:2 1:10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