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浙江专用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5545644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浙江专用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人民浙江专用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人民浙江专用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人民浙江专用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历史人民浙江专用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浙江专用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浙江专用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课时课时 社会主义义建设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发 展 学考报报告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 必考加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 中共八大的召开b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 文化大革命 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 考点一 社会主义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标志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3 实质实质 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 4 结结果 到1956年底 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义工业业化和社会主义义 改造的关系 图解历史 要点 三大改造 史料 思考 两图反映了什么内容 实质是什么 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内容

2、三大改造 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 行改造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影响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 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标 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A 解放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析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立 答案 D 2 2017 浙江绍兴绍兴 一中模拟拟 新中国成立时 在天安门广场升 起的五星红旗是由创建于山东章丘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瑞蚨 祥 绸布店供料制作的 当时该企业的性质是 A 外商在华企业 B 洋务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社会主义

3、国营企业 解析 新中国成立时 资本主义工商业尚未进行改造 因 此 瑞蚨祥 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 C 1 召开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2 内容 考点二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主要 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 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 任务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 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 3 意义义 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 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工业国 经济文化 农业国 要点 中共八大的召开 史料 改变变生产资产资 料私有制为为社会主义义公有制这这个极其复 杂杂和困难难的历历史任务

4、务 现现在在我国已经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 国社会主义义和资资本主义谁战胜谁义谁战胜谁 的问题问题 现现在已经经解决 了 刘少奇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思考 结合史料和所学简述中共八大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中 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提示 背景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任务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 国 2016年4月浙江学考 节选节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 京举举行 指出大会的任务务是 为为了建设设一个伟伟大的 社会主义义的中国而奋奋斗 刘少奇作政治报报告 对对

5、国内主 要矛盾变变化作出判断 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势下的主要 任务务 周恩来提出在综综合平衡中稳稳步前进进的经济经济 建设设方 针针 陈陈云针对针对 急切期望实现实现 纯纯而又纯纯 的社会主义义的想 法 指出 计计划生产产是工农业农业 生产产的主体 按照市场变场变 化而在国家计计划许许可范围围内的自由生产产是计计划生产产的补补 充 这这些报报告和讲话讲话 体现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设社会 主义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56 1965 等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 表大会的历史背景 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 初步成果 解析 第 1 问 第

6、一小问 据所学可知 中共八大是在 三大 改造 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背景下召开的 第二小问 据材料一 刘少奇作政治 报告 可知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明确全党和 全国人民的任务 据材料一 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 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可以得出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 经济建设方针的成果 从材料 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 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 产的补充 中可以看出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答案 1 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成果 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 落后的农业国

7、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 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 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1 时间时间 1958年 2 原因 1 根本原因 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 左 倾思想的影响 2 客观观原因 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缺乏深刻的认识 考点三 大跃进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动 b 3 含义义 1 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 尤其是追 求重工业发展速度 突出表现为全民大炼钢铁 2 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 度 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 一是规模大 二是公有化程 度高 4 危害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使得以高指标 瞎指 挥 浮夸风和 为主要标志的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

8、 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 同时也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失调 尤其是农业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共产风 5 纠纠正 1960年 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 的八字方针 6 教训训 1 从 大跃进跃进 来看 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正确处理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2 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动来看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 发展水平相适应 3 从总总体看 一切从国情出发 实事求是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要点 大跃进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动 史料 人民日报报 发发表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农村建立人民 公社问题问题 的决议议 思考 以上史料反映了什么运动 它有什么特点 结果如何 有什么 教

9、训 提示 运动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风 结果 浪费了资源和民力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影响 了经济的发展 造成了1959 1961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 难 教训 不能单纯按主观意愿办事 要尊重客观规律 应从实际 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 产力的发展水平 1 2012 浙江补补考卷 下图所示是某杂志创刊号的封面 反映 了当时盛行浮夸风的社会现象 该杂志创刊号最有可能出 版于 A 解放战争时期 B 大跃进 时期 C 文化大革命 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 盛行浮夸风的社会现象出现于 大跃进 时期 答案 B 2 2017

