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4618520 上传时间:2020-03-1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3 1 概述 几何公差相关国家标准 GB T 1182 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 形状 方向 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 T 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 T 4249 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公差原则 GB T 16671 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 T 1958 2004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形状和位 置公差 检测规定 等 2 o1 o2 圆度误差 形状 直线度误差 形状 同轴度误差 位置 一 几何误差的产生 3 1 定义 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 线 面 4 2 分类

2、 一 按存在状态分 理想要素 实际要素 二 按所处地位分 被测要素 基准要素 三 按功能关系分 单一要素 关联要素 四 按结构特征分 组成 轮廓 要素 导出 中心 要素 5 6 7 组成 框格由两格或多格组成 可水平或垂直放 置 内容按从左到右或从下到上的顺序填写公差 项目符号 公差值 基准 尺寸 第一格绘成正方形 其它格绘成正方形或 矩形 框格高度等于两倍字高 8 1 若有一个以上要素作为被测要素 应在框 格上方标明数量 如 4槽 4 30 其 他说明性要求标注在公差框格的下方 0 1 4 30 公差框格特例 9 2 如果对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要 求 为方便起见 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

3、个 框格的下面 0 1 0 1 A 10 2 几何公差值 几何公差值表示方法有三种 S t 表示公差带为球形 t 表示公差带为圆柱或圆形 t 表示公差带的宽度 11 t 中 只允许中间向材料内凹下 特殊要求 如果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被测要素的形 状 则应在公差值后面加注符号 t 只允许误差从右至左减小 t 只允许误差从左至右减小 t 中 只允许中间向材料外凸起 12 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 或范围 的公差 值 则应用斜线形式标出 如 0 02 100 表示在任意100mm长度内 被测要素的直 线度公差为0 02mm 0 02 200 表示在边长200mm的正方形面积内 平面 度公差值为0

4、 02mm 0 01 100 A 表示在任意100mm长度内 被测要素对基 准的平行度公差为0 01mm 13 3 被测要素表示法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连接框格与被测要素 指引线 的弯折点最多两个 靠近框格的那一段指引线一定 要垂直于框格的一条边 1 当公差涉及线或表面时 将箭头置于要素的轮 廓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箭头方向与公差带的宽度 方向一致 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的分开 一般大于 4mm 0 01 0 01 14 2 当涉及轴线 中心平面或带尺寸要素确定 的点时 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 长线重合 15 3 当涉及实际表面时 箭头可置于带点 的参考线上 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 16 4 基准要

5、素表示法 由基准字母表示 基准字母采用大写的英文字母 但E I J M O P L R F不用 注意 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 上的方向如何 字母要水平 书写 并且要与公差框格中 的基准字母对应 表示方法 1 旧标准 带小圆的大写字母用细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 2 新标准 带方框的大写字母用细线与涂黑或空白的三 角形相连 17 标注方法 1 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 基准代号的短 横应对准在要素的轮廓上或它的延长线上 但应 与尺寸线明显的分开 一般大于4mm 18 2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 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 的要素确定的点时 则基准符号中的连线与尺 寸线一致 若尺寸线处安排不下两个箭头 另 一个箭头可用短

6、横线代替 19 3 由两个要素组成 的公共基准 用由横 线隔开的两个大写字 母表示 对于两个以上的多 基准组合 表示基准 的大写字母应按基准 的优先次序从左到右 分别置于各格中 20 5 特殊表示法 1 局部限制的规定 如仅要求要素某一部分的 公差值或基准 则用粗点划线表示其范围 并 加注尺寸 21 2 螺纹 齿轮和花键的标注 当轴线作为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 如采用小径 轴线应用 LD 表示 采用大径轴线用 MD 表示 节 径轴线用 PD 表示 22 3 共面或共线要求 用同一公差带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 应在公 差框格上注明 共面 或 共线 如图 或在公 差值后加注 CZ 表示 23 将下列技术

7、要求标注在图上 1 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 差为0 005mm 2 100h6轴线对 40P7孔轴 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0 015mm 3 40P 孔的圆柱度公差为 0 005mm 4 左端的凸台平面A面对 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 01mm 5 右凸台端面B面对左凸台端 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 02mm A B 0 015C 0 01 C A 0 02A 0 005 0 005 C 24 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 在右图中 1 左端面的平面度为 0 01mm 右端面对左端面 的平行度为0 04mm 2 70H7的孔的轴线对 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 0 02mm 3 210h7对 70H7的同

8、 轴度为0 03mm 4 4 20H8孔对左端面 第一基准 和 70H7的轴 线的位置度公差为0 15mm A 0 02 A 0 03B 0 01 B 0 04 A 0 15 A B 210h7 70H7 4 20H8 25 公差带定义 限制被测几何要素实际变动的区域 表示 大小 形状 方向 位置 作用 体现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 也是加工和检 验的根据 3 2 几何公差及公差带 26 形状 主要有9种 a 圆内的区域 b 圆柱面内的区域 c 球面内的区域 d 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 e 两同心圆 间的区域 f 两等距曲线间的区域 g 两平行平面间的 区域 h 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 i 两等距曲面间的

