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504505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山东 孙继成【考纲解读】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古诗形象的考查,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包括意象分析、人物分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分析等。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表情达意、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考试大纲没有对它的内涵或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我们可以理解为: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

2、,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高考预测】 从作品的体裁来看,主要是诗、词两种。由此可知,唐诗、宋诗、宋词仍是备考的重点。 从试题的分值来看,各省市试卷结构不同。古诗词鉴赏题的分值比较悬殊,最高为11分,有全国新课标卷和辽宁卷两套;知识整合最低的为6分,有重庆卷与福建卷两套;大多的省市为8分,有全国大纲卷、四川卷、湖北卷、江西卷、安徽卷、天津卷、山东卷、上海卷等八套;还有江苏卷为10分,广东卷、浙江卷和湖南卷为7分,北京卷为17分。从具体题型来看,有填充题、选择题、简答题几种,其中简答题最多,选择题只有北京卷和上海卷考到,填充题也只有上海卷涉及。 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艺

3、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古诗形象的考查,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包括意象分析、人物分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分析等。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表情达意、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考试大纲没有对它的内涵或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我们可以理解为: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高考真题回放】一、(2012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思远人

4、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情到至极,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以致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赏

5、析】这首词后人评为“痴人痴事”。相思情苦,以泪洗面,还算常事;以泪研墨,却是痴态;以泪和墨润笔作书,更属痴绝。结语不说红笺因泪褪色,反说情深使红笺无色,语似无理,却是慧心妙语,令人称绝。上片由写景引出“千里念行客”这一中心。首句由物候点明季节,景物氛围渲染出离别的悲凉气氛,三、四句旨在怀人。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书不得,思念之情无由寄托,故而弹泪。全词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在文笔上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二、(2012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

6、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 (2)【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

7、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三、(2012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

8、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参考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 色彩:“碧”“黄”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四、(2012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

9、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答案】还未展开 芳心(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赏析】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

10、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五、(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

11、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2)【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

12、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答题方法探寻】一、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

13、、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入门。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二、审读题干,弄清要求,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入点。解答古诗鉴赏题,同学们比较大的一个困惑是,看懂了题干,但不知从哪个角度回答: 该答思想内容方面呢还是表现手法方面,该答表达方式方面呢还是修辞手法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一困惑,现将一些常见的设疑方式及其解答切入点列举于下。 (一)“写什么”方面的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这是考意象的读解

14、。我们只须联系诗歌的感情基调或一定的文化心态,推测其在诗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或指代义)就行了。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这是考意境的读解。我们只须答出诗歌用何手段(如触景生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如何做到情景相生或情景有何特点就行了。 (二)“怎样写”方面的 1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

15、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为何写”方面的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等。这是考对古诗思想内容的评价。不同题材的古诗,评价其思想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们要掌握好这些思考评价的规律,以便在应考时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思考。 写景抒情诗: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揣摩分析诗人寄何情于山水景物。 托物言志(情)诗:品味诗人将什么情感寄托于物,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 怀古咏史诗:应思考诗人对历史作什么评论,或发何种思古之幽情,或借古讽喻怎样的现实。 即事感怀诗:思考诗人从什么事中触发了怎样的情怀。 边塞征战诗:主旨或者歌颂祖国边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