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4341932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修模拟考试题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犯罪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主观过错性;B、社会危害性;C、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惩罚性 2、犯罪客体是指 A、犯罪人具体实施的危害行为;B、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客观表现;D、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3、物权是 A、相对权;B、请求权;C、支配权;D、具有时限性的权利 4、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种类不包括 A、商品商标;B、服务商标;C、企业商标;D、集体商标 5、缔约过失责任采用的是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处分原则 6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增加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一倍;B、两倍;C、三倍;D、四倍 7、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82年宪法。 8、张某同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买主张某预先交付1万元定金,后张某又不想购买李某的房屋,根据担保法规定,对1万元定金,张某 A、有权要求抵作价款B、有权要求李某返还C、有权要求李某双倍返还D、无权要求李某返还 9、商标续展注册的有效期是 A、5年;B、10年;C、20年;D、50

3、年 10、民事案件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则应当管辖的人民法院是 A、最先收到诉状的;B、最后收到诉状的;C、最先立案的;D、离原告住所地最近的。11、法律关系是法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 A、权利与义务的关系;B、命令与服从的关系;C、指引与遵守的关系;D、自觉与强制的关系 12、证据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真实性;B、客观性;C、关联性;D、合法性 13、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国家的民族关系;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C、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D、国家的阶级关系 14、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4、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内容属于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命令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 15、某民警在一次执行公务中牺牲,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称号,并奖励奖金1万元,奖金由该民警家属领取,同时其家属还收到全国各地捐款共达10万元。对该民警家属的11万元所得应否纳税的意见中,正确的是 A、对11万元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B、对11万元全部免纳个人所得税;C、对1万元的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对10万元的受赠金可减纳个人所得税;D、对11万元减纳个人所得税 16、对于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依法再

5、次审理的程序称为 A、一审程序;B、二审程序;C、审判监督程序;D、督促程序 17、最早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A、摩莱里自然法典;B、雷特世界经济年鉴;C、赫德曼经济字典;D、1919年德国煤炭经济法 18、一般民事诉讼时效的期间是 A、1年;B、2年;C、4年;D、20年。 19、专利法所称的发明人或设计人是 A、负责组织工作的人;B、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C、对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D、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从事辅助工作的人 20、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离婚,有管辖权的是 A、基层法院;B、中级法院;C、高级法院;D、最高法院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

6、分。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漏选、多选都不得分) 1、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物;B、自然人;C、行为;D、精神财富 2、我国专利法中所讲的发明创造包括 A发明;B、发现;C、实用新型;D、外观设计 3、著作权包括 A、著作人身权;B、著作财产权;C、出版者权;D、表演者权 4、我国专利法中所讲的发明创造包括 A、发明B发现C实用新型D外观设计 5、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哪些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C、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D、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6、商标所有人对其所有的商标是否申请注册,采取自愿的原则。但是,某些特定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

7、注册,否则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下列商品中,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是。 A、电器产品;B、服装产品;C、烟草制品;D、人用药品 7、我国婚姻法禁止同外国人结婚的人员有。 A、现役军人;B、外交人员;C、机要人员;D、公安人员 8、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行为违法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 9、合同的保全措施包括 A、抵押权;B、留置权;C、代位权;D、撤销权 10、债的发生根据有 A、合同;B、侵权行为;C、不当得利;D、无因管理 三、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身份权主要包括哪些权利? 2、简述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要约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4、简述刑法的概

8、念及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合同的概念及合同的条款。 2、试述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 五、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30分) 1、刘某卖给张某一幅名画家的画。过了两天,张某发现这幅画实际上不是原版画,而是精巧的复制品,便请求刘某将画收回,归还已付的款项。但刘某拒绝张某请求,认为他自己向最近才死的邻居买这幅画时也是当作原版画买来的。双方争执不下,诉至法院。问:这属于什么性质的民事行为?应如何处理? 2、魏某,男,育有两子一女,妻子早年亡故。长子魏成,因病去世,有妻子王某和女儿魏华。次子魏涛和女儿魏虹均已结婚成家。xx年12月,魏某病逝,留有存款、房产、家具等价

9、值30万元的遗产。在处理魏某丧事期间,魏虹遇车祸身亡。问魏某的遗产如何处理,为什么? 3、某幼儿园教师王某,女,28岁。王某于6月25日上午10时,带领4名幼儿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幼儿杨某(男,6岁)失足坠入路旁鱼塘中。王某见状惊惶失措,尽管平日里知道这个鱼塘 不是很深但还是不肯跳入鱼塘中救人,只是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中学生田某(男,已满16周岁)路经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鱼塘边观看,并同王某在附近找到一根竹竿,探测鱼塘深浅,测得水深约75厘米。但田某和王某均不愿下水救人,只是继续高呼求救。最后老农郭某赶来下水抢救。然而为时已晚。杨某被救上来后,已经停止呼吸。问:王某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什

10、么?对于田某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基础考试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D;3、C;4、C;5、A;6、A;7、A;8、D;9、 B;10、C;11、A;12、A;13、C;14、A;15、C;16、C;17、A;18、B;19、B;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CD;3、AB;4、ACD;5、AD;6、CD;7、ABCD;8、ABD;9、CD;10、ABCD; 三、简答 ?身份权主要包括荣誉权、配偶权、亲权、亲属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利如署名权等。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原则和计划生育原则。 ?要约是

11、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构成要约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第一,要约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所做出的意思表示;要约必须具有与他人订立合同的目的;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要约的约束。 ?刑法是关于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对于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罚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刑法内容的特殊性;二是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三是刑法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试述合同的概念及合同的条款。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报酬

12、;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试述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根据人的年龄、精神状况等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有无和大小的实际情况,将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四种情况。 凡是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智力与知识发育正常的人,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 不满14周岁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仅限于对刑法明确规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没有明确规定的其他触犯刑法的行为无刑事责任

13、能力。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一定的减弱。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或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我国刑法对于减轻刑事责任能力规定了四种情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又聋又哑的人;盲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五、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30分) 1、这属于存在重大误解的可撤销民事行为,处理的方法是支持张某的请求,刘某收回该画,退还张某画款 2、魏某没有遗嘱,因此其财产按照法定继承办理。长子魏成的女儿魏华代位继承魏某遗产的三分之一,次子魏涛第一顺序继承三分之一,魏虹的丈夫转继承三分之一。 3、王某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作为带领幼儿出游的教师,王某对于几名幼儿的安全负有在先义务。6岁的杨某坠入鱼塘后,王某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营救,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从犯罪构成理论来看,其主观过错为间接故意。中学生田某没有在先义务,因此不必承担刑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