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培训总结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451442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培训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标培训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标培训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标培训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标培训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培训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培训总结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培训总结范文 课标培训总结各位老师大家好,4月份我和杨春和老师去参加了新课标的培训,在此向大家进行汇报,由于自己能力水平有限,说的不到位的请杨老师帮忙补充,不足之处请大家海涵。 此次课标集中培训一天,由人教社高俊昌老师和省教科所王松梅老师讲授,高老师从xx年版课标编写参与者及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对新课标进行分析,王老师从课堂教学策略对其进行解读。 从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到去年定稿的地理课程标准(xx版),整整10年,按照国际经验,对课标的修订应该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即使大变化也不能超过全部内容的30%,以保持教学的基本稳定。 但是相对于地理教学大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整个内容全

2、方位的改革,对当时的教学震动很大,所以在xx年准备对新课标进行修定时就制定一个基本原则,即维持教学的基本稳定,内容框架、设计思路不变,所以xx版地理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相比主要内容变化不大,即使变化大的跟我们一线教师关系也不大,我从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出发对本次培训从文本修订和“标准”修订两个方面做以下总结, 一、文本内容的修订(一)课程性质从中学地理课程角度重写原来的实验稿侧重对地理学(地理科学)的表述,而对基础教育的地理课程(地理学科)性质的阐述相对薄弱,“学科”与“科学”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虽然取材于“科学”,但学科区别于科学在于两个特点一是基础性,二是教育性。 (二)课程的基本

3、理念简化并突出重点由原来的6小条删除合并为3条,第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第二是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这两条共同的核心是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 而第三条则是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主要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课程形态的开放、课程实施的开放。 (三)课程设计思路基本没变,只做了文字调整(四)课程目标进行细化这里值得说是原来我们说的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应该说是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且每个方面都不同的定位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原第一和第二条目标合并;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删去了第二条目标中认识人口、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的内容,以降低教学要求。 过程与方法是发展目标,

4、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该目标提出期望学生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极目标。 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 他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的内容。 而恰恰是这三个方面,对教学产生了误导,教师在书写教学目标时,往往从这三个方面呈现,我就是这里的一员。 课程目标与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有区别的,课程目标是对地理教育提出的总要求,是指学科课程对学生在培养与发展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程度。 对地理教师而言,它是制定课时教学目标与编写教案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学目标不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应围绕教学内容

5、实际设定如行为主体(基本省略)+行为条件(用图、用现象、用某模型、用资料)+行为动词(了解、认识、掌握)+学习主题(课程内容)在此,我个人收获较大的是对行为动词有了系统的认识,(五)实施建议重写是建议,不是规定,仅供教师参考。 二、课程内容修订原为“内容标准”,为了和其他学科统一改为“课程内容”,仍然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四大块组成。 呈现形式还是有原来的“标准”和“活动建议”两部分组成,对“标准”进行适量修改,多修改的是表述,变化很小;对“活动建议”进行归类,主要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举例,突出活动方式和活动主题。 标准活动建议2.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

6、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例如,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 标准具体内容也有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删除部分要求较高的“标准”根据试验区的反馈,觉得有些标准对初中的学生,要求太高了,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进行删除。 如删除地球与地球仪中“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删除部分与其他学科重复的“标准”其他学科讲的而且讲的很好的,我们课标删除,比如“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历史政治都讲。 3、部分“标准”要求明确化对一些教师认为表述得不够清晰的课程内容标准加以修订,对部分课程内容标准的

7、文字表述以及行为动词的选用作了必要的修饰。 如典型的中国地理部分,“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百度百科中“概况大致的情况”大致到什么情况,不好说,现在改为“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有无汛期(凌汛)、水能资源是否丰富、水位、补给类型(地下水、雨水、冰雪融水等),这就使我们明确我们要讲什么、学生要学什么;还有初二上册讲的“省级行政区”改为“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分拆成“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和“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两项内容

8、标准等。 4、降低部分“标准”的要求前面说“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降低“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世界地理中“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异”等。 5、新增加少量基础性内容(从知识、技能、观念三方面)如地球与地球仪部分,将原来在“活动建议”中的“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提升为“标准”和地图部分增加“判读经纬度”、在“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后面增加“判读坡的陡缓”“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在中国地理部分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内流河、外流河的基本特征”以上五个方面是作

9、为我们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我总结的不是很全面,大家可以对比新旧标准,细读课程标准解读。 三、关于标准的几个问题(一)课程标准中“标准”的实质原来的“教学大纲”是引导教学的,现在是“课程标准”,“标准”就是在义务教育完成后,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地理学科的要求,“标准”的实质是个“评价的标准”,它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这就要求它必须要有评价可操作性,为此,每一条评价标准必须有一个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 一、它明确了学生应该达到的行为目标;第 二、它也规定了主题内容的要求程度。 比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了解就可以了,比如“说出”与“说明”区别就很大。 所以我们在平时考查学生时就

10、得注意行为动词,比如“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出简答题,那肯定就超出了“了解”这个层面,我个人认为如果出判断题,让学生判断对错就基本符合“了解”层面了。 行为动词的不同,说明要求的不一样。 专家们也试图对行为动词进行解释,但是解释不清,所以就建议我们根据字典上解释理解。 教学解读上把行为动词划分两大方面; 1、“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侧重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因此也划为两个层次 (1)知识方面了解水平说白了明白怎么一回事就行了,没有复杂逻辑性,只是简单知识记忆,这个人是小孙、挺胖、十五中、教地理的。 行为动词主要有说出、指出、找出、描述、简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记住等。 例如“用平均

11、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等40多处。 理解水平需要把握内在逻辑关系,比了解水平要深入,小孙性格如何,对教学有何影响。 行为动词有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概括、判断、判读、区分、懂得、认识、辨别、确定等。 例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等50多处。 应用水平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行为动词应用、运用、设计、撰写、总结评价等,例如“围绕某区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等。 (2)技能方面模仿水平模拟、模仿、重复、再现等,如“用乒乓球或其

12、他材料制作简易地球仪”。 独立操作水平演示、绘制、测量、测定、查阅、量算等。 例如“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等。 迁移水平联系、选择、展示、收集、等,例如“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实例”等。 2、“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经历(感受)水平感受、体验、体会、尝试、感知、寻找、交流、参观、访问、了解、调查、考察等。 例如“收集并交流反映我国一些民族的风俗、服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反应(认同)水平关心、关注、尊重、爱护等,例如“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领悟(内化)水平形成、养成、树立、建立、坚持、增强、提高、热爱等,例如“养成

13、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评价除了行为动词外,还有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有唯一性,比如有些评价方法运用地图,那我们评价的时候就得用图,可以理解为这些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读图获得,如果不用图考察,学生答得就是机械性记忆的结果,这也是方法限定。 在地理学科方法限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图、用资料、运用图表等等,另一类就是举例、结合实例、以为例,像是这样的问题教材中都应该有例子,教师讲课时也要有例子,这些例子不代表学生一定要掌握,我们要教学生方法,如何评价一定要以课标为准,我们如何看待课标哪?课程标准不是最低标准,是我们对全体学生评价的统一要求,出题必须小于等于课标,超出就是超标。 四、关于新教材下学期我们就使用新教材了,教材的变化。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