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5458921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7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发展战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发展战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发展战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发展战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06年3月1日目 录一、发展基础、机遇和挑战.4(一)发展基础.6(二)挑战和机遇.6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发展战略.10(三)发展目标.11三、主要任务.12(一)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制造业体系.12(二)大力培育高成长性的新兴非工业产业.15(三)大投入、高起点、高水平的建设具有我区特色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17(四)全区基本实现城市化.18(五)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18(六)构建生态高新区.19(七)建设和谐社会.20四、重大工程.22(一)重大产业工

2、程项目.23(二)自主创新工程项目.23(三)交通运输工程项目.23(四)能源供应项目.24(五)环保生态工程项目.24(六)服务业工程.24五、保障措施.25(一)完善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5(二)建立良好的高科技产业生态和科技创新生态.25(三)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26(四)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多种投资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27(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27(六)建立产业集群创新的新机制.28(七)扩大开放,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推动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28附表:开发区“十一五”期间部分重大工程项目一览表.30为深入贯彻邓

3、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实施和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实施,促进我区在“十一五”期间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山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规划。一、发展基础、挑战和机遇(一)发展基础十五期间,我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充分结合全市东部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全面优化我区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科技新城的科技平台,区域竞争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和

4、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3.2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比增)26.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125美元(人民币6.5万元,按人口20万计算);完成工业总产值513.99亿元,比增28.19%;实现工业增加值105.37亿元,比增23.96%;完成出口创汇35亿美元,比增14.75%。这些经济指标全部超额实现了“十五”计划预定的目标。产业聚集效应更加明显,产业链已具雏形,并形成相当规模的五大高科技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47.82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49.56%;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3.27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8.6

5、5%;印刷包装产业实现产值 42.16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8.43%;化工产业实现产值 28.33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 5.67%;汽车配件产业实现产值 27.64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 5.53%。并在高速发展中积累起100多亿的公有资产,为我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招商引资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2005年“三资”企业新立项项目106个(含增资项目42个),投资额超千万美元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2.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引进内资6.1亿元,比增68%。经济质量稳步提高。全区实现税收总收入19.59亿元,比增18.2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14亿元,比增24.88%。十

6、五期间,区党委、管委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中山市东部开发战略的机遇,启动对临海工业园和阳西产业转移园区的开发建设,并随后托管南蓢地区,拓展了园区滚动发展的空间,招商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心科技新城项目稳步推进,数码大厦、投资大厦、商业中心、创业园宿舍A栋顺利封顶,英才楼A栋进入装修,国际工业品展览馆投入使用,商务大厦、英才楼B栋、商业步行街、创业园宿舍B栋、创业园厂房、外商活动中心员工宿舍、温泉酒店完成主体工程。临海工业园已经完成路基填土石方632万立方,造地7000亩。园区内25000亩面积全部贯通水泥路,沿路水电配套工程基本完成,近万亩工业园用地基本打造成形,可以提供土地用于招商。2005

7、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南朗镇东南绿色工业园开发,目前已经确定规划方案,征地、道路、融资、招标、立项申报、办证工作正在全面进行。2005年我区率先在全省建设阳西产业转移园区,目前首期1500亩土地通过了控规及详规评审,完成了场地平整,园区三纵五横道路正在抓紧建设,已完成工程量50,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也已全面开工。科技产业带、东河食品产业园、鲤鱼装备产业园、逸仙微电子产业园和健康基地二期等五个专业园区的建设工作也正紧张开展,为我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二)挑战和机遇1、挑战(1)强烈的高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宏观调控强约束之间的矛盾,即如何在中央宏观调控的硬约束中求

