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5545748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意图: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这三首诗都在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同属爱国诗。初三的诗歌教学肯定要紧扣考点的,近五年广州市中考的诗歌阅读都是第一题考词语解释,第二题考思想感情。词语解释学生自己背就可以了,思想感情的归纳是我们训练的重点。于是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主题型文本的诗歌整合教学。设计比较简单,属于家常课的设计,因为有校公开课的任务,顺便上了校公开课。教学课堂实录: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这三首诗,大家说一下为什么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学?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生:它们都是爱国诗。师:是的,它们都是爱国诗,表达的都是爱国之情。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它们表达了怎样的爱国之情。师:学习这

2、几首诗的主要任务是屏显:【研学目标】1朗读、背诵诗歌。2借助注释,读懂诗歌。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4领会诗人的品格。一、定向自学,初读印象。师:这里有些任务已经提前布置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我们的三个自读任务。任务一的背诵其实是假期布置大家完成的,现在大家合上书本,齐背这三首诗。过零丁洋开始(生齐背)师:大家还是背得比较熟的。现在我们来检查第二个任务字词解释,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自己的预习作业。屏显:2.解释以下划线词语,结合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歌。(1)干戈寥落四周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南安军( )(4)今日又南冠( )(5)已知泉路近( )(6)毅魄归来日( )(一生上来

3、投影自己的预习作业,同学点评。)师:同学写对了没有?生:“军”的解释错了,不应该是军营,军是指行政区划的一种,跟郡、府等同属路。师:是的,你怎么知道的?生:注解有。师:没错,标题的注解有。我们看解释的时候也要关注标题的注释。我就猜到有同学会因为这篇文章的题材误解为军队、军营,果然有同学中招了。以后请记住,南安军相当于南安郡,这样就不会记错了。师:我们的第三个任务是关注拓展阅读,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大家都看了拓展阅读资料没有?生:都看了。师:那我来考考大家,快问快答。拓展资料中文天祥的相关经历侧重他的哪段经历?生:被俘。生:绝食。生:宁死不屈。生:抗元。师:是的,我们侧重介绍了他的抗元经历,失败

4、被俘后宁死不屈。那夏完淳的经历跟文天祥的一样吗?生:一样。生:差不多。师:夏完淳一样是抗战失败被捕,宁死不屈,英勇牺牲。他们两个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去世时年龄较大。师:谁英年早逝?生:夏完淳。师:对。夏完淳就义时只有十七岁,当时他已抗清几年?生:三年。三年羁旅客。师:文天祥就义时多少岁?生:47岁。师:他被俘时已经抗元几年?生:四年。干戈寥落四周星。师:看来大家确实关注了拓展材料。我们再来看看大家会不会运用拓展材料。二、合作探究屏显:文天祥的两首诗,哪首写在前面,哪首写在后面,理由是什么?师:我们先看一下投影的同学的看法:过零丁洋在南安军的前面,因为过零丁洋是被俘的第二年写

5、的,南安军是宋朝灭亡时所写的。其实南安军也时被俘的第二年写的,这个答案还不足于说服我。现在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看看谁的理由更能说服别人。师:讨论交流结束了,哪一个小组派个代表说一下?生:我们组觉得过零丁洋是在南安军前面写的。南安军是1279年5月4日出大庾岭时经南安军时写的,过零丁洋是1279年正月被押去劝降南宋时写的。师:这个答案比较能说服我了。南安军的写作日期书上很明确,过零丁洋只说是在他被俘第二年写的。那是1279年初,当时他被押往崖山,元军希望他能说服陆秀夫他们投降,途径我们虎门大桥旁的零丁洋的时候,文天祥写下了这首明志诗表示拒绝。1279年二月初六崖山战役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蹈海殉国

6、,这标志着南宋的灭亡,显然过零丁洋作于崖山战役前。还有一个词语可以给我们启示,就是“北行”,南安军在江西,零丁洋在广东。师:我们等一下学习这三首诗就按照时间顺序,第一、二、三首分别是:生: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三、课堂探究(一)品其言师:这三首诗都写到了什么内容?屏显:(一)品其言这三首诗都写到了什么内容?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生:被俘师:都写到被俘。我们来看一下,哪一首最明确?生:第三首,写了“今日又南冠”,“南冠”表明了被俘的身份。师:其他两首呢?生:第一首的“身世浮沉雨打萍”和“零丁洋里叹零丁”。师:没错,这两句都有暗示。那第二首呢?生:归乡如此归。师:怎样归啊?生:被押解着归。师:

7、确实如此。我们同学发现,三首诗都表明诗人都是以俘虏的身份写下这些诗的。我们再找找有没有其他的内容是三首都写了的。可以先找找看有没有三首诗都写到的词语。生齐:山河!师:三首诗共同写到了山河,他们诗中的山河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生齐:第一首是“山河破碎”,第二首是“山河千古在”,第三首是“山河泪”。(老师板书)师:这个“山河”指的是不是大山和大河?生齐:不是。师:那指的是什么?生齐:江山,国家。师:文天祥的那两首提到山河是自相矛盾吗?第一首说“山河破碎”,后一首却说“千古在”。生:山河在我心中永存。师:山河在哪里?生齐:在心中。师:在谁的心中?生:在诗人的心中。生:在人民的心中。师:其实后面跟的那一

