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

上传人:游客 文档编号:123660552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 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一)观点要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什么叫“正确”?就是要符合领导讲话稿范文技巧xx年最新工作范文关于xx的文章正文开始>>(一)观点要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什么叫“正确”?就是要符合“两情”。 一是要符合“上情”,即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理,符合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部署、指令。 二是要符合“下情”,即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强调这一点并非多余,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确有一些地方领导同志常常讲出一些与上相违背、与下相脱离的观点。 比如,在1992年初小平南巡谈话精神下

2、达以后,有的地方领导同志还在强调区分姓“社”姓“资”问题。 1984年中央部署开展治理整顿,目的是控制经济工作中投资过热、投资规模过大的不健康趋势。 但是有的地方经济长期落后,没多少投入,没搞什么项目,也非要“大整顿”、“急刹车”。 某地领导同志为了表示贯彻中央精神的“坚决”,在讲话稿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有枣没枣打三杆子”。 这句俗语是说不管有事没事都要整一下,这在反“右”、“文化大革命”中都曾风行一时,它本来就不科学,与实事求是相违背。 但这位领导同志把“两杆子”改为“三杆子”,更厉害了,也更错误了。 他让本来没有搞什么项目的地方也照样“大力削减”,结果只能使这个地方的经济基础更加落后。 这就

3、是与下情脱离。 可见观点的正确与否,是个很重要而又很现实的问题。 (二)观点要鲜明毛泽东说过“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 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有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 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这个论述完全适合讲话稿的起草。 讲话中所阐述的观点,必须鲜明、尖锐,有感召力、战斗力,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让人听了不痛不痒,甚至不得要领。 (三)观点要配套就是说,在一篇讲话稿中先后阐述的多个观点要相互照应、相互配套,形成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发挥“整体效应”,而不应该互不相应,

4、甚至互相冲突。 如某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的讲话,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分别是努力提高对加强科技工作领导的认识;全面履行对科技工作实施领导的职责;认真改进对科技工作实施领导的方法。 三个观点呈递进关系。 其中关于“职责”部分又分为三个“小观点”抓政策;抓改革;抓协调。 三者呈相互配合的关系。 又如某领导同志关于抓“机遇”的一段讲话,其中分设三个观点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清机遇;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要以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 三个观点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深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五、领导讲话稿的材料运用这里讲的“材料”,是指起草者为着既定的起草目的,从各方面搜集、摄取并写入讲

5、话稿之中的事例、知识或论据,是构成“材料”(文章、讲话稿)的材料。 讲话稿中常用的材料,大体上有三类(一)依据类材料。 就是发表这一讲话、阐述这一观点的依据。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理、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央和上级的部署、指示。 本地发生的重要情况和进行的重要工作。 (二)佐证类材料。 就是为讲话中的观点佐证的事实、事例。 其中包括与讲话观点相联系的典型单位的成绩和经验。 能够说明观点的实际发生的问题。 能够佐证观点的数字。 (三)辅助类材料。 就是能够帮助加强讲话的说服力、增强吸引力,可调节讲话口气、活跃会场气氛、提高讲话效果的材 如七大闭幕词讲“愚公移山”;号召

6、“将革命进行到底”讲“农夫与蛇”,等等。 近年来,江*在一些公开、重大、正式场合中的讲话,就很注意用典引故,使讲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时代感。 他在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一句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接着说“在今天这个美好的夜晚,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也同我们一样,为香港回归这一民族盛事感到欢欣鼓舞。 由此转入有关澳门、台湾的话题,抒发实现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殷切愿望,体现出了浓浓的骨肉亲情。 而1997年他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他的到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讲话时说“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切美好的东西只有经过努力才能获得。 这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我

7、们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在这里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意味深长,恰到好处,极大地增加了讲话的魅力。 2.比喻。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讲抗战胜利果实应该属于谁时,以种桃树、浇桃树、摘桃子作比喻,说明胜利果实是属于抗战军民的,既形象生动,又深刻。 如某领导同志在“企业评政府”的讲话中引用了梁史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这句古语,简洁、深刻地说明了“企业评政府”、“下评上”的意义,与会者听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群众语言。 在领导讲话中适当用一点群众语言,有时也会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如某领导同志在讲发展农村经济时提出通过横向联合“发横财”、通过

