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针灸穴位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25480528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针灸穴位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最新 针灸穴位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最新 针灸穴位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最新 针灸穴位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最新 针灸穴位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针灸穴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针灸穴位(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仓 目正视瞳孔直下平口角 颊车 咬肌隆起最高处 天柱 后发际正中旁开1 3寸 斜方肌外缘 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 平风府穴 肩髃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 肩 平举 肩前凹陷中 极泉 腋窝顶点 腋A搏动处 腋A内侧 尺泽 肱二头肌肌腱桡侧 肘横纹上 微屈 肘 阳溪 腕横纹桡侧 拇短长伸肌腱之间 拇指上翘 阳溪 腕横纹桡侧 拇短长伸肌腱之间 拇指上翘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下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下2 2寸寸 曲池 屈肘 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曲池 屈肘 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 第1 2掌骨之间 约当第2掌 骨桡侧中点 环跳 股骨大转子高点 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2、1 3与 内2 3交界处 风市 大腿外侧正中 腘横纹上7寸 直立垂手 中指尖下是穴 委中 腘横纹中点 犊鼻 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足三里 犊鼻下 3寸胫骨前缘外 1横指 丰隆 犊鼻下 8寸胫骨前缘外 2横指 阳陵泉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阴陵泉 胫骨内侧髁后下凹陷中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面后缘 太溪 内踝尖与跟腱之间 太冲 1 2跖骨间隙后方凹陷中 归来 正中线旁开2寸脐下4寸 平 中极 毫针刺法 n 一 进针法 n 1 单手进针法 n 以右手拇 食指挟持针柄 中指指端靠近穴位 指腹 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 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 中指随之屈 曲 针尖迅速刺入皮肤 n 拇 食指挟持针身下端

3、 针尖露出少许 进针时针尖 对准穴位迅速刺入 然后拇 食指再挟持针身上端或针柄 将针刺入深层 n 拇 食指挟持针柄下端 中指指腹紧贴在针身旁 依 靠拇 食指关节的的屈伸运动 将针刺入 n2 针管进针法 3 双手进针法 挟持进针法 以左手拇 食两指挟持消毒干 棉球 再挟持针身下端 露出针尖 将针 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皮肤表面 右手持针柄 使针身垂直 在右手指力下压时 左手 拇 食两指同时用力 两手协同将针刺入 皮肤 提捏进针法 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 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从 捏起部的上端刺入 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 食两指将所刺 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 使针 从左手拇 食两指中间刺入 指切进

4、针法 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 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 右手持针 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 n 二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n 1 针刺的角度 n 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 n 直刺 90度 n 斜刺 45度 n 平刺 15度 n 2 针刺的深浅度 n 察形气 观年龄 辨病情 部位酌定其深浅度 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 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 为了使 之得气 调节针感强弱 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 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n 一 基本手法 n 1 提插法 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 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 提 就是将针 由深而浅的向上的操作过程 插 就是将 针由浅而深的向下的操作过程 提插法就 是提针和插针的

5、结合应用 2 捻转法 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 用拇指与食 中指挟持针柄 施以前后捻转动作 使针在腧穴内 反复前后旋转的动作 二 辅助手法 循法 针刺后如无针感 或得气不显著时 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 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 称为循 法 七 得气 n一 定义 n 即当针刺入腧穴后 通过施用捻转或提 插等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的特殊感觉的 反应 谓之得气 亦称为针感 患者会感 到针下出现酸 麻 胀 重等感觉 或沿 一定部位 方向扩散传导 医者会感到针 下有徐和或沉紧 涩滞的感觉 得气与否 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 可以说是针刺取效 的关键 n二 影响得气的因素 n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

6、取决于患者 体质的强弱 病情的变化以及医者取穴准 否和操作手法 若针刺不得气则应采用行 针催气 或留针候气 或温针 或加灸等 法促其得气 八 毫针的补泻方法 一 单式补泻 名称补补 法泻 法 捻转转 补补泻 捻转转角度小 用力轻轻 频频率慢 时间时间 短 大指向前 食指向后 捻转转角度大 用力重 频频率快 时间长时间长 大 指向后 食指向前 提插 补补泻 先浅后深 重插轻轻提 幅度小 频频率慢 时间时间 短 以下插为为主 先深后浅 轻轻插重提 幅度大 频频率快 时时 间长间长 以上提为为主 名称补补 法泻 法 呼吸补补 泻 呼气时进时进 什 吸气 时时出针针 呼气时时出针针 吸气 时进针时进针

7、 开阖补阖补 泻 出针针后按闭针闭针 孔出针时针时 不按闭针闭针 孔 或摇摇大针针孔 疾徐补补 泻 进针进针 慢 出针针快进针进针 快 出针针慢 平补补平 泻 进针进针 得气后 均匀地提插捻转转 十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n一 晕针 n 现象 轻度晕针 表现为精神疲倦 头晕目眩 恶心欲吐 重度晕针 表现为心慌气短 面色 苍 白 出冷汗 脉象细弱 甚则神志昏迷 唇甲 青紫 血压下降 二便失禁 脉微欲绝等症状 原因 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患者 其他可因精 神紧张 体质虚弱 劳累过度 饥饿空腹 大汗 大泻 大出血后等 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 施 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处理 停止针刺

