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2)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5129985 上传时间:2020-03-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诗创作背景 2 了解诗人所表现出的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迷惘心态 3 结合历史资料诵读诗歌 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 教学重难点 结合历史资料诵读诗歌 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多情自古伤离别 900 多年前的古人说了这句话 今天老师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诗 歌 同样是写诗歌 是诗人食指卸载 50 年前的北京火车站 这首诗歌写在一个特殊的年代 文革 在课堂之初 我想大家多多少少从父辈的语言中 从你们看过的书本教材中 对这个年代应 该有所了解 请同学说说你们对这个时代的了解 知青 是指 文化大革命

2、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学生 1968 年底 上山下 乡的高潮兴起 20 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写的是诗人告 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 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 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 火车四点 零八分开 我开始写这首诗 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 再有 火车开动前的声 音 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 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 一切都明白了 这是我最后的 北京 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把远离父母 家乡的惜别之情 对命运的忧虑和恐慌 都会聚到 四点零八分 这一瞬间 这一瞬间浓缩 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3、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 式记录 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 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 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二 整体感知 一 诵读 体会诗歌感情 学生聆听范读 并按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 读出诗歌的感情 注意把握节奏 停顿和重音 全班讨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三节应读出离别时那种心痛如割的感觉 第 六节和第七节应以呐喊的形式读出那种悲怆的感情 三 细读赏析 一起读一读 体味一下 这首诗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传达出情感的 作者为什么把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作为题目 点拨 诗人坐上火车离开北京时 火车是四点零八分开动 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 这一刻是诗人记忆

4、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 最后的北京 这 个时间概念抒发了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 作者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开头是有深刻用意的 它隐含了什么样事实你知道吗 明确 它除了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和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城市这两个基本事实外 还隐含 着三个事实 A 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 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 从北京开往全国各 地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 B 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 这些十七八岁的 学生娃 昨天还在校园里 在 家庭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 今天却要告别亲友 远离家乡 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 立生活 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他们在想什么 据说当时在北

5、京火车站要设立急救站 由于 过度悲痛 很多人都昏死过去了 哭喊声震天动地 场面异常壮观 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 之后就再也没回来 客死他乡 谁也不知道这场运动要什么时候结束 C 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 上山下乡前 无数中国城市青年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 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 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 活后 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 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 想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在此找到部分根源 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 运 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心理感受 点拨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剧烈的抖动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

6、穿透心胸 我的心变成风 筝 声浪要卷走北京站 北京缓缓移动 诗人的心理感受如何变化 点拨 起初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 因为此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随 着火车的开动 汽笛的长鸣 他明白了四点零八分可能是他与北京 与母亲的最后一面 他 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他有一种被北京抛弃的感觉 内心无比的动荡 惶恐 他从此将到 处漂泊 没有立身之地 他对北京 对母亲依依不舍 但却无法抗拒离别 内心感到无比的 失落和茫然 他想抓住一点东西 来消除这种惶恐和悚惧 第 节 在汽笛声中 为什么作者感觉 北京车站剧烈地抖动 作者又为什么 吃惊 不知道发生什么 点拨 A 这是一种幻觉 鲁迅说 当人睡到不知道

7、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 人一迷茫 就会产生幻觉 B 剧烈地抖动 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 在开阔的空间范围上 作者把握住这特殊的历 史时刻 作者此时对 北京火车站高大的建筑 的感受 超越传统的视觉逻辑 深入到生命 的潜意识中去 表现为一种冥想的哲理意味 C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迷惘 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每个人都对未来存在或多或少 的恐惧 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恐惧像当时的知青 恐惧来得如此强烈 这就好比我们算命算卦 一样 只不过是对未来不可知所产生的恐惧的一种安慰吧 尖锐的汽笛声 就好像在宣读死 亡判决书一样 他们已经隐约认识到了 现实好像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美好 但还有很多人 没有察觉 诗人是

