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5300648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强和浮力”复习课案 复习目标: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单位帕(斯卡),计算公式: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深度为h处,密度为的液体,内部压强为P=gh。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内装有静止的同种液体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5、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边物体的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存在大气压强。6、标准大气压:通常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105帕,一般计算时可取1.01105帕。7、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增高。8

2、、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机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来抽水。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作用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F浮=G排。3、物体的浮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浮G物 下沉当F浮=G物 悬浮当F浮G物 上浮4、漂浮:物体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另一部分在液面上方,此时浮力等于物重。一、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可以由物体表面上的被支持物的重量产生,但是,压力不一定都是由物体的重量产生的,它可以由任意施力物体所施加的作用力产生。2、要注

3、意,利用压强公式计算压强时,只有压力用牛顿作单位,受力面积用米2作单位时,压强的单位才是帕斯卡(牛顿/米2),所以,在计算之前,必须先把力的单位和受力面积的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压力的受力面积究竟是多少(如人站立时是两只脚接触地面,行走时是一只脚接触地面,拖拉机是两条履带接触地面)。3、液体的内部压强,由于液体有重量,所以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由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内部压强可由下式计算:P=gh应用这个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该公式只计算静止的液体所产生的液体内部压强,不

4、包括液面上大气所产生的压强。(2)公式中为液体的密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指研究点到液面的距离)而不是距容器底部的高度。(3)使用此公式时,只有h用米做单位,以千克/米3做单位,求出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g为常数,等于9.8牛顿/千克)。4、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1)大气压强的实验测定:托利拆里实验。(2)标准大气压值(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是0时,相当于76厘米水银柱高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76厘米汞柱(760毫米汞柱)1.01105帕斯卡(国际单位)1.034千克/厘米3(工业大气压)1013毫巴(用于气象)(3)大气压强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大约

5、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这是由于空气的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的缘故。(4)由于大气的深度h不可测定,且大气的密度又随高度而变化,所以大气的压强不能用液体压强的关系式来计算。常用气压计来测量。(5)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5、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如果连通器里装有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密度大的液体的液面总是低于密度小的液体的液面。*6、帕斯卡定律,经说明了静止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规律。帕斯卡定律的内容: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注意:该定律所指液体为静止的液体

6、,而所传递的压强为外加压强。液压机原理:由帕斯卡定律可知,加在小活塞上的压强被液体大小不变地传递给大活塞。所以大活塞面积是小活塞面积的多少倍,在大活塞上得到的压力就是加在小活塞上的压力的多少倍。这就是液压机可以得到很大压力的原因。二、浮力1、浮力的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以正方体为例,它的左右、前后四个面在同一深度,所受的压力互相平衡。上、下两底面由于深度不同,则压强不同,下面的压强比上面的压强大,从而使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这两个压力之差就形成了液体对物体的浮力。2、应用阿基米德定律应注意:(1)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所在的深度无关。

7、(2)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3)阿基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物体在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的重量。3、用阿基米德定律测密度:(1)测固体密度: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而后把物体完全浸在水中,称出物体在水中的重量,两次重量之差便是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便可算出物体的密度。(2)测液体密度,称出某一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在水中的重量及被测液体中的重量。根据物体在水中重量与在空气中重量之差用阿基米德定律可算出物体的体积即排开被测液体的体积,根据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在被测液体中的重量之差可以知道物体所排开的被测液体的重量,于是便可算出液体的密度。4、有关浮力问题的解题思路浮力问题是力学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浮力问题时,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下选择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重力G(mg或物gV物)、浮力F浮(液gV排)、拉力、支持力、压力等。(3)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明确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等。(4)写出各力的关系方程和由题目给出的辅助方程。如体积间的关系,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等。(5)将上述方程联立求解。通常情况下,浮力问题用方程组解较为简便。(6)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