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词鉴赏.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388456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词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词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词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词鉴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词鉴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词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二轮复习教案古代诗词鉴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词鉴赏【考情分析】近年来高考诗歌命题有以下特点:1.取材多样化。唐诗宋词虽然仍占主要地位,但古诗、元曲、明清诗词也有录用。2.题材丰富多彩。遍及田园、山水、咏怀、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咏史等多个侧面。3.考查方式多样。除传统的单诗鉴赏外,从2007全国高考卷中,比较鉴赏的比重明显加大,共有5套考查了比较鉴赏,其中浙江卷将三篇作品进行了比较鉴赏,一首唐诗,一首金词,一首元曲。2009年传统的单诗鉴赏又占主要方式。预计2010年,比较鉴赏和传统的单诗鉴赏各占一半。4.主观题型是命题的主流。除上海卷有1题采用客观题外,其余各卷均为主观题。5.考查综合程度高。往往有将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

2、容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单独考查其中一个方面的很少。6.分值一般设定在68分,题量大多为2个。【知识交汇】(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1抒情言志的方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二)内容方面: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

3、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三)语言方面: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四)综合设问: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

4、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思想方法】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力求语言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

5、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

6、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词句的语言把握如:诗眼:词类活用、修辞效果、绘声绘色、绘形绘态佳句:句式省略、句式倒装、节奏音韵、对仗平仄答题步骤: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

7、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从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专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溪 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

8、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赏析。(3分)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5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闺情 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注:不忿:不满,恼怒。(1)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2)有人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试作简要分析。(4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

9、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本诗写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颈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 (2)有人认为,尾联没有扣住题中的“送”字,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4分)答: 4、阅读下面一首词,后回答问题。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 南朝梁何逊 阶蕙渐翻叶,池莲稍罢花。高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寸心怀是夜,寂寂漏方赊。抚弦乏欢娱,临觞独叹嗟。凄怆户凉入,徘徊檐影斜。无为淹戚里,见就还田家。【注释】罢花:花儿凋谢。戚里:帝王外戚聚居之处。(1)情因景生,景因情设,试分析“高

10、树北风响,空庭秋月华”一句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4分)(2)请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翁形象。(4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九日齐山登高作者: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释: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跳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B.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

11、。c.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D.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兴寄高远。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 、 的特点。(2分)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5分)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3分) 答: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一怎样的哲理启示?(3分) 答: 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赵长卿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1)第一句两个“尽”字好在哪里?(2分)(2)“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略加分析。(4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注释:雍陶生活在晚唐。(1)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2)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