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7927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 VX2 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作者:黄金华, 鹿连伟, 顾仰葵, 高飞, 李文全, 陈林【摘要 】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对兔 VX2 移植性肝癌消融治疗效果。 【材料与方法】 32 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植入瘤块,随机分为 25 、50 、60 、70 4 组,各 8 只,在CT 导向下经皮穿刺向瘤内注入不同温度的无水乙醇各 1 mL, CT扫描测定碘油范围,一周后取肿瘤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相同剂量不同温度无水乙醇对肿瘤组织所致凝固坏死的范围。 【结果】 肿瘤坏死面积随温度增加而扩大,50 组与常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 和 70 组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2、义,60 组和 70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 。 【结论】 加热至 60 以上的无水乙醇对兔 VX2 移植性肝癌的消融效果较常温好,是一种不增加无水乙醇用量又能达到扩大消融范围的肝癌局部消融方法。 【关键词】 肿瘤模型; VX2 肿瘤; 乙醇; 实验研究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of percutaneous injection using absolute ethanol of different 2temperatures in rabbits bearing hepatic vx2

3、tumors. 【Methods】 Thirty-two rabbits with hepatic VX2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group of 25 , 50 , 60 , and 70 ) and there were 8 rabbits in each group. The tumors of each animal were percutaneously injected into 1 mL absolute ethanol of planned temperature guided by CT scan and the

4、 size of ablation zone was measured. Tumors were examined by the pathological methods 1 week later to observe the coagulation necrosis size using the same dose bu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Results】 The coagulation necrosis size was increased followed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absolute ethanol in

5、the same dos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50 group and normal temperature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normal temperature group and groups of 60 and 70 ,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60 group and 70 group.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injection

6、using absolute ethanol of over 60 has more effect than normal temperature and its a good local ablation method to treat implantation solid VX2 tumor of rabbits in the liver,which can obviously enlarge the ablation ranges and need not add the absolute ethanol dosage.3Key words: neoplasm model; VX2 ne

7、oplasm; ethanol; experimental study自 1983 年日本学者 Sugiura 等1首先采用无水乙醇化学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方法治疗肝癌以来, PEI已成为肝癌局部重要治疗手段并在全身多处实体肿瘤治疗中得到应用。本研究以兔 VX2 移植性肝癌为实验对象,采用注射剂量相同但温度不同的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旨在观察不同温度时无水乙醇的消融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实验设备新西兰大白兔 32 只(每只体重约 2.53 kg,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CT 扫描机;超级恒温水槽;手术器材一套;麻醉药速眠新

8、(长春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出品,1.5 mL/支) ,无水乙醇(广州化学试剂厂出品,乙醇浓度99.7) ,21G 千叶针等。1.2 方法41.2.1 兔 VX2 肝肿瘤模型的制作 开腹直视下移植肿瘤:用速眠新(0.20.3 mL/kg, im )麻醉携瘤种兔,瘤区消毒铺巾后切开皮肤,分离并取出肿瘤,取肿瘤边缘区颜色鲜嫩血供丰富的组织,将其剪成 1 mm3 大小组织块。采用同样的方法麻醉新西兰大白兔,仰卧固定四肢,上腹部备皮,消毒铺巾,沿剑突下正中作一切口,暴露肝左叶。将一 VX2 组织块塞入脑血管造影针鞘管内,然后将鞘管插入肝组织中约 1.5 cm,轻轻推动内芯,把组织块植入肝脏内后拔出针,用无

9、菌棉签轻压伤口止血,将肝叶送回腹腔,缝合腹部切口。1.2.2 实验动物分组 瘤块接种 21 d 后,根据 CT 扫描结果,选取肝肿瘤直径 1.52.0 cm 的荷瘤兔 32 只,随机分为 4 组,分别为 A 组:常温 25 ;B 组:50 组;C 组: 60 组;D 组: 70 组,每组荷瘤兔 8 只。1.2.3 实验方法 麻醉荷瘤兔后腹部 CT 平扫,确定肿瘤所在的位置,上腹部备皮,消毒铺巾;选取肿瘤最大层面, CT 导向下用21G 穿刺针穿刺至肿瘤组织内(图 1) 。无水乙醇与碘化油按照 10 1 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倒入三角烧瓶内,放入恒温水槽加温,用 2 mL 注射器快速抽取加热到预定温度

