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实践总结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5331366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实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实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实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实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实践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实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实践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实践总结 实践报告(一)调查方法、时间、范围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就业青年)经验交流(已就业青年)、采访(美蝶家具有限公司经理)自主创、就业体验(假期兼职、开办网店、零售体验)调查时间xx年7月9日xx年7月11日调查范围问卷调查的人群以在校大学生和已就业青年为主,其中在校大学生55人,已就业青年67人,故由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问卷调查的目的是在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和相关人群对于大学生就业的观点。 第二部分中交流以已就业较长时间的学长为主,同时采访企业的HR人士、了解社会就业的一些要求。 自主体验则是在大学生能力范围内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增进我们对就业的

2、了解。 (二)调查问卷分析1.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普遍担忧,但关注不足根据调查问卷,56.72%的同学认为竞争激烈,但同时只有5.97%的同学表示密切关注就业信息或会刻意去查询相关信息,而71.6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看到会留意,16.42%表示现在不了解。 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担忧较多但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偏少的。 在校大学生就业关注度1.49%4.48%71.61%16.42%非常关注比较关注,会主动查询看到时会留意到那时再说在校大学生求职态度14.93%41.79%2.99%35.82%4.48%竞争激烈,担心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竞争激烈但有信心,愿意奋斗到时家中安排希望生活普通,有份普

3、通的工作就好暂时没想过2.就业困难的最大问题-自身缺乏实际技巧与经验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最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缺乏实际技巧与经验,占86.57%,这与根据已就业青年问卷得出的结论一致,但已就业青年更近一步地指出,企业要求的能力更多的是指一些组合技能的应用(例如英语,通过四六级远远不够,口语、口译是必需的;对电脑的熟练应用也包括快速打字等常被忽略且训练较慢但很实用的技能)。 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通常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基本组合技能缺失的具体表现。 0.00%10.00%20.00%30.00%40.00%

4、50.00%60.00%70.00%80.00%90.00%就业困难因素自身缺乏实际技巧与经验毕业生的期望与实际差距大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在校大学生在对自己求职的态度上体现出一个特点,就是相当大的程度上归咎于客观因素,而对主观因素有一定认识但不够深刻,这使得在校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想要提高相关能力变得比较困难。 3.就业信息的获取-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矛盾态度大学生

5、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学校。 56.72%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提供的就业信息,占最大的比重;同时,人们对各种渠道的应用都比较到位,可以认为人们几乎综合应用了校园招聘会、社会招聘会、站媒体和自身人脉所有资源。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85.07%的人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但与此同时,67.01%的人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表示不满意。 因此学校应当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 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既要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又必须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而且后者重要得多。 学校学校就业指导重要性85.07%

6、5.97%8.96%有必要没必要无所谓4.“专业不对口”现象对于专业的对口问题,超过八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在求职中不是问题,而就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知超六成的大学生还是找得到专业基本对口的工作,专业对口与否已经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对专业不对口的看法38.81%61.19%20.90%2.99%容易适应有困难但可克服不能接受无影响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实际情况26.24%42.38%8.99%22.39%完全对口基本对口兴趣相关不对口5.毕业、就业方向大学生毕业取向:考研深造、就业、自主创业、多手准备和尚无打算的比例为4.48%、56.72%、1.49%、5.97%、8.96%、22.

7、39%。 大学生毕业取向4.48%56.72%1.49%5.97%8.96%22.39%考研深造就业自主创业多手准备尚无打算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选择进入社会打拼,更有5.97%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表现出大学生的自信与成熟。 但22.39%的大学生尚无打算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缺少思考。 大学生就业取向国企、私企、外企、机关单位、科研机构、目前不清楚各占13.43%、19.40%、29.85%、19.40%、2.99%、14.93%大学生就业取向13.43%19.40%29.85%19.40%2.99%14.93%国企私企外企机关单位科研机构不清楚从大学生就业取向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

