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PPT 116页)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2554824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PPT 1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PPT 1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PPT 1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PPT 1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PPT 1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PPT 1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PPT 116页)(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救济 内容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处罚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复议 第三节 税务行政诉讼 第四节 税务行政赔偿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处罚 一 税务行政处罚概述 二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 一 税务行政处罚概述 税务行政处罚是指依法享有税务行政处罚权 的税务机关 对违反税收法律规范但尚未构 成犯罪的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 纳税人 扣缴 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 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 政行为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客体 侵犯了税收行政法规 但尚未构成 犯罪而应当承担税务行政法律责任的行为 2 当事人 违反了税收法律规范的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 3 处罚主体 税务机关 4 税务行政

2、处罚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税务人机关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应注意 1 要区分税收违法与税收犯罪的界限 征管法 和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已经对此作了 规定 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行为必须是尚不构成税收 犯罪的行为 如果构成了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 就应 当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机关就不应再给予行政处罚了 n 2 要区分税收违法是不是轻微 如果税务 违反行为显著轻微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只要 予以纠正 经过批评教育可以不必给予处罚 税务行政处罚的基本法律依据为 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 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税务行 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试行 税务 案

3、件调查取证与处罚决定分开制度实施办 法 试行 等规定 一 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 税务行政处罚分为申诫罚 财产罚 行为 罚三大类 二 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与管辖 1 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2 税务行政处罚的管辖 三 税务行政处罚的时效 二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 n 一 简易程序 n 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是指税务机关其执法人员对于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税收征收管理秩序的行为 当场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处罚程序 简易程序的 适用条件 一是案情简单 事实清楚 违法后果比较轻微 且有法定依据应当给予处罚的违法行为 二是给予的处罚 较轻 仅适用于对公民处以50元对下和对法人或才其他组 织处以1

4、000元以下罚款的违法案件 符合上述条件 税务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 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n 1 向当事人出示税务检查证或其他税务行政执法身 份证件 n 2 告知当事人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的违法事实 依据和 陈述申辩权 n 3 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 n4 填写具有预定格式 编有号码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并当场交付当事人 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包括 税务机关名称 编码 当事人姓名 名称 住址等 税务违法行为事实上 依据 税务行政 处罚种类 罚款数额 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 地点 罚款代收机构名称 地址 缴纳罚款期 限 当事人逾期缴纳罚款是否加处罚款 当事人 不服税务行政处罚的复

5、议权和起诉权 税务行政执法 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n 税务行政执法人员当场制作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应当报所属于税务机关备案 二 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n 除了适用简易程序的税务违法案件外 对其他违法 案件 税务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都要经过立案 调查取证 告知与听取意见 有的案件还要举行蝗证 审查 决定 执行程序 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一 般是情节比较复杂 处罚比较重的案件 n1 立案与调查程序 n2 告知与听证程序 n3 调查与审查分开 n4 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1 立案与调查程序 n 立案是指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管理或者社会公众的举报 发现行政违法行为线索 再经过计算机或者人工归类对采 集的案源进行

6、选案 确定具体的调查对象 经初步审核分 析 认为当事人具有行政违法嫌疑的 进行立项建档 制 订调查计划 为正式调查作好必要的准备 选案是立案的 前期阶段 也是案件查处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选案适 当 立案准确 就为案件查处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 立案是进行调查取证的前提 是查处违法行为的开端 查处行政违法行为 必须首先经过立案 税务机关查处 税务行政违法行为 必须经过选案 立案 准确确定调查 对象 n 调查是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发生的违法行为经 过检查 勘验 鉴定等手段获取证据 查清事实 的过程 为正确适用法律规范提供坚实的事实根 据 行政处罚法 第30条 第36条规定 除可 以当场作出行政

7、处罚的外 行政机关发现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 为的 必须全面 客观 公正地调查 收集有产 关证据 查明事实 违法事实不清的 不得给予 行政处罚 2 告知与听证程序 n案例 n1 案情 某从事生产的个体工商户杨某 2009年3月1日 领取营业执照并办理了税务登记 但杨某一直未向税务机 关申报纳税 同年6月1日 主管税务所对杨某的生产经营 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认定杨某取得应税收入未申报纳税 共计应缴纳税款6000元 该所当即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和 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补缴税款6000元 加收滞纳金500 元 按 税收征管法 第64条第2款规定对未申报纳税行 为处以未缴税款50

8、 即3000元的罚款 n2 问题 请指出该税务所执法中的违法问题 并说明原 因 n3 答案 n 1 程序违法 该所在作出3000元处罚决定前未下达税务行 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告知纳税人的违法事实及享有的陈述 申 辩权和听证权利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 规定 对个人罚款超过2000元的应履行告知听证程序 n 2 该税务所对杨某作出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属越权 行为 税收征管法 第74条规定 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 罚 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 可由税务所决定 超过2000元的 税务 所不能作出决定 2 告知与听证程序 n 行政处罚法 第31条规定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 政处罚决定之前 应当告知当

