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辩证PPT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5458249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体质辩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医体质辩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医体质辩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中医体质辩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中医体质辩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体质辩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体质辩证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体质辩证中医体质辩证 1 一 中医体质的基本概念一 中医体质的基本概念 源源 于于 父父 母母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 体体 质质 预后转归预后转归 治疗反应治疗反应 易感性易感性 关爱体质关爱体质 调整体质调整体质 治治 未未 病病 2 什么是体质什么是体质 所谓体质 是指在人的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 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与自然 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 心理及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人类群体中 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 3 防治原则防治原则 未病未病 先防先防 养生增强正养生增强正 气气 防止病邪侵防止病邪侵 害害 顺应自然 养性调神

2、护肾保精 体魄锻炼 调摄饮食 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避其邪气 药物预防 4 二 体质的分类二 体质的分类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 5 平和质平和质 总体特征 阴阳气血调和 以体态 适中 面色红润 精神抖擞等为主要 特征 形体特征 体形匀称健壮 6 平和质平和质 常见表现 面色 肤色润泽 头发稠密 有光泽 目光有神 鼻色明润 嗅觉通利 唇色红润 不易疲惫 精神抖擞 耐受寒热 睡眠良好 胃纳佳 二便正常 舌色淡红 苔薄白 脉和缓有力 7 平和质平和质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爽朗 发病倾向 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天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3、8 气虚质气虚质 总体特征 元气不足 以疲乏 气 短 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肌肉松软不实 9 气虚质气虚质 常见表现 平素语音低弱 气短 懒言 轻易疲乏 精神不振 易出 汗 舌淡红 舌边有齿痕 脉弱 10 气虚质气虚质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 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 易患感冒 内脏下垂等病 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风 寒 暑 湿邪 11 阳虚质阳虚质 总体特征 阳气不足 以畏寒 怕冷 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 特征 形体特征 肌肉松软不实 12 阳虚质阳虚质 常见表现 平素畏冷 手足不温 喜热饮食 精神不振 舌淡胖嫩 脉沉迟 13 阳虚质阳虚质 心理特征 性格多沉静 内向

4、 发病倾向 易患痰饮 肿胀 泄泻 等病 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耐夏不耐冬 易感风 寒 湿邪 14 阴虚质阴虚质 总体特征 阴液亏少 以口燥咽 干 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 征 形体特征 体形偏瘦 15 阴虚质阴虚质 常见表现 手足心热 口燥咽干 鼻微干 喜冷饮 大便干燥 舌红少 津 脉细数 16 阴虚质阴虚质 心理特征 性情暴躁 外向好动 活泼 发病倾向 易患虚劳 失精 不寐等病 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耐冬不耐夏 不耐 受暑 热 燥邪 17 痰湿质痰湿质 总体特征 痰湿凝结 以形体肥胖 腹部肥满 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 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 腹部肥满松 软 18

5、 痰湿质痰湿质 常见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 多 汗且黏 胸闷 痰多 口黏腻或甜 喜食肥甘甜黏 苔腻 脉滑 19 痰湿质痰湿质 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顺 稳重 多 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 易患消渴 中风 胸痹 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 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20 湿热质湿热质 总体特征 湿热内蕴 以面垢油光 口苦 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 征 形体特征 形体中等或偏瘦 21 湿热质湿热质 常见表现 面垢油光 易生痤疮 口 苦口干 身重困乏 大便黏滞不畅或燥 结 小便短黄 男性易阴囊湿润 女性 易带下增多 舌质偏红 苔黄腻 脉滑 数 22 湿热质湿热质 心理特征 轻易心烦暴躁 发病倾向 易患疮

6、疖 黄疸 热淋 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夏末秋初 湿热天气 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 适应 23 血瘀质血瘀质 总体特征 血行不畅 以肤色晦黯 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胖瘦均见 24 血瘀质血瘀质 常见表现 肤色晦黯 色素沉着 轻易泛起瘀斑 口唇黯淡 舌黯 或有瘀点 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 脉涩 25 血瘀质血瘀质 心理特征 易烦 忘记 发病倾向 易患癥瘕及痛证 血证 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寒邪 26 气郁质气郁质 总体特征 气机郁滞 以神情抑郁 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形体瘦者为多 27 气郁质气郁质 常见表现 神情抑郁 情感脆弱 沉闷不乐 舌淡红 苔薄