8、得最高限度的发展,成为横亘在开发区面前的一道难题。(2)科技创新资源相对贫乏,难以支撑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内外源的结构失调。(3)严重滞后的服务业,蒙受种种指责和压力,实际上是开发区结构和特征的必然。低工资外来工的密聚、户籍农民的相对贫穷、工业的加工特性造成白领阶层偏少,而又多在市内消费,过强的外向依存性弱化了服务需求,造成了服务业欲强而不能的尴尬。(4)环珠江西岸各城市为争夺临港产业发展高地而激烈竞争。广州实施南拓战略,一条南港快线把临港用地拓展了375平方公里,已逼近中山民众、三角;深圳计划建西部港口,并填海造地建高新产业带;珠海在下栅到淇澳建设科技黄金海岸,东莞计划在

9、虎门沿岸线发展港口物流和能源(见附图一)。图一 珠三角地区各城市发展趋势2、发展机遇(1)土地严格控制后,土地恶性竞争有所减弱,外商选择空间缩小,更倾向于产业链完善的成熟园区,更关注园区管理效率、服务水平,有利于有品牌有品味的我开发区招商竞争优势的确立。在招商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有可能和国际超级大企业合作。建立大型、超大型科研产业化园区有了可能,从而为扩区提供最佳理据。(2)地处环珠江口西岸中心的区位优势,除南沙刚起步外,西岸其他港口相对不发达,以及中山、江门有相当规模的腹地经济,给我区建深水港、发展临港工业带来了坚实的理据和可观的发展机会。南蓢托管为开发区带来了我市最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

10、林濒海休闲旅游资源。为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视野。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唯工业是举的惯性思路。(3)粤港澳大桥建成可期,大大缩短了我开发区和香港的心理、时间距离。为香港优势产业向我区的转移、合作、整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见附图二)。图二 粤港澳大桥建设规划图(4)中央把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我区科技新城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中科院、工程院的合作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扩区创造有说服力的前提。十一五期间,我区将紧抓东部开发这一难得机遇,加快中心城区项目的建设步伐,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城市经济规模和强劲综合竞争力的滨海新城。(5)创业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创业中心

11、的评审论证,为我区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和科技部实施的打包贷款计划提供了必要条件。计划以国家级创业中心为区域企业信用平台,以科技新城为载体,建立国家开发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试点,开展打包贷款等业务,为科技新城引进科技企业提供融资业务。国家中小企业板的健康发展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市场融资的政策也将为我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6)消费结构从“吃、穿、用”的温饱型向“住、行、游”的转变,势将主导经济结构的演化。慧眼早识,把握先机,踏准节拍,就能抓住因经济结构演化而高速成长的新型产业,使开发区实现再一次腾飞。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1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施自主创新、三个转变、双源并进、人才强区四大战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人才在我区聚集,加快二次创业步伐,努力把我区建成为绿色、节约、和谐和自主创新的先行示范区;实现经济优势增长,社会文明进步,环境优美和谐,人民富裕安康的战略目标;为建设宜创宜居的美好家园,带动东部组团发展,构建和谐中山、创新中山作出贡献。(二)发展战略1、自主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重点加强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后的创新,充分利用我区高度开放的优势,积极创造条件,促

13、成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和国内科技成果相结合,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集成创新,渐成我区创新特色;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利于自主创新的氛围和环境。2、三个转变战略十一五期间,开发区经济发展战略方向实现三个转变:经济结构由偏轻型、偏低层次向高级化、适度重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布局由分散无序向集群化、专业化转变。使开发区的经济高级化、集约化、组团化。3、“双源”并进战略从调整开发区产业结构、完善重点产业链的需要出发,高质量高效益地积极引进外资;同时大力发展内源经济,既重视国有大

14、型重化工企业的引入,更激励民间创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内外源经济之间形成产业关联,促进双源协同发展。4、人才强区战略把人才作为建设、强固开发区的根本。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易于人才健康成长的人文社会环境,使引进人才与多渠道、多形式人才培养相结合,带动一批科研人才的进入,形成“产业聚集带来人才聚集,人才聚集加速产业聚集”的共生效应,加快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全球眼光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三)发展目标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快速稳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至2010年,区域生产总值达432亿元,工业生产总值达1500亿元,税收达58亿元,高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