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43513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作者:龙金亮 王红玉 王永学 宋新勤 【关键词】 心身疾病;冠心病;心理社会因素;负性事件【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 方法 对 30 例冠心病患者和 30 名正常健康者,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评定分析,比较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组有明显的家族史,发病因素与遗传因素有相关性;病前遭遇生活事件总频数及精神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付方式及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

2、极显著性(P0.05 或 P0.01);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 结论 家族史、生活事件紧张总值和焦虑抑郁情绪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对疾病有利的保护因素。对患者实施相应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关键词】 心身疾病;冠心病;心理社会因素;负性事件2Comparisons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3、To explore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clinical characters of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The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were assessed in 30 patients(research group) and 30 healthy persons(control group) by the Selfmade General Data Questionnaire(SMGDQ), Life Events Scale(LES), Sel

4、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nd Depression Status Inventory(SD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CSQ) and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 family history, pathogenic factors were related to genetic factors; total frequencies of preilln

5、ess life events, total value of mental tension and frequencies of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value of t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esearch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1); scores of active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differences more or the most signi

6、ficant(P0.05 or 0.01); score of negative coping sty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difference the most significant(P0.01); scores 3of both the SDS and SA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differences the most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 The family history, total value of life events and anxious and d

7、epressive emotions are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ctive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are protective factors.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are propitious to patients recovery.【Keywords】 Pshosomatic diseas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sychosocial factors; negative events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王红玉) 冠心病

8、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其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心身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心身医学的发展,有关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临床研究及治疗干预被社会越来越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心理社会性特征,以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促进临床康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4选取 2003 年 2 月2004 年 4 月驻马店市某医院确诊的 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4380a ,平均 58.6311.38a。诊断分型:心绞痛 11 例,无症状6 例,心肌梗死例,缺血性心肌病 3 例,混合型 6 例。随

9、机抽取某社区40a,心电图检查正常的 30 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其中男 20例,女 10 例;年龄 4078a ,平均 57.3310.69a。1.2 方法 研究组心肌梗死型及心绞痛患者经临床治疗症状稳定后进行各种量表评定,其它类型患者于确诊后在心理医生指导下与对照组同时进行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LES) 1 、抑郁自评量表(SDS) 2 、焦虑自评量表(SAS ) 2 、应对方式问卷(CS) 3 、社会支持问卷(SSRS) 4 评定,并在入组d内完成量表评定。所有数据采用 t 检验。2 结果2.1 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有明显的家族史,发病因素与遗传因素有相关性;年龄、性别、婚姻、职

10、业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2.2 两组 LES 量表评定结果比较,见表 1。表 1 两组 LES 量表比较(略)由表 1 可知:研究组病前遭遇生活事件总频数、精神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研究组发病前较正常对照组经历了更多生活应激事件,而影响疾病发生或复发的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2.3 两组 CS 及 SSRS 评定结果,见表 2。表 2 两组 CS 及SSRS 评定比较(略)由表 2 可知:研究组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 或 0.01);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11、 。2.4 两组 SDS、SAS 评定结果比较,见表 3。表 3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略)由表 3 可知:研究组 SAS、SD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说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3 讨论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使用单纯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解除心理压力,调节行为方式,提高社会支持等心理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遗传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冠心病患者病前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负

12、性紧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正性生活事件频数及正性紧张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对冠心病患者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这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 。疾病的反复发作可能加重患者的负性情绪。如果患者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应对方式和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作用。应对方式是个性特征的一个表现,影响着个体应激的评价。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保持。本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消极应对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积极应对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冠心病患者在慢性病程中逐渐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对疾病消极抵抗,不利于疾病的稳定与康复。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冲社会心理应激,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缓冲生活事件带来

13、的心理压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在该疾病的慢性病程中,患者获得7的社会支持较少,不能有效缓解慢性应激引起的各种反应,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与病程的迁延。应激因素引起心身疾病,情绪是一个重要的中介,通过患者的认知评价,应激因素转化为情绪反应。有报道6显示:52%的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焦虑,8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本研究结果也证实患者存在明显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文献报道7 ,恐怖焦虑者与以后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有明确联系。长期的负性情绪应激可通过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人体生理、心理健康,可导致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加速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内在损伤的进程,过量

14、的去甲肾上腺素可导致血小板反复被激活,释放多种促凝物质和强烈的血管收缩物质,形成血栓或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促发冠心病冠脉事件。精神应激可加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严重的抑郁反应还可以增加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死亡率6 。总之,冠心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的联系,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内科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治疗,必要时加用抗焦虑、抗抑郁剂以及给予其它适当的干预,可以更好地促进疾病的好转,改善预后。参考文献81杨德森行为医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附表 12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78 ,194,2353姜乾金,黄丽,卢抗生,等. 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4肖水源社会支持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5周英,张晋碚,关念红,等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 :4616王洪芳,李红艳,郭瑞芳,等冠心病 A 型性格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进展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787喻东山惊恐障碍、重度抑郁症和心脏病的相互关联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3,26(4):2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