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8242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4月中考模拟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妖娆(ro) 雾霭(i) 脱颖(yng)而出 同捐前嫌(qin)B . 骤(zhu)然 寒碜(cn) 难辞其咎(ji) 毋庸赘(zhu)言C . 瞥(pi)见 悖(bi)谬 重蹈覆辙(zh) 令人惊骇(gi)D . 赎(sh)罪 计较(jio) 灯火阑珊(shn) 有模(m)有样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酝酿 窠巢 撩亮 朗润B . 慈善 淅沥 静谧 翻来复去C . 侍弄 捶打 绿茵

2、茵 喜出往外D . 烂漫 诀别 瘫痪 憔悴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贷敲诈案中涉嫌犯罪的王琳等人,被法院判处10年徒刑,这几人已于昨日伏法。B . 困难时期,如果没有他对我的鼎力相助 , 就没有我今天这样的成就。C . 阳春三月的油菜花田,一层层,一坡坡,黄灿灿,金银银,花团锦簇,美境如仙,引得游人趋之若鹜。D . 七月的红原大草原草长莺飞 , 到处是花的世界、草的海洋,风情独特,气象万千。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孔乙己这篇小说,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B . 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

3、建教育的战斗檄文和强烈呐喊。C . 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串长长的足迹。D . 读完孔乙己,一位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与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眼前。5.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建筑是凝固的诗: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 . B . C . D .

4、6.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B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C . 满江红是题目,作者秋瑾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D . “为篱下

5、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7. (9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三 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6、)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略无阙处_ 沿溯阻绝_虽乘奔御风_ 属引凄异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文中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 (4)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喜欢哪个季节的三峡,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 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

7、曰:一受其戒,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 , 发书笥 , 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注释)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当涂:地名。书笥:书箱。迨、过:苏找的儿子苏迨与苏过。(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扣之铿然(_)轼宝而用之(_)其匣虽不工(_)不可易也(_)(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于所居纱毂行宅隙地中/万钟于我何加焉B . 与群儿凿地为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 . 且为铭

8、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 . 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4)选文围绕天石砚写了哪些事情?请写出其中的两件。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_。(行路难(其一)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形象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并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_,_。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_,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

9、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

10、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东西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

11、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

12、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

13、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2)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3)第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 (4)“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11. (15分)阅读

14、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不拒“每一件小事”袁媛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并指出,“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砥砺奋斗,就是既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概,也要有不拒“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项职责”的务实。奋斗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奋斗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奋斗既脱不开“诗与远方”的憧憬,更离不了“琐碎小事”的践行。袁隆平花了十几年工夫坚持选种、下地、观察,看似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具体的“小事”,让他积累了知识与灵感,获得了杂交水稻事业的巨大成功。正所谓“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能更远”。积小事成大事,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俯拾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道理很简单,但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拒“细末”,善抓“小事”,实现宏伟目标,则并非易事。青年人充满热情、富有理想、血气方刚、活力十足,当然应该勇于“立大志”“做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