9、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 定的事实 理由及依据 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 权利 税务机关在查处税务违法行为时 于调查终 结之后作出处罚决定之前 向当事人先行告知有关 项是税务机关的一项法定义务 没有履行告知程序 的 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因此 税务机关在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调查终结后 必须 及时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当事人发出 税务行政处 罚告知书 告知当事人查处情况 n告知内容 提问 n告知内容的主要包括 经调查取证获取的当事人违法 行为事证据 当事人行为所触犯的法律规范 当 事人违法应受到行政处罚规范 拟给当事人行政处罚 的种类 幅度范围 标准 当事人应当享有各项权利 如陈述申辩权 符合听证

10、条件的听证权等 n 根据 行政处罚法 第32条的规定 当事人有陈 述申辩的权利 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 理由和证据 应当进行复核 陈述申辩理由等成立的 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并且 不能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当事人提出意见 税 务机关不听取或者拒绝听取或当事人提意见而加重处 罚的 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n 税务机关调查机构调查终结后 作出的税务行政 处罚建议达到听证标准的 也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听 证的事项 n听证是指税机关在对当事人某些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 定之前 按照一定形式听取调查人员和当事人意见的程 序 使作出的行政决定更加公正 合理的程序 根据 1996年9月2

11、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 程序实施办法 试行 国税发 1996 190号 的规定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的范围是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或 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1万元以上罚款的案件 税务行 处罚听证主持人应由税务机关内设的非本案调查机构的 人员 如法制机构工作人员 担任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如下 n 1 凡属于听证范围的案件 作出处罚决定之前 应当首先向当事人送达 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告知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 证据 处罚的 法律依据和似给予的处罚 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 权利 n 2 要求听证的当事人 应当中收到 税务行 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后3日内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书 面要

12、求 逾期不提出的 视放弃听证权利 n n 3 税务机关应当在当事人提出要求后的15 日内举行听证 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 税务行 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送达当事人 通知当事人举 行听证的时间 地点 主持人的情况 n 4 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隐私的不公开听 证的外 对于公开听证的案件 应当先期公告案 情和听证的时间 地点并允许公众旁听 n 5 听证会开始时 主持人应当首先声明并出示税 务机关负责人授权主持听证的决定 然后查明当事人或其 代理人 调查人员及其他人员是否到场宣布案由和听证会 的组成人员名单 告知当事人有关的权利义务 记录员宣 读听证会纪律 n 6 听证会开始后 先由调查人员就当事人的违法

13、 行为指控 并出示事实证据材料 提出处罚建议 再由当 事人或其代理人就指控的事实及相关问题进行申辩和质证 然后控辩双方辩论 辩论终结 当事人进行最后陈述 n 7 听证的全部活动 应当由记录 员制作笔录并交当事人阅核 签章 n 8 完成听证任务或有听证终止情形发生 时 主持人宣布终止听证 n 听证结束后 主持人应当制作听证报告并连 同听证笔录附卷移交审查机构审查 n再举一个案例 习题集第10章第四大题第5个案 例 3 调查与审查分开P305 n 行政处罚法 第38条规定 调查终结 行政机 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 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本条规定实质上确立了对 行政违法行为实行调查

14、取证与处罚决定分开制度的基 本原则 从我国行政机关工作的实际情况看 由行政 机关负责人亲自对所有行政处罚案件调查取证情况进 行审查是不可能的 而实际上必须要由一个机构班子 代行政机关负责人办理这项工作 n为了使本条的规定具有操作性 国务院国发 1996 13号文件具体确定了 调查取证与处罚决 定分开制度 规定要 确定行政机关内部比较超 脱的机构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审查 根据行政 处罚法和国务院国发 1996 13号文件精神及国 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职能配置内 设机构部门执法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 1998 73号 的规定 结合税务部门执法实际和 需要 税务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查机构应当确

15、定为 各级税务机关的法制机构 n 根据1996年9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 税务 案件调查取证与处罚决定分开制度实施办法 试行 国税发 1996 190号 的规定 税务行政处罚案 件查处的基本原则是查案的不审案 审案的不处理 实行查 审 处三分离 对税务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 由税务机关内部设立调查机构 如稽查 管理 检查 机构 负责 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后 对依法应当 给予行政处罚的 应及时提出处罚建议 以税务机关 的名义制作 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并送达当事 人 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建议的事实 理由和依据 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要求听证的权利 n调查终结 调查机构应当制作调查报告 并

16、及时 将调查报告连同所有安卷材料移交审查机构审查 对税务违法案件的审查由税务机关内部设立的 比较超脱的机构 如法制机构 负责 审查机构 收到调查机构移交的案卷后 应当对案卷材料进 行登记 填写 税务案件审查登记簿 并对案 件进行审查 审查机构应对案件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n 1 调查机构认定的事实 证据和处罚建议适用的处罚种 类 依据是否正确 n 2 调查取证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n 3 当事人陈述申辩的事实 证据是否成立 n 4 经听证的 当事人听证申辩的事实 证据是否成立 n 审查机构应在自收到调查机构移交案卷之日起10日内审 查终结 制作审查报告 并连同案卷材料报送税务机关负责 人审批 三 税务行政处罚决定P305 n 审查机构作出审查意见并报送税务机关负责人 审批后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制作以下处理决定 书再报税务机关负责人签发 n 1 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 根据情节轻重 及具体情况予以处罚 n 2 违法行为轻微 依法可以不予以行政处罚的 不予以行政处罚 n 3 违法事实不能成立 不得予以行政处罚 n 4 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 移送公安机关 四 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 税务行政处罚的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