9、区 域 大小 由几何公差值确定 表示了几何精度要求的高低 27 方向 理论上应与图样上几何公差框格 指引线箭头所指的方向垂直 位置 有固定和浮动两种 28 定义 单一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其公 差带包括大小和形状两大因素 包括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29 直线度公差用于控制直线和轴线的形状误差 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 对被测实际直线有时需 要限制某一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有时需要限制 某个方向上的误差 有时需要限制某两个方向或 者任意方向上的误差 30 给定平面 是指圆柱 锥 面的轴截面或者是平 面的纵 横截面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t的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方向 轴截面内与箭头 垂直的方向

10、 31 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 主要控制面与面的交 线即棱线直的程度 给定一个方向时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 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方向 与箭头垂直 给定的方向 32 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 形状 两对给定方向上距 离分别为公差值t1和t2的 两平行平面 四棱柱 之 间的区域 方向 分别与箭头垂直 33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用于控制轴线 形状 直径为公差值t的 圆柱面内的区域 方向 任意方向 34 平面度用来控制平面的形状误差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方向 无 35 圆度用来控制回转表面 圆柱面 圆锥面 球 面 的径向截面轮廓的形状误差 形状 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

11、圆之间的区域 方向 垂直于轴线的正截 面方向 36 圆柱度用来控制圆柱面的形状误差 形状 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 域 方向 无 37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有两种情况 无基准要求的 和有基准要求的 故其公差带有大小和形状要求外 位置可能固定 也可能浮动 无基准要求时 理想轮廓线 面 用尺寸并加注 公差来控制 这时理想轮廓线 面 的位置是不定 的 形状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理想轮廓线 面 用理论正确尺寸并加注基准来控制 这时理想轮廓 线 面 的位置是唯一的 不能移动 位置公差 38 形状 是包络一系列直径 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 线之间的区域 诸圆的圆 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无基准的理

12、想轮廓线用尺 寸并加注公差来控制 其 位置是不定的 有基准的 理想轮廓线用理论正确尺 寸加注基准来控制 其位 置是唯一的 22 39 形状 公差带是包络一 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 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 诸球的球心应位于理 想轮廓面上 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 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 公差 40 定义 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 许的变动量 特点 方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 公差 带的位置可以浮动 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 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分为 平行度 垂直度和倾斜度 41 当两要素要求互相平行时 用平行度公差来控制被测 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

13、t 且 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 面之间的区域 方向 与基准平面平行 0 01 A A 0 01 基准平面 42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t 即0 02且平行于基准直 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方向 与基准直线平行 0 02 A A 0 02 基准线 43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t 即0 01且平行于基准直 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方向 与基准平面平行 0 01 A A 0 01 基准平面 44 1 平行度 线对线 形状 直径为公差 值 0 1mm 且平行 于基准轴线的圆柱 面内的区域 方向 与基准直线 平行 45 当两要素互相垂直时 用 垂直度公差来控制被测要素 对基准的方向误差 形状 距离为公

14、差值t 且 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 面之间的区域 方向 与基准平面垂直 0 01 A A 0 01 基准平面 46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t 即0 05 且垂直于基准 直线的两平行平面内的 区域 方向 与基准直线垂直 A 47 2 垂直度 线对面 形状 直径为公差值 0 05mm 且垂直于基 准平面的圆柱面内区域 方向 与基准平面垂直 48 2 垂直度 线对线 0 01 A A 0 01 基准直线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t 即0 01 且垂直于基准 直线的两平行平面内的 区域 方向 与基准直线垂直 49 当两要素在0 90 之间的某一角度时 用 倾斜度控制要素在方向 上的误差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t

15、且与基准直线成理论正 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的区域 方向 与基准直线成理 论正确角度 50 3 倾斜度 线对面 形状 直径为公差值 0 05mm 且与A基准平面 成45 角 平行于B基准 平面的圆柱面内 方向 与基准直线成理 论正确角度 51 定义 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 动量 作用 位置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 相对于基准 的尺寸为理论正确尺寸 位置公差带具有综合控 制被测要素位置 方向和形状的功能 分为 位置度 同轴度 同心度 和对称度 52 同轴度用于控制轴类零 件的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 的同轴度误差 形状 直径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 柱面内的区域 方向 基准轴线方

16、向 位置 基准轴线决定 53 2 同心度 形状 直径为公差值 t的圆周所限定的 区域 该圆周的圆心 与基准点重合 方向 基准点所在截 面方向 位置 基准点决定 A 0 1 A 0 1 基准点 54 对称度用于控制被测要 素中心平面 或轴线 对 基准中心平面 或轴线 的共面 或共线 性误差 形状 距离为公差值0 1且 相对基准的中心平面对称 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方向 基准平面方向 位置 基准平面决定 55 位置度用于控制被测 要素 点 线 面 对 基准的位置误差 位置 度多用于控制孔的轴线 在任意方向的位置误差 形状 直径为公差值t 且轴线在理想位置的圆 柱面内的区域 方向 基准决定 位置 基准决定 56 跳动公差用来控制跳动 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 为依据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公差和 全跳动公差 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 周或几周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 可 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 方向和形状 a 圆跳动 b 全跳动 1 径向圆跳动 1 径向全跳动 2 端面圆跳动 2 端面全跳动 3 斜向圆跳动 57 1 径向圆跳动 形状 在垂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