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8859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摘要】 分析了近年来临床上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后的不良反应,阐明中医药在预防鼻咽癌发生,增强放疗的敏感性,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整体调整机体,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均显出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不良反应 综述鼻咽癌为发于鼻咽黏膜上皮的癌肿,与 EB 病毒(EBV)感染、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对其治疗首选方法为放疗。近年来随着鼻咽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预防鼻咽癌发生、增强放疗的敏感性、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整体调整机体、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作用1 ,现综述如下。1 鼻咽癌放疗的不良反应鼻咽癌位于头面部,区域淋巴结位于颈部,对其进行放

2、射治疗主要对放射区局部皮肤、口咽黏膜、唾液腺、耳、喉、下颌骨、牙齿有一定的损伤,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疼痛溃烂、口干、牙痛、下颌关节的疼痛及活动受限、喉痛、声嘶、耳痛、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同时因放射治疗亦会引起植物神经的紊乱及一些全身反应,影响上消化道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髓造血系统,出现不同程度2的腹胀腹痛、黑便、呕吐、头晕头痛、嗜睡、记忆力减退、白细胞下降、贫血或自发性出血等。2 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病因病机放射治疗所用的射线为一种热性杀伤剂,相当于中医所谓热邪入侵。内外热毒结合,化火灼津,损伤正气,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从而造成人体邪盛正虚之侯;放射线属热邪、燥邪,燥热之邪犯里,火热炽

3、盛,蕴结成毒,加之瘀血内郁,脉络不通,出现口咽黏膜溃烂疼痛,牙龈肿痛,头痛,脓涕,鼻衄,鼻咽黏膜红肿等热毒瘀结的症候。连续的放射治疗,使机体的津液耗伤,津液内不能灌溉于脏腑,外不能濡养肌肤、孔窍,出现口干喜饮、咽喉干燥疼痛、干咳等津液耗伤之证。放疗日久,燥热之邪耗气伤津,再加之脾胃失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出现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耳鸣,自汗,面色无华等气阴两虚的症候表现。针对鼻咽癌放疗反应的病机特点,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原则。拟益气养阴、生津利咽、健脾和胃、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法。可以看出,中医认为鼻咽癌放疗反应的基本病因病机是正气不足,复受燥热之邪所犯,火热炽盛,内蕴结毒,热毒炙盛

4、,耗气伤阴,痰瘀内结,正气更伤,正气亏虚,正气无法抗邪故见脏腑气机失调而病变复杂。33 辨证分型3.1 热毒伤阴型 症见口干咽干,喜饮,干咳,大便干结,咽痛,声嘶,痰粘,消瘦,或见盗汗,午后潮热,颧红,小便短赤,鼻咽黏膜光亮或见干痂,舌红或嫩红,苔少或无苔少津,脉细或细数。邱宝珊等人2治拟清热养阴生津为法,以泻白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方药:桑白皮 15g,地骨皮 15g,沙参 15g,麦冬 15g,白花蛇舌草 2030g,葛根 2030g,天花粉 15g,玄参 15g,菊花 15g,甘草 6g。刘伟胜老中医 3则认为:治宜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处方以五味消毒饮或龙胆泻肝汤合生脉散加味。3.2 热毒

5、瘀结型 症见口咽黏膜溃烂疼痛甚,难进食,口干喜饮;牙龈肿痛,脓涕,头痛,鼻衄,鼻咽黏膜红肿,有分泌物,舌红或紫暗,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数。邱宝珊等人2治拟清热散瘀为法,以柴胡清肝汤加减。方药:柴胡 12g,赤芍 15g,丹皮15g,丹参 15g,毛冬青 15g,连翘 15g,黄芩 12g,桃仁 10g,生地 15g,蚤休 2030g。刘伟胜老中医 3认为本型可见于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在行颈部区域放疗后,照射野皮肤出现纤维样改变。治宜化痰祛瘀,活血理气。处方以通窍活血汤或桃红四物汤合导痰汤加减。43.3 热毒壅盛型 症见咽痛口干、口腔溃痬、头部胀痛、痰涕黄稠或带血、耳鸣耳聋、尿黄便结、舌红苔黄、

6、脉弦数。龚春贵5认为该型患者治宜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处方:野菊花 20g,金银花 20g,玄参 15g,生地 15g,连翘 15g,黄芩 12g,麦冬10g,玉竹 12g,葛根 12g,夏枯草 20g,板兰根 12g,陈皮10g。陈锦生8探讨了黄莲素在治疗鼻咽癌放化疗所致的 WBC减少症中的作用,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抗骨髓抑制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结论,黄连素对放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起肯定的作用。3.4 气阴两亏型 症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纳差,口干,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耳鸣,自汗,面色无华,鼻咽黏膜淡红,有分泌物或痂块,或伴白细胞下降,舌质淡或嫩红,苔少,脉细或细数。邱宝

