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8662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训练试卷(1)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2. (2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 是非金属元素

2、B .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 8C . 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01D . X 元素组成的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3. (2分)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 A . 伏特B . 安培C . 奥斯特D . 法拉第4. (2分)如图所示,小磁针B静止在条形磁体A的旁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如果小磁针静止时左端为N极,则条形磁体A的右端为N极B . 条形磁体A周围存在磁场,磁感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线,只是为了形象的描绘磁场C . 小磁针B周围也存在着磁场,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D . 如果条形磁体A的左端为N极,则

3、a点的磁场方向为水平方向向左5. (2分)在一次“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中,下列关于家庭用电的“对”“错”抢答题,应回答“对”的是( )A . 只有高压线路才会发生触电事故B . 家里的空气开关经常“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C . 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不能接触笔上任何金属D .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必须要接地6. (2分)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的相互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B . 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 . 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D . 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7

4、. (2分)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A . 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 .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 . 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 . 该原子核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8. (2分)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2FeTiO3+6C+7Cl2 2TiCl4+2FeCl3+6CO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 Ti+2MgCl2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 反应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C . 反应、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D . 反应

5、中,氩气只作为保护气并不参加反应9. (2分)如图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导体棒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B . 当导体棒相对水平方向斜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C . 当导体沿水平方向左或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都会发生偏转D . 当导体沿水平方向向左和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都向同一方向偏转10. (2分)如果一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不会改变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中的标准B .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C . 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D . 一个

6、碳12原子的质量11. (2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B . 反应物中有单质C .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112. (2分)下列符合家庭电路用电安全原则的是( )A . B . C . D . 13. (2分)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的右端固定,当电磁铁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是( )A . 方向水平向左,逐渐增大B . 方向水平向左,逐渐减小C . 方向水平向右,逐渐增大D . 方向水平向右,逐渐减小

7、14. (2分)(2013湖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测定溶液的pHB . 测电笔的使用C . 盖盖玻片D . 倾倒试剂15. (2分)如图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相同,发现电磁铁乙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甲少B . 电磁铁中铁芯的作用是改变磁场的方向C . 如图甲,滑片向右移动,发现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大D . 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这是为了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16. (3分)“神舟”六号飞船一飞冲天,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也在国际上大涨了我们中国

8、人的志气。请你从科学的视角对“神舟”六号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作答。 (1)人类探索太空,还有一个目的是开发新的核聚变能源,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_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该核原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若该原子形成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写出其离子符号:_。(2)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 , 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钾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_价。(3)为了进一步认识锂元素,某同学查阅元素周期表后得到右图,你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两点即可)

9、:_;_。 17. (3分)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新物质被发现或被合成出来,为新能源开发和新材料研制开拓出更大的空间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一氧化碳、氧气、水、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包括在标准内,而另一种不在标准内 (1)标准一_,包括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 (2)标准二_,包括的物质_18. (2分)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甲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收集一瓶E物质,检验E物质的方法和看到的现象是_。(3)从上述反应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_没有改变。1

10、9. (2分)在探究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闭合开关后,要使电路中形成感应电流,铜棒ab应_运动(填“上下”或“左右”)。(2)现在若ab导体不动,要使灵敏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你的做法是_。(3)在实验过程中,把电表流换成小灯泡,重复(1)中操作,发现小灯泡不发光,则使小灯泡发光的做法_。(仅需与一种)20. (2分)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_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如果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_。 21. (2分)物质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物质B的水溶液,请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其相对

11、分子质量:A物质的化学式_、相对分子质量_;B物质的化学式_、相对分子质量_22. (2分)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相似,其磁极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1)图甲中螺线管的A端是_极。 (2)螺线管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单匝圆形圈组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看成由每一个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场组合而成,因此应用安培定则也可以判断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极。现一单匝圆形通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则其B端是_极。 (3)如图丙,地球周围存在磁场,有学者认为,地磁场是由于地球带电自转形成环形电流引起的,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则形成环形电流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物理学

12、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那么地球带_(填“正”或“负”)电。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7分)23. (3分)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_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2)如图乙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小磁针分布状态,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_的磁场相似。(3)小波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l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 , 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_,来研究_的关系。24. (6分)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

13、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 , mAmBmc。(1)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是为了控制_相同; (2)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_表示; (3)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_进行比较; (4)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下表:小球质量/克高度/厘米木块移动距离/厘米A10510B20518C30529D101038E101586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20与超速20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_。25. (8分)小华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 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知:_(2)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_(填“左”或“右”)偏转。 (3)通过前两步实验,可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