8、出口创汇“赚洋钱”,巩固发展乡镇企业“半壁江山”,推广“骑着黄牛奔小康”的经验等等,其中采用了不少群众语言,讲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材料问题需要强调的两点是第一,材料要积极用,但要服从、服务于讲话的主题和观点,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用理论、语录和中央指示要少而精,不要代替自己的阐述;用各种事例要选用最能说明观点的最典型的事例,要用得贴切,不要以此冲淡了观点;用典故、比喻、古语及群众语言,要用得自然,恰如其分,不要勉强、生硬。 第二,用材料,就要大量地占有材料。 古人讲写文章要“厚积薄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 只有大量占有材料,使用材料时才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才能用上最好的材料。 所以,

9、担负起草任务的文秘人员,必须十分注重对材料的搜集、摄取和积累。 要多读书、多看文件资料、多搞调查研究、多接触群众,不断丰富自己的“材料库”,逐步做到库存丰厚,常备不乏。 六、领导讲话稿的语言运用有人讲,领导讲话的语言既区别于正式书面文件,又区别于一般的口头随意交谈,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语言。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研究“领导讲话”这样一种特殊语言,首先要把握它的基本特点,然后,还要探讨怎样出“新”,怎样求“美”。 (一)领导讲话语言的基本特点所谓基本特点,就是起码的要求,一般的要求,是“合格”的要求,而不是“优秀”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概括为“两通”、“一短”。 “两通”一

10、是通俗。 讲话往往是靠人的听觉接受的,所以,要听讲人听清楚、听明白,语言就要通俗易懂。 不要用那些生僻怪异、晦涩难懂的词语和术语。 引用古语典故要注意听讲对象和语言环境,要使人能够理解。 二是通顺。 要做到文从字顺,语言通达,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 不要用那些字面上虽能讲得通,但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的语言。 “一短”就是句子要短。 这也是从人的听觉习惯考虑的。 不是说一律要用短句,但长句一定要少用,尤其不要用那种一口气读不完的长句。 句子长了,作为书面材料阅读还可以,听起来容易连不上、听不清,产生误解,还容易使听讲人生厌。 毛泽东同志的讲话,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两通”、“一短”的特点,他的讲

11、话语言可以说是“领导讲话体”的典范。 如1942年关于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30页)的讲话中的一段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 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 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 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 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 这段话非常通俗、通顺,最长的句子也才有11个字。 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很有气势。 写讲话稿要能体现出它的基本语言特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写着读”、“读着写”,即边读边写,体验写出的句子是否好读,如果不好读、不上口,即使

12、从文理上能讲得通也要修改。 要做到“通俗易懂”,首先要做到“通俗易读”。 关于领导讲话稿语言的基本功特点,还有两种提法需要研究。 一种是说领导讲话的语言应当“口语化”。 什么是“化”?毛泽东讲过“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 所以,不能轻易讲“化”。 领导者语言要通俗易懂,要多用口语,但通俗中要有庄重、高雅,不能全部用口语,一些口语在写入讲话稿时也要加以改造。 领导讲话稿既要有口语的自由、灵活、简短,又要有书面语的规范、缜密、严谨。 一种是说领导讲话稿中不要用“半文半白”的话。 中国的文言文是前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并已为后人接受的优秀词语。 有些词语可以“拿来”原封

13、应用,有些则可以“改造”应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半文半白”。 在讲话稿中适当用一些文言可以增添文采,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所以,问题不在于“半文半白”,而在于用得是否恰当,别人能否听得懂。 总之,作为对领导讲话语言的基本特点表述的补充,要提这样两句话通俗易懂,但不“口语化”;有文采,但不“文章化”。 (二)领导讲话语言的新意这一段讲“新”和下一段讲“美”,就是要对领导讲话语言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在解决“合格”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解决“优秀”的问题。 领导讲话的新意,包括主题的新意、观点的新意、结构的新意,但落脚点是语言的新意。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主题、观点的物质承担者

14、。 讲话内容的新意要通过语言的这一形式来传递、感受、领悟。 怎样“出新”?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1.转换论述方式。 这是在写领导讲话稿中经常应用的。 因为领导讲话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承上启下,往往上级开了什么会,上级领导讲了什么话,下级也要开个类似的会,下级领导也要讲类似的话,这样就必须避免“下抄上”、“如法炮制”的问题。 这样就需要转换一下论述方式,如换正面论述为反面论述或对比论述,换集中论述为分散论述,或换分散论述为集中论述等。 比如,关于打击走私的意义,中央好几位领导同志都讲了,再一般地讲很难摆脱“照抄”,很难讲出新意。 但某领导同志是这样讲的打击走私,不是一项一般性的工作,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部署;不是单纯的经济斗争,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紧可慢的事情,而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件刻不容缓、必须立即抓、大力抓的大事、急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