8、敏感的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 艺术的功能告诉我们 有些既成事实是错的 第 节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句诗化用了那位诗人的名句 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感受 有什么作用 点拨 唐代诗人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 心 报得三春晖 表达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 自古以来 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 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 可以这样说 每一个游子的身后都有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 都有一颗慈爱的心在惦念 从 以上两句诗中 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告别母亲时的那种穿透心胸似的疼痛 与西方现代主义 起源于对 人 的深刻怀疑不同 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从一开始就以对人的肯定作为目 的地与出发

9、点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 眷恋 其实 对母亲的依恋中外相同 记得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 拯救大兵瑞恩 有一个 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 盟军抢滩登陆奥马哈海滩 遇到了德军疯狂的抵抗 重机枪的子弹不 停的扫射 很多士兵还没有登岸就死在了海滩上 有一个士兵 他被炮弹击中了 肠子流了 一地 但还没有死 他在要死的那一刻 一直在呼喊一个音符 妈妈 妈妈 救救我 不是 上帝 不是总统 是妈妈 世界上所有民族 各样人种都在妈妈这个发音上是一样的 当我 们最无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妈妈 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 社会制造的所有神话都 褪去了绚烂的光彩 显得苍白无力 而隐藏在

10、背后的现实的黑暗 悲哀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诗人为什么说 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喻成 风筝 点拨 作者意识到要和母亲分离而依依不舍 对于离别后的情景感到惶恐不安 但又无法 抗拒别离 感觉自已的前途像风筝一样飘摇 希望母亲能够拯救自己 因为线在母亲手里 北京和母亲始终是叠合在一起的 远离北京就等于远离母亲和文明 文革这场运动造成几千 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 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 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 由 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 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 代 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 第 节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中 卷走车站 有着怎

11、样的表达作用 点拨 别离的场面可谓十分悲壮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和首段中 一片 手的海浪翻动 正好呼应 前面是视觉 此处是听觉 通感的转移多么符合感情的发展过 程 在火车终于开动时 汹涌的感情再不能用挥手充分表达了 只有用发自肺腑的声音才能 显示出这种别离场面的悲壮性 第 节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最后的北京 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为什么说 了两遍 为什么要强调 最后 这个词 点拨 这里的 最后 是最后一面的意思 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 诀别的心理感受 因为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 谁也无法预知将来能 否回来 这也是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

12、达 反复呼喊表达绝望与不舍 这是最后的诀别 透射浓烈的悲壮色彩 北京是故乡 是文明的家园 茫然而绝望地抓住同 样迷惘的青年人的手 仿佛落水者去抓住一根稻草 这样的迷惑不安 绝望与痛楚怎能不牵 动读者的心呢 动乱时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不能不说透射着浓烈的悲壮色彩 这是一种 歇斯底里的绝望 邓小平曾说 我们花了三百亿 买了三个不满意 知青不满意 家长 不满意 农民也不满意 为什么说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是那个时代最震撼人心的作品 为什么当年无数插队的 知识青年会被这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 点拨 在当时的政治话语里 上山下乡 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改天换地 大 有作为 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食

13、指这样的诗却以真率朴素的态度 将个体的真实而独 特的经验彰显出来 他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感应着历史的巨大变动 以一己的悲欢映衬了时 代的庞然身影 尽管诗作表达的是一代人面临时代变动所感受的心灵阵痛 却有意回避了流 行于那个时代的宏阔场景 和与之相应的空疏的概念化语词 而选取了一个日常化的可感的 细节 四 拓展探究 比较食指 送北大荒的战友 探究怎样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人 五 课堂小结 食指具有天生的诗人的敏感气质 表现在这首诗中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 我 心灵中的几 个幻觉意象 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地组合起来 这在 1949 年以后的大陆文学中是很罕见的 幻觉中 剧烈地抖动 的 北京车站 作为 我 的心灵的外化 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 情震动之巨 表现了那种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的茫然与无助 也表现了当时那个年代一 整代青年的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