10、浙江柯桥桥中学模拟拟 这一运动 首先从农村开始 小社并大社 自留地归集体 大搞公共食堂 广泛开展社 会主义大协作 这一运动 是 A 土地革命B 包产到户 C 人民公社化D 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 材料信息 小社并大社 大搞公共食堂 说明追求 大规模 公有化程度 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 运动 故选C项 答案 C 1 原因 文化大革命 爆发 掀起狂潮 2 表现现 1 国民经济计划被废置 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 2 全国 阻塞 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停产 3 工矿企业管理混乱 产品质量下降 4 紧张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考点四 文化大革命 对对中国经济经济 建设设的破坏 b 全面夺权 交通运输 市场供应

11、 3 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 1 给中国的 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2 拉大了中国与 的差距 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 发展机遇 3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经济建设 发达国家 要点 文化大革命 对对中国经济经济 的破坏 史料 1966 1968年的国民经济经济 状况 部分 工业总产 值 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 19662 534亿元 17 3 558 7亿元 24 4 19672 104 5亿 元 16 9 419 4亿元 25 19682 015 3亿 元 4 2 361 3亿元 13 9 思考 史料反映出什么问题 原因是什么 提示 问题 工农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连年大幅下降

12、 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原因 文化大革命 给国民经济带来 了劫难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 承载着时代气息 以 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于 文革 时期的是 A 踢得好 砸得对 一村一个革委会 B 深翻二尺五 麦秸能打鼓 深翻三尺三 麦秸做扁担 C 吃有油 穿有绸 住有楼 还有余钱去旅游 D 骑着摩托满街跑 乐坏王庄小大嫂 联产计酬发了家 多卖粮食买手表 解析 A项中 革委会 是 文化大革命 的产物 B项与1958年 的浮夸风有关系 C项是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D项中 联产计酬 表明是改革开放初期 答案 A 学习习思考 1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 的

13、路线 教材第46页 提示 过渡时期总路线又被称为 一化三改 一化 就是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 就是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 其核心是集中全国力量发 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在 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 手工业的合 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生产资料 所有制的变革 因此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 路线 教材问题 解答 2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的标志 教材第47页 提示 三大改造完成后 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制这两种社会主

14、义公有制形式 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 绝对优势地位 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 中国人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也逐步健全起来 因此 新的社会 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 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 的建立 3 论十大关系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哪些 重要探索 教材第48页 提示 它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并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 基础上 讨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 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 设的关系等内容 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 轻工业 更多 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 大力从事经济建设 从而提出了 开辟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大问题 4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

15、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材第49 页 提示 大跃进 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急于求成 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起来的 其主要特点或主要标志是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 风 5 1975年邓小平领导整顿的重点是什么 教材第50页 提示 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整顿 其重点是以铁路整顿为 突破口 对交通运输 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 进行 大刀阔斧的整顿 6 为什么说 文化大革命 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 极其沉痛 的教训 教材第51页 提示 在 文化大革命 的长时间社会动乱中 国民经济遭 到严重破坏 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从20世纪70年代起 正是国际局势趋向

16、缓和 许多国家 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 由于 文化大革命 的影 响 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 反而拉大 了差距 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文化大革 命 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自我测评测评 教材第51页 1 我国政府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实施了 哪些重大的经济举措 提示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 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 所有 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 2 结合史实 说明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是探索中国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提示 从1956年到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前夕的十年间 中 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严重挫折 但仍然取得了很 大成就 十年间 中国先后建成了武汉 包头两大内地钢 铁基地 形成了冶金 采矿 电站 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 以及飞机 汽车 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新修 铁路8 000公里 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 自治区都有了铁 路 福建 宁夏 青海 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 这一时期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