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放电时间计算.doc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5460084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池放电时间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放电时间计算.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电池估算方法: 估计算法:电池容量 0.8 负载电流详细算法:第一,先求出电池10小时率的放电电流,即容量除以10,一组500AH的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50A,二组500AH的,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100A。第二,用实际放电电流除以10小时率放电电流,求出一个比率,根据这个比率,查电池放电率与放电容量表中的放电倍率,从这个放电倍率数中选择一个最为相近的值,对应看到放电率,和有效放电容量倍率这一栏,记录好表中数据。第三,查看当时的放电环境温度。第四,计算放电时长:t额定容量放电容量倍率1温度系数(环境温度25)/放电电流一般温度系数基站里选用0.006,机房里选用0.008注意事项:1、

2、实际放电中,电流是逐渐增大的,并不恒定,因此放电时长肯定要与计算出来的有差别,电流越大,同容量的情况下,放电时间就越短。2、长期使用后,电池容量肯定要下降的,应该用实际容量进行计算,在初期,可以用额定容量进行计算。3、如果电池前后两次放电间,由于种种原因没充满电,算出来的时间肯定也不一样,而且充电容量不能以小时电流直接进行计算,存在一个充电效率问题,充电时,电池会把一部分容量转换为热能散失掉。4、一般48v用电,电池都是以24节串联一组使用,根据规定,当其中最低一节电压率先达到1.8v,也就是只要有一只电池达到1.8v,放电终止,计算此时的容量。但实际应用当中,不是以此来停止电池放电的,而是整

3、组电压降到多少V就终止放电,所以放电放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大的误差。而且电池测试的一个项目是单体电压的最大最小差值,说明一组电池的单体电压是不均衡的。如果均衡的,那么以1.82443.2v,即可以放到43.2v算做结束,但实际当中这种事情至少我是没碰到过,如果相差幅度较大,可能总电压在48v时,有一节达到1.8v,但由于终止放电判定条件以整组电压计量的,我设定在47v,那还继续放电,这个求出的容量于真正意义上的容量就不等了,所以反过来求放电时长,也就不准了。5、综合上述所说,只能求一个大概值,除非在条件达到一定要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算得很准。当然,具体相差多少,本人也没做过实验,但至少

4、可以有这样一个概念:到底能放5小时左右还是10小时左右,这个左右可能是几十分钟,也可能是1或2个小时,但从大的方向来判断,还是可以依靠的。电池放电率与放电容量还在找,有的麻烦给我传个 谢谢sb_电池常用术语解释一:放电倍率 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常用放电倍率表示,即电池的放电倍率用放电时间表示或者说以一定的放电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小时数来表示,由此可见,放电倍率表示的放电时间越短,即放电倍率越高,则放电电流越大。(放电倍率=额定容量/放电电流) 根据放电倍率的大小,可分为低倍率(7.0C) 如:某电池的额定容量为20Ah,若用4A电流放电,则放完20Ah的额定容量需用5h,也就是说以5倍率放电,

5、用符号C/5或0.2C表示,为低倍率。25)放电率 电池在规定时间内放出额定容量时所需的电流值;或按一定输出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时所需的时间。常用倍率(若干C)或时率表示。 26)活性物质 电池放电时,能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能的电极材料。 27)充电 将外电路输入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的操作过程。 28)充电率 蓄电池在规定时间内充到额定容量所需的电流值;或在一定电流下充到额定容量所需的时间。一般用倍率(若干C)或时率表示。 29)充电深度 蓄电池在充电时所充入的容量与全充电状态电池容量之百分比。 30)放电深度 电池放出容量与额定容量之百分比 31)恒压充电 充电时,保持充电器两

6、端电压始终不变的一种充电方法。 32)恒流充电 充电时,充电电流保持不变的一种充电方法。 33)涓流充电 以低充电率(C/100C/20)对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使电池保持全充电态的一种充电方法。 34)浮充电 蓄电池与恒压直流电源一直并联在一起,使其保持全充电状态的一种。 35)循环寿命 蓄电池在失效前所能达到的充放电循环次数。 36)记忆效应 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循环后,自动保持这一特定的电性能。不能全部放出额定容量,只能达到常用的放电深度。譬如:一只额定容量为100%的电池,在使用时,如果在尚未用完电量后就充电,长期下去,电池就“记住了”这个“刻度”,以后再充电时,充到这个“刻度”就再也不容易充进去了。 37)爬(漏)液 电池内的电解液到正常情况下不与电解液接触的电池外表面或电池部件上。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可编辑word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