7、珊等人2治拟益气养阴为法。生脉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太子参 1530g,麦冬 15g,五味子 10g,茯苓 15g,白术10g,白芍 15g,生地 15g,甘草 6g。刘伟胜老中医 3认为宜健脾益气,补血生津。处方以八珍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钟艳萍9等方选八珍汤加减。药用太子参、何首乌、生地黄、当归、茯苓、白术、白芍、五味子、甘草;偏气虚甚者,酌加黄芪或五爪龙;血虚明显者,加阿胶等;兼见肾虚者加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益智仁或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53.5 其它辨证分型 由于对鼻咽癌放疗后表现的病因病机认识不同,临床分型及治法也不尽一致。邱宝珊等人2还认为有脾胃失调型,可见恶心呕吐,纳呆,倦怠乏力,

8、口干,痞满,腹胀腹泻,面色少华,头目眩晕,鼻咽部分泌物多,舌淡或淡胖或淡暗,苔厚腻,脉滑。治拟健脾化湿为法,以陈夏六君子汤加减。高萍4则认为尚有痰湿内阻型:表现为口干不喜饮、咽部不适、头重、鼻塞多涕、痰涕色白、呕恶纳差、胸膈满闷、舌淡苔白厚腻或黄腻、脉滑或滑数,此型多在放疗中期,治予化痰除湿、理气开郁。药用:薏苡仁 30g,猪苓 30g,白术 12g,淮山 30g,茯苓 15g,白芥子9g,法半夏 9g,制南星 6g,贝母 12g,车前子 15g,藿香 12g,佩兰 10g,甘草 6g。徐晓薇 6等将放疗口咽黏膜反应按中医辨证分胃阴虚型和湿热型,分别给予益胃生津饮及除湿利咽汤,治疗组 43 例

9、,有效 23 例,无效 11 例。对照组 28 例,有效 11 例,无效 17 例,P0.05。张青、罗建敏7 分为阴津亏耗型、脾虚痰湿型、热毒瘀结型、气阴两虚型,分别采用抗鼻咽癌、号中药方加减配合放射治疗 144 例,对照观察急性放疗反应及远期后遗症、生存质量,3 年、5 年生存率的结果显示均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4 讨论总的来说,肿瘤的发展与邪正虚实关系密切。故扶正祛邪应该贯穿治疗之始终,扶正宜先,祛邪宜轻,祛邪不宜伤正。鼻咽癌6患者之正虚表现为机体免疫功能的缺陷或减弱和由于放疗而导致的体质虚弱,胃纳不佳,生存质量较差,而临床研究已表明健脾益气,滋阴补肾类药物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抗

10、射线损伤和保护骨髓造血功能从而改善癌症病人的全身情况,故扶正以健脾补肾,益气生血,养阴生津为主。而鼻咽癌患者之邪实除表现为肿瘤细胞的局部侵犯,还与放疗后引起的口咽黏膜的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等炎症反应和受照射皮肤的纤维样改变有关。故祛邪则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此类中药多有抗肿瘤、减轻炎症反应和放疗增敏之药理作用。另外,值得提倡的是配合中医外治10 、食疗11 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整体调节与综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不良反应的优势所在。【参考文献】1 周小军,安辉 .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3(4 ):3435.2 邱宝珊,王士贞. 鼻咽癌急性放疗反应

11、的中医辩证论治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433434.3 邓宏,徐凯. 刘伟胜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毒副反应经验介绍J. 北京中医杂志,2003,22(1):910.74 高萍. 辩证治疗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 126 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1):6667.5 龚春贵 .辨证治疗鼻咽癌放疗毒副反应及体会J.东南国防医学,2004,6(2 ):97.6 徐晓薇. 中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口咽粘膜反应临床观察J. 中医药研究,1999,15(1):24.7 张青,罗建敏. 鼻咽癌放疗配合中药治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比较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 (3):8.8 胡岳然. 中药参芪放后方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毒副反应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12(2):167169.9 刘海军,林燕珍. 鼻咽癌患者用中药液冲洗鼻咽部的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3,9(8 ):136.10刘森平.王德鉴教授治疗鼻咽癌放疗化疗后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02,34(2):1011.11郑沛仪,阮经文.针灸配合心理治疗对鼻咽癌放疗后患8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25(5):18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