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22268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4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请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适宜答案,每小题2分,共18小题,计36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衰老后,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质不再流动B有的

2、动物细胞内的ATP可能全部来自细胞质基质C真核细胞内的生物膜能把细胞分成许多小区室,使多种反应互不干扰D神经元细胞的突触小体释放出的化学递质直接进入人体的内环境2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端粒),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D控制端粒酶成的基因不表达3xx年8月的“恒天然奶粉原料检出肉毒杆菌”事件被证实是虚惊一场该事件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负面影响是因为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

3、食品及密封腌制食物中生存能力极强,其繁殖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蛋白质类的肉毒毒素,该毒素能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致残率、病死率极高。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肉毒杆菌是异养生物,有氧环境中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B肉毒毒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C与呼吸道相比,消化道更容易被肉毒杆菌感染而致病D肉毒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其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4. 下列概念包含关系图表示不正确的是5下列生理过程中,全部不需消耗ATP的组合是 肾小管重吸收Na+ 干种子吸水 C3的还原 血液与组织液间气体交换 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氨基酸脱水缩合 CO2固定 质壁分离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ABCD6下

4、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椐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7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A太空椒和抗虫棉B无子番茄和“番茄一马铃薯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8右图甲中4号为A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A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A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电泳法分离,结果如右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

5、的是 A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A病基因B乙图中的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4号C3与某A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A病孩子的概率为1/6D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9右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 A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基因重组发生在过程中B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丛芽,过程通常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C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D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胚胎),过程的核心技术是胚胎移植 10右下图表示某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

6、列叙述正确的是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C若左链中的G发生突变,不一定引起该生物性状的改变D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AC)/(TG)K在每条链都成立11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种群共用一个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密度的变化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影响作用D它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12下列有关动物体液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B血浆渗透压升高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C激素和酶相似,都是微量

7、高效的物质,都能一次产生多次利用D当血糖含量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合成,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3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是AUG和GUG,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A甲硫氨酸和缬氨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B起始密码子是核糖体进行翻译的起点C转录生成的mRNA可能进行加工修饰D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14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B在富营养化的水

8、体中,鱼鳞藻的适应性最弱C中营养化水体最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D用脆杆藻能控制富营养水体中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15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分布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糖蛋白B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C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性腺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1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B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

9、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C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7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18珊瑚礁当所处环境恶化时,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失去其

10、鲜艳的色彩,那里生物多样性也锐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什么原理 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最适宜的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少且正确得1.5分,计18分)19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3年11月7日上午,一位母亲在中山市博爱医院通过剖腹产成功诞下了一对龙凤胎。据悉,这是我市首例通过冻卵技术成功受孕并分娩的试管婴儿助孕案例。以下关于试管婴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婴儿涉及的生物学技术有: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B移植到该母亲体内的应多于一个胚胎C试管婴儿的受精过程在试管中完成,属于无性生殖的过程D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

11、儿的生物学意义相同20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B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21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A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进行无氧呼吸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产物有ATP、CO2和H2OC乙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的光合速率不同D小球藻产生O2和酵母菌产生CO2均在生物膜上进行2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过程中,

1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2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的反馈调节 B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D测定内环境成分可评估癌症的发病风险 24根据右下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

13、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a第卷(非选择题,共46分)三、非选择题25(8分)下图的甲、乙分别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丙(1)若图甲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有_(填标号),蓝藻与该图所示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_。(2)图乙细胞是由_细胞增殖、分化而成。该细胞产生的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_(填标号)。(3)若图乙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_。(4)图丙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14、_(填字母),具有染色单体的有_ (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为_。26(9分)xx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固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家蚕是二倍体生物(2N=56),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请回答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1)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配子有活性)。_(填“能”或“不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请说明理由 。(2)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