8、外企对大学生的吸引最大,而且比例大幅领先其他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前社会将个人综合素质转化为社会公认的成功的能力低下。 因此,大学生普遍寄希望于外企,这应当为整个社会,尤其是国企敲响警钟;第二,对自己前途尚不清楚的大学生比例极高,也体现了大学生沉溺于现在安逸的生活、对未来缺少思考的现象严重,未来“啃老”现象恐怕会恶化;第三,有非常多的人选择机关单位,其中又有18.18%选择考公务员,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目前在中国,公务员与总人口比例已高达1:7,无论从历史纵向看还是从当今世界横向看,这都是一个非常不利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状态。 这既反映了当今中国的官场有一定问

9、题存在,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不公;第四,只有不足3%的理科大学生选择科研机构,一方面是社会风气浮躁、国内科研环境差所致,另一方面也对国家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另外,统计所得的结果显示,社会就业情况大体而言延续了近6年地情况,这反映出大学生思维固化,不善创新的情况。 独立人格的缺失、批判性思维能力低下削弱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也是当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择业观先就业后择业80.60%、先择业后就业19.40%大学生择业观80.60%19.40%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数据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并且这一转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

10、如何吸引、保留人才,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6.工资要求落差大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1.48%选择2000元以下;34.33%选择2000元3000元;选择3000元4000元的占17.91%;14.93%选择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占31.34%。 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试用期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3000元的范围。 大学生理想薪金1.49%34.33%17.91%14.93%31.34%2000元以下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元以上虽然期望薪金在3000元以下的仅占35.82%,其中2000元以下的更是只有1.

11、49%,但在刚就业时超过七成的的大学生只拿到1000-2000元的薪金,这与在校大学生的要求差距较大;但已就业青年大多表示一旦过了沉淀期,薪金的上涨空间还是较大的,届时薪金标准能基本达到他们的理想要求,但总体偏低。 (三)总述与结论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调查、采访,我们的团队收获颇丰。 我个人对大学生就业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大学生就业现状?最大问题大学生缺乏实际技巧与经验。 ?其他问题大学生缺乏实际技巧与经验;大学生交流能力弱;大学生对就业关注少;大学生薪金要求高;大学生就业取向单一;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信息通道不畅;学校就业辅导不能满足大学生要求。 ?求职心态比较担忧;大多认同“先就业后择业

12、”的观点;就业的期望值高、对企业各方面要求高。 总结大学生就业难主观原因?现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太过安逸、舒适,大学生缺少必要的磨练,与社会接触少而浅,认识不足。 ?大学生对企业各方面的基本要求不了解,工作中有基本素质、无实用能力,难符合企业要求。 ?大学生就业取向单一,思维固化,新兴产业鲜有问津。 ?大学生期望普遍偏高,对工作环境、薪金等要求高这次的实践活动,对于从未或极少外出实践的我们,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 做问卷调查和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在比较分析大学生就业特点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的分析能力来挖掘它们潜在的意义和特点;在创、就业体验活动

13、中,我们感受了工作的快乐,体验了生活的艰辛,从实践中了解了大学生步入社会所需的基本素质。 在这次活动中,队员们充分发挥了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展现了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良好向上的风貌,相信这次实践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也必将会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更好。 (四)建议与对策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2.调查显示,在面对现在那么大的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选择就业,更有一部分选择自主创业,表现出大学生的自信与成熟。 但结合之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查,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增加大学生实践的机会,加深大学生实践深度。 大学生更应珍惜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放低架子,虚心学习,尤其是交流沟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能力没达到时将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 把实践看做工作,注重职业道德,提高品德修养增强实践经验。 3.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巩固专业知识,加强自学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学习中,提高敬业精神,重视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联系书本与实际、能力与道德。 4.在学习、工作中心态要端正、平稳,尤其是杜绝眼高手低的情况。 必要时从基础做起,不要期望太高,预期值要适时加以调整,即使不如意,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