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85638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如图,小明将挂有衣架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小华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明仍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这是因为( )A . 没有将双耳完全堵住,有声波从空隙间传入人耳B . 主要是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手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C . 声波经细绳、食指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D . 小明产生的幻觉,实质堵住双耳,声波是无法传入人耳的2. (2分)关于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 . 口中呼出的“白气”B . 冰冻的衣服变干C . 玻璃上的“冰花”D . 河面上的冰

2、块融化3. (2分)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 . 没有熔化B . 熔化一半C . 熔化小于一半D . 熔化超过一半4. (2分)对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一角硬币的直径大约是2 .5cmB . 一支签字笔的质量约为500gC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D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5. (2分)下图所示的几种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

3、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 .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C .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D . 蜡烛在墙上呈的像是虚像7. (2分)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 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 .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2分)小何同学由于口腔溃疡,在校医务室买了一瓶西瓜霜喷剂,在学校卫生间对着镜子自行上

4、药但很难看清楚溃疡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她想要在镜子里更清晰地看到溃疡处,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 A . 用手电筒对着镜子照B . 开顶灯C . 拿手电筒对着溃疡处照D . 口腔溃疡看不清原因是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变小,应尽量靠近镜子9. (2分)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猴子捞月”故事中,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B .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 .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D .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10. (2分)小明同学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光屏上的亮点不是最小时测的焦距长度为L,则该凸透镜的

5、焦距实际长度为( ) A . 大于LB . 小于LC . 等于LD . 有可能大于L,有可能小于L.11. (2分)为给同学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学校请来了摄影师给我们同学拍毕业照,排好队伍后,摄影师他发现有几个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 A .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 .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 .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 .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12. (2分)(2017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B . 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C . 蜡烛经凸透

6、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D . 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13. (2分)如图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虚像B .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 .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 . 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14. (2分)小华将凸透镜紧靠书上的一幅鹦鹉图片(如图甲),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四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 B . C . D . 15. (2分)物体AB通过凸透镜

7、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 )A . 照相机B . 放大镜C . 幻灯机D . 潜望镜二、 填空题 (共9题;共9分)16. (1分)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伸出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则钢尺发出声音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7. (1分)教室内投影仪的幕布是_色的,这是因为该色可以反射_颜色的光;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是利用_让教室内不同位置的学生都可以看见幕布上的影像和文字.晚上要将幕布上的图片用照相机拍下,_(该/不该)开闪光灯拍摄. 18. (1分)丽丽在阳光下吹泡泡,空中飞舞的泡泡上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现象小丽站在平静

8、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的景像,这是鱼通过水的_所成的虚像与云经过光的_所成的虚像同时出现形成的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_ 19. (1分)如下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是折射光线,MM上方是_(选填“空气”或“玻璃”)。 20. (1分)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在这些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对光线有_作用属于凹透镜的是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对光线有_作用 21. (1分)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等

9、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22. (1分)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填“深”或“浅”) 23. (1分)烨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_cm。 24. (1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读

10、数为_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_。三、 实验题 (共7题;共21分)25. (1分)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给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的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先是_后是_ 26. (3分)在“探究液体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用完全相同的电热棒、烧杯和温度计,分别对甲(200g水)、乙(100g水)、丙(100g煤油)进行测量,所得数据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如图,请根据图象分析: (1)同

11、种液体的沸点与质量的大小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实验中,电热棒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了_; (3)小明发现:三杯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过程,温度升高的快慢不同,乙比甲升温的快是因为_;丙比乙升温的快是因为_。 27. (5分)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3)实验中若移开蜡

12、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虚像”或“实像”) (4)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_。 28. (2分)小东在探究光学实验时,分别做了如下实验:(1)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规律(l)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所示;(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所示实验次数1234入

13、射角i0304560水中折射角r0172430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_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勇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像(选填“虚”或“实”)。29. (2分)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 (1)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色带的现象叫做光的_;三棱镜对太阳光中的紫色光的偏折能力_(填“强”或“弱”). (2)若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3)在图乙中,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玻璃透镜的主光轴射入,A、B两点分别是红光、紫光相交于主光轴上的点,那么_点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 3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