8、 出针 扶持患者平卧床上 头部放低 松解衣带 注意保暖 轻者静卧片刻 给温开水或糖水 即可恢复 如未能缓解者 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 如人 中 素髎 合谷 内关 足三里 涌泉 中冲等 也可灸 百会 气海 关元 神阙等 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 预防 初次接受针治者 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恐惧心理 选 取舒适持久的体位 对劳累 饥饿 大渴时 进 食 饮水 后 再予针治 针刺过程中 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n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 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 挛缩 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 捻转等 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n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 使局部肌肉放松 或

9、延长留针时间 用循 摄 按 弹等手法 或在 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 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 如因 单向捻针而致者 需反向将针捻回 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 应先作好解释 消除顾虑 并注意行针手法 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二 滞针 现象 针在穴位内 运针时捻转不动 提插 出针均感困难 若勉强捻转 提插时 则患者感到疼痛 n三 弯针 n 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 角度 使提插 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 患 者感到针处疼痛 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 用力过猛 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 或因患者在针 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 或针柄受到某种外 力碰压等 n处理 出现弯针后 就不能再行手法 如针身轻 度弯曲 可慢慢将针退出 若弯

10、曲角度过大 应 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 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 使局部肌肉放松 后 再慢慢退针 遇有弯针现象时 切忌强拔针 猛退针 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 指力要轻巧 患 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 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 注 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n四 断针 n 现象 针身折断 残端留于患者腧穴 内 n 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 针身或针根有 损伤剥蚀 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 行针时强力提插 捻转 局部肌肉猛烈挛 缩 患者体位改变 或弯针 滞针未及时 正确处理等所致 n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 乱动 以防断针陷入深 层 如残端显露 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 若断端 与皮肤相平 可用手

11、指挤压针孔两旁 使断针暴 露体外 用镊子取出 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 肌 肉内 应在X线下定位 用手术取出 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 不合要求者应 剔除不用 进针 行针时 动作宜轻巧 不可强 力猛刺 针刺入穴位后 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 位 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 遇有滞针 弯针 现象时 应及时正确处理 针刺的注意事项 n人体生理功能状态 n 1 过于饥饿 疲劳 精神过度紧张时 不宜立 即进行针刺 n 2 身体虚弱 气虚血亏的患者 针刺时手法 不宜过重 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n 3 妇女行经期 除非为了调经 一般不宜针 刺 n 4 妊娠期小腹部 腹部 腰骰部 以及一些 通经活血的腧穴 也不宜针刺 n 5

12、 小儿的囱门部 即头顶部的腧穴亦不宜针 刺 n人体病理状态 n 1 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 n 2 皮肤有感染 溃疡 瘢痕或肿瘤的部位 不宜针刺 n 3 小腹部的腧穴治疗前要先排尿 n 重要脏腑组织器官所处的腧穴 针刺不宜太深 n 针刺胸 背 腋 胁 缺盆部腧穴 不宜直刺 过深 连续波 n 密波 一般频率高于30Hz的连续波称为 密波 密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 常用于 止痛 镇静 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 也用 于针刺麻醉等 n 疏波 一般频率低于30Hz的连续波称为 疏波 疏波刺激作用较强 能引起肌肉收 缩 提高肌肉韧带张力 常用于治疗痿证 各种肌肉 关节及韧带的损伤 疏密波 n是疏

13、波和密波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形 疏密 交替持续的时间各约1 5秒 n该波能克服单一波形产生电适应的特点 并能促进代谢 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 消除炎症水肿等 常用于外伤 关节炎 痛症 面瘫 肌肉无力等 断续波 n是有节律地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组合波 断时在1 5秒时间内无脉冲电输出 续时 密波连续工作1 56秒 这种波形机体不易 产生电适应性 其刺激作用较强 能提高 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 激收缩作用 常用于治疗痿证 瘫痪 n接电极 n治疗时 将输出导线夹夹于毫针上 通常电针治 疗大都选择2个穴位为一对 形成电流回路 如遇 只须单穴电针时 可选取有主要神经干通过的穴 位 如下肢的环跳穴 将针刺入后 接通电针 仪的一个电极 另一个电极则用盐水浸湿的纱布 裹上 作无关电极 固定在同侧经络的皮肤上 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 在胸 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 更不可将2个电极跨 接在身体两侧 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 通电时 应注意逐渐加大电流强度 以免给患者造成突然 的刺激 调节参数 n在调节好波形及强度后 轻轻按上定时键 一般持续通电15 20分钟 在治疗过程 中 使患者出现酸 胀 热等感觉 或局 部肌肉作节律性收缩 如作较长时间的电 针治疗 患者会逐渐产生电适应性 即感 到刺激渐渐变弱 此时可适当增加刺激强 度 或采用间歇通电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