7、白 脉 弦 28 气郁质气郁质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不稳定 敏感 多虑 发病倾向 易患脏躁 梅核气 百 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精神刺激 适应能力较差 不适应阴雨天色 29 特禀质特禀质 总体特征 先天变态 以生理缺陷 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 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 或有生 理缺陷 30 特禀质特禀质 常见表现 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 风团 咽痒 鼻塞 喷嚏等 患遗 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 先天性 家 族性特征 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 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 征 31 特禀质特禀质 发病倾向 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 荨 麻疹 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 遗传性疾

8、 病如血友病 先天愚型等 胎传性疾病 如五迟 立迟 行迟 发迟 齿迟和语 迟 五软 头软 项软 手足软 肌 肉软 口软 解颅 胎惊等 32 特禀质特禀质 心理特征 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差 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 能力差 易引发宿疾 33 三 中医辨体识病三 中医辨体识病 1 望 看形体 胖则多实 痰湿 瘦则多虚 看神气 静多偏虚 喋喋不休多内热 看面色 暗多瘀血 白则多虚 看舌象 红则多热 苔厚则湿 看眼睛 无神则虚 浑浊多湿 34 三 中医辨体识病三 中医辨体识病 2 闻 听声音 语音低微 多中气不足 闻味道 异味较大 非热即温 35 三 中医辨体识病三

9、中医辨体识病 3 问 问二便 尿黄多热 便溏脾虚 问寒热 阳虚外寒 阴虚内热 问汗液 自汗多气虚 盗汗多阴虚 问经带 痛经多瘀 带黄湿热 36 三 中医辨体识病三 中医辨体识病 4 切 虚脉多气虚 滑脉多痰饮 37 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 痰湿体质痰湿体质 气虚体质气虚体质 阳虚体质阳虚体质 易出现肥胖 或高脂血症易出现肥胖 或高脂血症 高血压 心脑血管等疾病高血压 心脑血管等疾病 易出现感冒 低血压 易出现感冒 低血压 内脏下垂等病症 内脏下垂等病症 易出现畏寒怕冷 极易感受寒邪易出现畏寒怕冷 极易感受寒邪 而形成各种痹证 泄泻等 而形成各种痹证 泄泻等 38 阴虚体质阴虚

10、体质 瘀血体质瘀血体质 气郁体质气郁体质 常内热上火 极易感受热邪而见常内热上火 极易感受热邪而见 咽喉疼痛 失眠 烦躁等病症 咽喉疼痛 失眠 烦躁等病症 易患肿瘤及各种痛证 易患肿瘤及各种痛证 易情绪低落 郁郁不乐 易情绪低落 郁郁不乐 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 39 营养过剩营养过剩 营养不足营养不足 长期吃辣长期吃辣 促生痰湿体质促生痰湿体质 促生气虚或阳虚体质促生气虚或阳虚体质 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 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 40 常食寒凉常食寒凉 常吃夜宵常吃夜宵 身体过劳身体过劳 过神过神 促生阳虚或瘀血体质促生阳虚或瘀血体质 促生痰

11、湿体质促生痰湿体质 促生为气虚体质促生为气虚体质 房劳过度房劳过度促生为阳虚体质促生为阳虚体质 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 41 由此可见体质类型决定健康状况 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 有的放矢 体现 个体差异 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 的方法养生保健 只有了解自身的体质 才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对话 才会有一 个良好的生命体验 才能走过健康幸福 的一生 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四 体质对健康的影响 42 一 平和体质养生法 一 平和体质养生法 平和体质是一种身体和谐 自身体和谐 自 稳能力强稳能力强的体质 这种体质的 人形体匀称健壮 目光有神 头发稠密有光泽 面色红润 精力充沛 不易疲劳 通常

12、表 现为情绪稳定 性格随和开朗 生活规律 对自然环境 社 会环境及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 比较强 平时患病较少 即使 患病 对治疗的反应也较敏感 痊愈快 自我康复能力强 43 一 平和体质养生法 一 平和体质养生法 调养方法 调养方法 这种体质的 人不需药物调养 可以适 度体育锻炼 劳逸结合 环境起居应顺应四时阴阳 食物宜多样化 不偏食 不过饥过饱及偏寒偏热 保持清净立志 开朗乐 观 心理平衡 44 二 气虚体质 二 气虚体质养生法养生法 这种体质的人肌肉松软 不实 性格内向 不喜 冒险 对外界环境适应 能力较差 不耐受风 寒 暑 湿邪 极易患 感冒及内脏下垂等 病 后康复较慢 常常表现 为 精神

