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1992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说明:1.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分数100+10分,卷面成绩不超过100分。2. 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第卷一、选择题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50分)1. 科学家的观点都是根据事实提出来的,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区别事实和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中,属于事实的是( )A. 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B. 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C. 人是由女娲和上帝创造的 D. 亚洲直立人是从美洲迁移过来的2.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2、 )A. 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 为了扩大领地 D. 由于身体结构发生变化3. 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既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也要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 胎盘 B. 子宫内膜 C. 输卵管 D. 卵黄4. 人类生殖时,受精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A. 卵巢 输卵管 B. 卵巢 子宫 C. 输卵管 子宫 D. 阴道 子宫5. 男性能分泌雄性激素并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A. 睾丸 B. 阴茎 C. 附睾 D. 阴囊6. 下列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叙述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青春期生长发

3、育快,代谢旺盛,耗能多,要减少运动,以减少能量消耗B. 青春期脑兴奋性加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是认识事物和学习的极好时机C.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可以互相帮助,建立真诚的友谊D.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要注意生理保健7. 1917年英国医生发现用鱼肝油可治愈佝偻病,鱼肝油中对佝偻病有治疗作用的成分是( )A. 氨基酸 B. 脂肪酸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8. 下列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 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C.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D.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9. 学生的早、午、晚三餐摄入

4、的热量比,比较符合健康要求的是( )A. 0:6:4 B. 4:4:2 C. 3:4:3 D. 2:3:510. 下列做法未注意到食品安全的是( )A. 选购绿色食品 B. 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及水果C. 食用已发芽的马铃薯 D. 买肉时,验明是否检疫合格11. 下列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气体的通道 B. 温暖、湿润吸入的空气C. 对空气起清洁作用 D. 气体交换的场所12. 下列关于肺泡特点的叙述中,与气体交换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 肺泡小,但数目很多 B. 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 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D. 肺泡是支气管逐渐分支形成的囊泡13. 胸廓的变化

5、与呼吸的关系是( )A. 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B.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C. 胸廓缩小导致吸气 D. 胸廓扩大与吸气无关14. 血液的组成包括( )A. 红细胞和血浆 B.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 血细胞和血浆 D. 血浆、血细胞和红细胞15. 当皮肤某处划破流血时,聚集到伤口处进行杀菌、止血的血细胞分别是( )A. 白细胞、白细胞 B. 白细胞、红细胞C. 白细胞、血小板 D. 血小板、红细胞16. 有关动脉和静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脉血管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 B. 动脉血管壁相对较薄,血流速度较慢C. 手臂上的条条青筋属于静脉 D. 四肢静脉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17.

6、下列是某同学对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心脏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B. 血液循环时,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C. 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D. 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18. 请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在地震抢险救助伤员时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从伤员的静脉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B. 健康成年人一次可给伤员献血200400毫升C. 根据血常规检查,某伤员红细胞偏低,由此判定此人伤口有炎症D. 给伤员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根本原则19. 血液流经后,血浆中的代谢终产物都会减少的一组器官( )A. 心脏和肺 B. 大肠和胃

7、 C. 肾脏和肺 D. 肾脏和大肠20. 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素A. B. C. D. 21. 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B. 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C. 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D. 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22. 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脑 B. 脊髓 C. 神经 D. 神经元23. 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是( )A. 看见“酸梅”两个字,分泌唾液 B. 看见酸梅,分泌唾液C. 吃到酸梅,分泌唾液 D. 听到“酸梅

8、”两个字,分泌唾液24. 人体内的腺体有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种类型,下列四组腺体中都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 唾液腺、肠腺 B. 皮脂腺、甲状腺C. 甲状腺、胰岛 D. 唾液腺、皮脂腺25. 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有( )在草原上过度放牧 采伐森林,开垦耕地 工业的发展 黄河出现断流现象A. B. C. D.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26. 虽然我们的身体里贮存着大量的蛋白质,也需要通过合理膳食来定时补充。( )27. 食物中含有的无机盐就是在烹饪过程中加入的食盐。( )28.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

9、中有害物质的危害。( )29. 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就会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30. 人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比二氧化碳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 )31. 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因为红细胞里富含血红蛋白。( )32. 肺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肺静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 )33.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活动,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34. 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如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主要位于大脑皮层。( )35. 某人20岁,身高1米,智力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三、对号题 请将右列字母填入左边相应的

10、括号内。(每题1分,共8分)(一)请将与视觉形成有关的结构和功能对应起来。36. 视网膜( ) A. 可放大或缩小,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多少37. 角膜( ) B. 形成物像的部位,其上有感光细胞38. 瞳孔( ) C. 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39. 视觉中枢( ) D. 形成视觉的部位(二)将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对应起来。40. 氟利昂等排放物( ) A. 酸雨41. 砍伐森林( ) B. 土壤和水污染42. 大量使用农药( ) C. 土地沙漠化43. 燃煤等排放的二氧化硫( ) D. 臭氧层破坏第卷四、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16分)44. (6分)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实

11、验的装置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模拟的结构是_,D模拟的结构是_。(2)乙模型模拟的状态是_(呼气,吸气),此时,瓶内气压_(大于,小于)外界气压。(3)图甲状态中,膈肌处于_(收缩,舒张)状态。(4)大气中有很多可被人体吸人的细微颗粒物,其直径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对 _的影响最大。45. (6分)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流经A处时会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由_血变成_血。(2)心脏结构中心肌壁最厚的是 _,它是_循环的起点。(3)血液流经B处后,氧气含量的变化是_。(4)人体内的血液只

12、能按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这是因为心脏和血管中有_结构。46. (4分)下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_。(填数字代号)(2)如果某人的图中所示部分受损,则_(能,不能)产生听觉。(3)体操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_的调节有关。五、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6分)47. (5分)目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现象普遍存在;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过多摄入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常年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请根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