8、句“城郭一时非”更强调了这一点,用“城郭”跟“山河”对应,城池暂时换了主人,但国家仍一直在人民的心中。师:我们再看看夏完淳的“山河泪”,如何理解?生:山河落泪。生:为山河落泪。师:到底是山河落泪还是为山河落泪?其实都说得过去,但归根结底是人落泪,就像“感时花溅泪”一样。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为什么要落泪呢?生:因为国家灭亡。师:因为国家灭亡,还因为自己已经再也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杜甫的蜀相有这么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是后世英雄都为之落泪的啊,何况亲历的本人呢。这泪就是英雄泪!师:这三首诗还有没有写到共同的内容?生:故乡。师:故乡后两首有写到。第一首没有。再找。生

9、:死。师:是三首都写到吗?按顺序说一下吧。生齐:第一首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二首是“饿死真吾志”,第三首是“已知泉路近”。师:文天祥视死如归,要让自己的忠心映照史册。他甚至在被押解经自己的家乡时绝食几天,希望能够饿死在家乡,可惜押送离开了家乡,还没有饿死。夏完淳也不怕死,只是遗憾要离开家乡。面对死亡,他们都是很坦然的。但是如果能够有尊严地活下去,他们会不会选择活下去?生:会。师: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一篇文章有讲到生与死的抉择,大家还记得吗?生:鱼我所欲也。师:大家背一下关键的那几句。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师:他们的选择其实就是“舍生取义”,留取丹心照汗

10、青。这三首诗其实可以概括为英雄绝唱。(板书)(二)悟其情。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三首诗抒发了什么感情。先找出抒情句。生齐:第一首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二首是“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第三首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师:我们依据抒情句结合全诗可以判断诗歌的思想感情。下面请大家按格式归纳三首诗的思想感情。屏显:2.结合抒情句,归纳三首诗的思想感情。格式:写(叙述)了,表达了感情。师:看到大部分同学都写了第一首的,我们一起来说一下第一首的怎么概括,也可以给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同学一点示范。(生参差回答,师归纳。)屏显:过零丁洋:追忆抗元艰辛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

11、壮志。师:请同学们以这首为参考,继续完成后面两首。(师巡视完成情况,大部分同学完成后,请一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答案。)生:南安军写了作者被押解回南安军是绝食的经历,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别云间写了作者抗清被俘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对故乡的留恋,以及以死报国的雄心。师:大家说同学归纳得怎么样?生:很好。师:确实很好,叙事和感情两部分都归纳准确。跟老师现在投影出来的表述不太一样,但他的也是正确的,我们只要答到要点就可以了,不必完全一样。对照一下自己的,看自己有哪些没有写到,补充一下。我们必须掌握如何概括一首诗的思想感情,最近五年广州市的中考诗歌鉴赏的考查都是考思想感情。屏显:南安军:叙

12、述自己被俘北行经过家乡的情景,抒发了宁愿饿死殉国,誓不投降的爱国之情。别云间回顾抗清经历,表达誓死不屈的决心以及对故乡的依恋,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三)读其人师:最后,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作者。写出这样诗歌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先请齐读第一、二首,然后请说说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再齐读最后一首,说说夏完淳是个怎样的人。没回答过的两边的组一桌归纳一个词语接龙下去。屏显1.结合阅读链接所提供的资料,再读诗歌,然后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文天祥是一个的人。夏完淳是一个的人。生(分别齐读后接龙):文天祥爱国、效忠祖国、宁死不屈、忠贞、大无畏英雄气概。夏完淳誓死抗清、勇敢、坚贞不屈、年少有为、舍生

13、取义。(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师:刚刚同学们概括时,我留意到有同学听到“舍生取义”这个词时,马上说“放上面也可以”,确实可以。而且大家发现没有,除了夏完淳的年少有为,以及他们抗清抗元的不一样,其他的词语完全时可以互换的,因为他们的英雄气质、英雄情怀时完全一样的,这单看他们的舍生取义就可以看出来。下面请同学们再齐背一遍鱼我所欲也中的那一小段。生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师:文如其人。我们通过诗歌记住这两位民族英雄,因为他们留取了丹心照汗青。我们来看看我们最后一项任务屏显:(三)读其人。2对话诗人:以“文天祥(夏完淳),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不少于15

14、0字。师:同学们看到不少于150字马上想到了什么?(微博)对了,这个就是我们今天的微博作业,写在微博本上,再次感受革命志士舍生忘死的情怀。下课。板书:附阅读链接:(一)文天祥简介、经历及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47岁。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爱国诗人,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20岁中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

15、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文山先生全集等。作者抗元相关经历: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包围南宋都城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出城与元军谈判,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被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元军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后,但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控制。元军诱降文天祥,文天祥宁死不屈,元军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逃走,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1276年到达福州,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1278年冬,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1279年2月,南宋与元军在广东新会崖山海域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大臣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皇帝投海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