13、不振 语音低精神不振 语音低 弱 气短懒言 容易疲弱 气短懒言 容易疲 乏 出汗 舌淡红 脉乏 出汗 舌淡红 脉 虚弱 虚弱 45 二 气虚体质 二 气虚体质养生法养生法 调养方法 调养方法 这种体质的人起居宜柔缓 不宜做剧烈运动 应 坚持散步 慢跑 打太极 五禽戏等体育锻炼 环境起居夏 当避暑 冬当避寒 以防感冒 常食益气健脾食物 如粳米 糯米 小米 大麦 山药 土豆 大枣 香菇 鸡肉 鹅 肉 兔肉 鹌鹑 牛肉 青鱼 鲢鱼 少吃耗气食物如生萝卜 空心菜 等 精神应清净养藏 不躁动 少思虑 中药可用甘温补气之品 中药可用甘温补气之品 如人参 山药 黄芪等 脾气虚 如人参 山药 黄芪等 脾气虚

14、宜选四君子汤 或参苓白术散 宜选四君子汤 或参苓白术散 肺气虚 宜选补肺汤 肾气虚 肺气虚 宜选补肺汤 肾气虚 宜服肾气丸 宜服肾气丸 46 三 阳虚体质养生法 三 阳虚体质养生法 阳虚体质是一种火力不足 畏寒怕冷火力不足 畏寒怕冷 的体质 这种体质的人肌肉松软不实 喜暖怕凉 性格多沉静 内向 或整日 精神不振 消沉 耐春夏不耐秋冬 易 感风 寒 湿 邪 常常表现为 畏 寒怕冷 手足不温 月经推后 不育不孕 水肿等 47 三 阳虚体质养生法 三 阳虚体质养生法 调养方法 调养方法 应夏不露宿室外 眠不直吹电扇及空 调 冬天避免在大风 大雪及空气污染 的环境中锻炼 宜做舒缓柔和 如散步 慢跑 太

15、极拳 五禽戏 八段锦等运 动 夏季多进行日光浴 多食羊肉 狗肉 鹿肉 鸡肉 少吃 西瓜等生冷食物 48 三 阳虚体质养生法 三 阳虚体质养生法 调养方法 调养方法 中药可选用补阳祛寒 温补肝肾补阳祛寒 温补肝肾之品 如 鹿茸 海狗肾 蛤蚧 冬虫夏草 巴戟天 仙茅 肉苁蓉 补骨脂 杜仲 人参等 中 成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 右归丸 心阳虚 宜选桂枝甘草汤加肉桂常服 脾阳虚者宜选 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 去忧伤 防惊恐 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 情 49 四 阴虚体质养生法 四 阴虚体质养生法 这种体质的人体形多偏瘦 性情急躁 性 格多外向好动 耐冬不耐夏 不耐受暑 热

16、燥邪 常常表现为 心烦易怒 口燥咽干 渴 喜冷饮 手足心热 或心悸健忘 失眠多梦 或腰酸背痛 眩晕耳鸣 男子遗精 女子 月经量少 大便干燥等 50 四 阴虚体质养生法 四 阴虚体质养生法 调理方法 调理方法 夏应避暑 冬要养阴 居室应保持安静 生活要规律 遇 事要冷静沉着 少参加争夺胜负的文娱活动 不熬夜 不 做剧烈运动 宜做动静结合的运动项目 如打太极拳 练八段锦等 并注意节制性生活 饮食宜多食梨 百合 银耳 木瓜 菠菜 无花果 冰糖 茼 蒿等甘凉滋润食物 喝沙参粥 百 合粥 枸杞粥 桑椹粥 山药粥 少吃葱 姜 蒜 辣椒等辛辣燥 烈品 51 四 阴虚体质养生法 四 阴虚体质养生法 调理方法 调理方法 中药可选用滋阴清热 滋滋阴清热 滋 补肝肾补肝肾之品 如女贞子 山茱 萸 五味子 旱莲草 麦门 冬 天门冬 黄精 玉竹 枸杞子等 中成药可选用六味 地黄丸 大补阴丸 肺阴虚 宜服百合固金汤 心阴虚 宜 服天王补心丸 脾阴虚 宜服 慎柔养真汤 肝阴虚 宜服一 贯煎 52 五 痰湿体质养生法 五 痰湿体质养生法 这种体质的人体形多肥胖 腹部多肥满松软 性格温和 善于忍耐 但对梅雨季节及潮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