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4916209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参考资料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2 第三节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2 第四节 简要的研究结论 3 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5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 5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建设规模 11 第一节 建设条件 11 第二节 建设内容及规模 16 第四章 工程设计方案 18 第一节 总体规划方案 18 第二节 建筑结构方案 21 第三节 给排水工程 22 第四节 电气工程 25 第五节 采暖工程 29 第五章 节能 节水方案分析 31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

2、析 34 第一节 建设地点与环境现状 34 第二节 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34 第三节 项目污染源分析和环保措施 35 第四节 绿化 40 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 40 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1 参考资料 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 41 第二节 消防 41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5 第九章 项目招标方案 47 第十章 投资估算 49 第十一章 项目结论与建议 52 附表 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2 建筑安装工程分项估算表 3 前期工程费用估算表 4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参考资料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 项目名

3、称一 项目名称 中国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 园项目 之 农民安居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 二 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某某 XX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三 项目负责人三 项目负责人 法定代表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四 拟建地址四 拟建地址 某市经济开发区 XX 办事处辖区内 徒骇河以 XX 路以北 五 项目承办单位简介五 项目承办单位简介 第二节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一 编制单位名称一 编制单位名称 二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二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三 资质等级三 资质等级 四 发证机关四 发证机关 第三节第三节 研究工作的依据

4、与范围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参考资料 一 研究工作的依据一 研究工作的依据 1 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 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 某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 2006 2020 4 某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001 2020 5 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 6 有关行业规范 规定 标准 7 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及产业政策 二 研究工作的范围二 研究工作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 1 对项目提出的背景 必要性 建设规模 建设条件与场地状 况的分析 2 对项目总体布局 功能分区 各建筑设计 道路及公用设施 方案的研究 3 对项目所采取的环境保护

5、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4 对项目实施进度及劳动定员的确定 5 对项目做出的投资费用估算及技术经济综合评价 第四节第四节 简要的研究结论简要的研究结论 一 项目名称一 项目名称 农民安居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项目 二 建设性质二 建设性质 新建 三 项目选址三 项目选址 某市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位于某市经济开发区 XX 办事处辖 区 徒骇河西岸 XX 路以北 参考资料 四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四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某市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园项目计划用地 3400 亩 其中农民安居 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项目计划占地 75 亩 位于整个项目区的北侧 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 72500 平方米 包括安

6、居住宅楼 55000 平方 米 社区服务中心 1000 平方米 幼儿园 500 平方米 小学 1000 平方 米 小商业聚集区 2000 平方米 农具集中存放区 5000 平方米 牲畜 集中养殖区 5000 平方米 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2000 平方米 居住区道 路硬化面积 6000 平方米 绿化面积 10000 平方米 五 项目进度计划安排五 项目进度计划安排 项目计划工期为 18 个月 2010 年 12 月完成前期手续 2011 年 1 月 3 月进行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招标 2011 年 4 月开始破土动工建 设 2012 年 2 月完成建筑主体工程 争取在 2011 年 4 月前基本完成

7、所有装饰装修及室外配套工程 2010 年 5 月份工程竣工验收 6 月投 入使用 六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六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 8000 万元 全部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 包括 某市 XX 商贸有限公司出资 1000 万元 XX 基金会出资 7000 万元 第五节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一项目规划总用地平方米5000约合 75 亩 二总建筑面积平方米72500 三容积率1 45 四绿化率 20 参考资料 五总投资万元8000 1其中 工程费用万元7120 2前期费用万元495

8、3管理费用万元152 4预备费用万元233 六资金筹措万元8000 1XX 商贸万元1000 2XX 基金万元7000 七建设期月18 参考资料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项目建设的背景 中国在新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 景下 在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中提出来的农村经济 政治 文化建设的总目标 作为划时代的标志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 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一 正视城乡差别 第一次将彻底改变 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付诸实践 其二 第一次将农村 政治文明纳入建设视野 与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相

9、提并论 其三 绘 制了新农村蓝图 目标具体而明确 具备实现可能 其四 通过工业 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等方式 推动和谐农村建设进程 从而实现 城乡和谐 社会和谐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涵义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涵义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这 五句话内容丰富 涵义深刻 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 建设 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新农村 建设的要求 第一 发展农村经济 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 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繁荣农村经济 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内容 也 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是 推进现代农业建 设 推动农

