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张**** 文档编号:123765051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8.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08.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08.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08.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08.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8.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14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酬和(h) 沉湎(min) 龙吟凤哕(hu) 吹毛求疵(ch)B炽痛(zh) 缄默(jin) 咫尺天涯(zh) 花团锦簇(z)C顷刻(qng) 陨落(yn) 长吁短叹(y) 怒不可遏()D狡黠(xi) 狩猎(shu) 遍稽群籍(j) 汗流浃背(ji)【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沉湎”的“湎”读作min,“吹毛求疵”的“疵”读作c;B“炽痛”的“炽”读作ch,“花团锦簇”的“簇

2、”读作c;C“长吁短叹”的“吁”读作x;D正确;故选:D。【点评】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告罄 骇人听闻 一泄千里 杂乱无章B荣膺 迫不及待 眼花瞭乱 粗制滥造C蓬蒿 迥乎不同 在劫难逃 月明风清D倒坍 既往不究 恻隐之心 贪赃枉法【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平时要多留心,牢记成语和一些固定短语及词语的正确写法。【解答】A“一泄千里”写作“一泻千里”;B“眼花瞭乱”写作“眼花缭乱”;C正确;D“既往不究”写作“既往不咎”;故选:C。【点评】考查字形的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

3、差别,尤其要关注形声字的形旁,还要注意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书写。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看日出,徒步登山队队员趁着夜色早早爬上泰山山顶。他们登峰造极的精神真让人钦佩。B五星花园四周的建筑鳞次栉比,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尽显城市别样风情。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D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

4、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登峰造极,本义指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成就达到极高的水平,句子用来形容登山队员们攀登顶峰,属望文生义,使用不当;B正确;C相得益彰,指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褒义词,在句中用来形容作案者的手法,褒贬不当;D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合语境,在句中使用不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4 下列句子

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头脑的人类为了控制某些不受待见的生物,居然采取了一些污染整个环境的做法,而且这些做法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B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词,意境优美,婉转悠扬,深受观众好评。C通过5月22日在西安举办的以“伟人故里灵秀南充”为主题的南充旅游推介会,再一次把南充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D上级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前去参加我市“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解答】A

6、没有语病;B搭配不当,“歌词”与“意境优美,婉转悠扬”搭配不当,把“歌词”改为“乐曲”;C缺主语,可把“通过”去掉;D表意不明,句子歧义,是“6月5日之前去”还是“6月5日,前去参加”,可把“前”去掉。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7、为纪传体。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ACD正确;B错误,司马迁的史记为纪传体,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才是编年体。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人民艺术家”

8、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运用肖像描写、心理刻画等表现了主人公祥子由老实、坚韧、满怀希望到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性格变化,深刻揭露了旧中国“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罪恶。B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其辛辣的讽刺中包含了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隐含了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潺潺的流水、青翠的藤蔓、悠闲的游鱼、清幽的竹林。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D写记叙文,可以用人物作为线索,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可以用事件作为线索,如莫怀戚的散步;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线索,如

9、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ABD正确;C错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平时学习中准确掌握文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对课文内容及主旨要深刻记忆。7 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

10、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ABC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也就是考查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这个题目是组句成段,也就是变相考查学生感知、梳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解答】解答此题,首先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寻找句子之间内在的联系,本题所给六个句子,是借用诗句描写雪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句是总领句,句是日暮时

11、的雪,句是更深人静之时(深夜)的雪,句是描写冬宵三友,句是雪后第二天早晨的景象,句是总结句,所以可排序为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A是排序恰当的一项。故选:A。【点评】句子排序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有的以空间位置为序,有的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有的以思维规律为序,只要培养语感,增加积累,多思考,多训练,这类题目就不会困住我们。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6分,每小题6分)8(6分)有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花朵,但实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中世纪数学家比萨的莱奥纳多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它是这样一组数列:l,1,2,3,5即后一数字为前面两个数字之和。那么,数列和花朵有什么关

12、联呢?请耐心点,答案马上为你揭晓!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在一定条件下,细致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向El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虽然不同的向日葵品种中,这些嘤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往往不会超出34和55、55和89或者89和144这三组寂字,这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2个数,很有趣吧!这样排列的目的,是为了让植物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繁育更多的后代。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里还有许多体现。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

13、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技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著名的“鲁德维格定律”。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之多的斐波那契数列巧合呢?这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就像盐的晶体必然是立方体的形状一样。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1)选文的说明对象恰当的一项是BA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 B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数列C生物学上的“鲁德维格定律”D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规律(2)下列对选

14、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选文第段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树木的生长情况来说明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体现。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说明顺序。C“向日葵的花盘中有2组螺旋线,一组顺时针方向盘绕,另一组则逆时针方向盘绕,并且彼此相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向日葵花盘中螺旋线的特点。D“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一句中“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A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的方式,都是非常符合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B虽然向日葵的顺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每组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C盐的晶体形状是立方体,也是斐波那契数列在大自然界中的体现。D一株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各个年份的枝桠数,构成斐波那契数列,体现了“鲁德维格定律”。【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第一、二段引出说明对象“大自然里的斐波那契数列”。第三、四段举例说明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里有许多体现。第五段说明为什么自然界中有如此之多的斐波那契数列巧合。【解答】(1)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的把握,说明对象就是要说明的事物或要阐明的事理。根据首尾和文章内容,可知这篇文章第就直接点明“斐波那契数列”,所以B是正确的。故选:B。(2)本题综合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