10、的无水乙醇 1 mL 行瘤内注射,再次 CT 扫描显示肿瘤消融后混合剂弥散范围。术后将动物放在温暖的饲养笼内待其苏醒,连续 3 d 青霉素 40 万单位肌肉注射。51.2.4 观察内容 影像学改变:兔 VX2 移植瘤 CT 平扫,选取碘化油弥散最大层面,测定碘化油区域最大径和最小径,按公式计算最大层面碘化油弥散面积:碘化油弥散面积最大径最小径。比较不同温度无水乙醇的弥散面积与肿瘤消融坏死的关系。病理学变化:无水乙醇消融 7 d 后处死实验兔,切取荷瘤叶肝脏,送病理检查,沿标本连续切片选取最大层面测量坏死灶最大径与最小径,按照公式:消融坏死面积最大径最小径;选标本最大层面制成病理大切片,HE 染

11、色,光镜下观察消融灶内部及周边肿瘤坏死情况。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3.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内采用配对 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法,取 P 0.05 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影像学结果消融治疗前 32 只荷瘤兔肝内均为 1 个病灶,各组间肿瘤大小无统计学意义。兔肝肿瘤病灶 CT 平扫表现为低密度,与正常肝分界清楚。消融结束后即刻行 CT 扫描,显示消融区致密碘油沉积(图62) 。统计结果显示:随着无水乙醇温度的升高,病灶内乙醇弥散范围增大(表 1) 。与常温组( A 组)相比,B 组无统计学意义

12、(P 0.187) ,C 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 组与 B 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1) ;D 组与 B 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2) 。2.2 病理检查结果肉眼可见肿瘤消融区类圆形灰白凝固灶,与周围的肿瘤组织分界清楚,肿瘤组织鱼肉样,无包膜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图 3) 。CT测量的碘油弥散范围与病理标本测量的凝固范围在相同温度组内无统计学意义(表 1) 。 HE 染色:光镜下消融区内可见大片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形态消失,并见细胞核碎片固缩表现,但未见残存肿瘤细胞,坏死灶周边少许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非消融区肿瘤呈浸润生长,肿瘤细胞圆形、梭形或不规则,排列紊乱,核大深染,

13、核分裂像多见(图 4) 。3 讨 论3.1 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机理经穿刺皮无水乙醇注射(PEI )是肝癌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2。7PEI 消融肿瘤的机制是无水乙醇使肿瘤细胞迅速脱水,胞浆内原生质凝固变性坏死;其二无水乙醇进入局部小血管内,使血管内皮细胞破坏,形成血栓,血供中断,促使肿瘤组织坏死 3。CT 导向下PEI 依据解剖结构对肿瘤进行靶向治疗,具有定位准确、适形性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4。但 PEI 消融肿瘤时的不足之处是一次注射大量无水乙醇易引起酒精中毒和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临床应用时无水乙醇每次用量受到很大限制,较大肝癌常需反复多次治疗,从而导致疗程长, 与穿刺注

14、射相关并发症相应增多5。因此采用一种不增加乙醇用量而又能增大肿瘤凝固坏死范围的方法对 PEI 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工作中多在 B 超或 CT 引导下进行肿瘤 PEI 治疗。B 超通过肿瘤组织灰度变化来反应肿瘤消融范围6。CT 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肿瘤组织,图像表现为组织密度轻度减低,但要判断消融确切范围还是有一定难度4。因此,临床多采用无水乙醇与高密度的示踪剂碘化油按大约 10:1 的比例混合进行消融注射,以碘化油弥散范围来反应肿瘤消融范围。本实验中各组别观察到的 CT 扫描所显示的碘化油弥散范围和病理检测的肿瘤凝固坏死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混悬液中的碘化油可以作为肿瘤凝固坏死区域的一种示踪

15、剂。3.2 加热无水乙醇增大肿瘤坏死范围的机理8本研究表明,加热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hot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HEI )产生的消融范围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当温度达 60 以上时,消融范围与常温下的消融范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温度达到 70 时消融范围可进一步增大。由于无水乙醇的沸点为 78.5 ,因此,临床实际应用时选择的温度以7075 为佳。加热无水乙醇增加凝固灶范围的可能机理是:乙醇属于有机溶剂,挥发能力较强,加热后更为明显。组织内注射后因其挥发性,局部气压较高,迫使乙醇沿组织、细胞间隙向远处弥散。加热乙醇注入组织后,与细胞、

16、组织间液发生对流散热,流向外周。高热溶液的热损伤效应和乙醇的凝固效应具有协同作用。细胞受热损伤后细胞通透性增加,药物进入细胞增多,细胞结构更容易被乙醇破坏。反之,细胞受乙醇破坏后,其对热损伤的耐受性降低7。【参考文献】SUGIURA N, TAKAYOSHI K, OHTO M, et al. Percutaneous intratumoral injection of ethanol under ultrasound imaging for treatment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Acta Hepatol Jpn, 1983, 24: 920-925.郑 云,张亚奇,邹如海,等. 人工胸水协助超声引导肝穹隆部肿瘤治疗 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6):696-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