10、业科技进步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 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二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实现农民持续较快增收 是推进新农 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为此 要从国家政策 市场机制 产业机构 科 技创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着手 采取综合配套措施 广辟 参考资料 农民总收渠道 第三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直接关系到 农村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改善 但不能 二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某省某些地方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来看 主要的 做法就是将农民住房全部拆除 合村并点 让农民全部住进高楼 建 立新型农村社区 俗称万人村

11、 实行城市化管理 自 2009 2010 年 已在各市全面推开 农村住房改造规模空前 史无前例 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方式是各乡镇政府 合村并点盖楼计划 经上 级政府批准后 自行组织实施 乡镇政府在获取批准后 在丈量村民 住宅和评估村民房产价值后 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农民住房 盖楼即新 农村房地产开发权由地方政府授权相关人组织实施 待拆除的农民房 产估值一般为每平方米 300 400 元 地方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一般是 每平方米 600 700 元或者更高一些 农民想要住进同样面积的楼房就 需要每平方米倒贴 300 400 元或更高 而乡镇一级政府每从农村农民住房中腾出 1 亩地 上级政府补贴 20 万元

12、 同时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 招商 拍租 以获得收益 农 民被集中规划到大型社区后 可以将农民承包的耕地因地制宜地集约 经营 即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大户 规模化经营 失地农民可以到土地 承包大户当 农业工人 而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 那些被动接受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数 以万计的农民却没有因此收益 一是 大部分农民表示无力承担购买 搬迁 装修楼房费用 必须借贷 不能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 二是 认为这样的新农村建设不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现实 是对农村农民财产 和经济的严重侵犯与剥夺 相当多的基层政府在进行项目建设时 没 有更多地去考虑和尊重农民的意愿 这样对农村 农业的改造 脱离 参考资料 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

13、新农村的基本方向 没有认清新农村建设 的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切实增加农民 收入 而是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民住楼 就是搞城市化 造成农 民的 被上楼 本项目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的同时 不损害农 民的基本利益 不强行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 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 让农民延续原有的耕作和畜养的生产生活习惯 以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为落脚点 这是本项目与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其他项目本质的 区别 三 项目的提出三 项目的提出 在尊重农民生产和生活习惯的同时 以提高农村生产力为目的的 新农村科技开发示范园的建立是适时的 在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条件的 同时 以高新农业技术带动农业生产力的

14、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 并且 以此为试点 能够在逐步摸索中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城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示范基地暨某市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 园项目由某某 XX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作 项目通过与某大学农 学院进行技术合作 吸纳 XX 基金会资金注入 以探索农业发展 提 升农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使命 实现农民收入提升和公 司长远发展的双赢 一 本项目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运作模式一 本项目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运作模式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农民安居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 有机农产品加工园 世界高新农业科技园 生态农业养生园和与加工 区相

15、应的蔬菜 果树 杂粮等农业生产区等 以上五个部分在整个项 目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并且互为依托 形成一个有机的新农村运行 系统 整个项目运行机制如下 参考资料 1 农民安居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 通过农村的合村并点 让农民住入宽敞明亮的楼房 并且居住区 配套社区医疗服务 商业等设施 并且为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 设置农具集中存放区和牲畜集中养殖区 不会因为农民居住条件的改 善 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不便 强制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 农民安居 住宅区的建设解决了生产改善农村落后的居住条件 有利于进一步农 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2 有机农产品加工园 有机农产品加工园的建设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实

16、现农民增收重 要的一环 通过采用与当地农民签订农产品的收购订单的模式 让农 民在 2925 亩配套的农业生产区的土地上 按照绿色有机农业操作规 程进行科学的农业种植 保证农产品的绿色 无污染 有机农产品加 工园的建立在解决农民农产品的销路问题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 的附加值 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 同时也让承担项目开发的公司获 取一定经济效益 逐步收回投资成本 3 世界高新农业科技园 作为世界农业技术的展示区 实现农业高新技术研发 引进示范 应用 科普教育 农业观光多功能为一体 使之成为高新科技 高效 益 多功能的生态园区 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 带动项目区甚至 周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高新技术 实现农业高产 高效 绿色等 并且通过世界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设立 提高某市新农业科技示 范园在全国的知名度 为今后打造品牌创造条件 4 生态农业养生园 生态农业养生园包括徒骇河水系生态农业公园和生态养生院两部 分 根据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府提出依靠社会化养老的模式 针对老年人的康复疗养中心和老年公寓成为一个新型的行业 通过与 参考资料 某市中医院联合建立生态农业养生园基本解决当地及周边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