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四组教案正式.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3754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第四组教案正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年级第四组教案正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年级第四组教案正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年级第四组教案正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年级第四组教案正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第四组教案正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第四组教案正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清区实验小学备课用纸课时分析( 五 )年级 ( 语文 )学科 姓名(王吉玲 )2012年10月课型: 精 讲 课课时内容: 15、落花生 16*珍珠鸟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花生不

2、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课时重难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课时准备:(包括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16、珍珠鸟 种花生 大鸟信赖探脑袋 收花生 不求虚名 珍珠鸟人屋里飞 品花生 默默奉献 议花生 小鸟 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长清区实验小学备课用纸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落花生一、导入新课:1、谜语引入:师:同学们,老师

3、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生猜)对,是落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2、补充资料关于本文作者许地山,文后有一个介绍。二、整体感知:1.接读课文,结合预习收获,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小标题。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3.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课文重点写了“议花生”这一部分,也就是课文的3至15自然段。三、重点研读 “议花生”的段落1.质疑讨论“议花生”的段落。(1)教师渲染:那是一个天色不大好的晚上,公务繁忙的父亲也来参加

4、我们的收获节了。在品尝花生的同时,父亲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围绕着这个问题,一家人是怎样议论的? 预设学生的质疑情况:预设问题1:父亲为什么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最可贵的是什么?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学生读课文。相机指导:在这一段话里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花生的可贵?(板书:埋、矮矮地、挖)预设问题2:父亲说花生的可贵之处时,为什么还要谈苹果、石榴呢?教师小结:父亲说花生可贵是在于它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可贵,这正是父亲为什么说它最可贵的原因。(5)朗读指导,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指1名学生试着有感情朗读,读出花生的可贵。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父亲

5、此时会怎样对它的孩子说这番话呢?教师范读。组合朗读(课件出示父亲的话,配乐渲染情境。)在收获节上,父亲向他的孩子们说了这样一番话,(生1读),父亲意味深长地说(生2读)。(6)通过读中感悟,读中思考,学生交流:父亲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板书: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2.思考、理解课文的13自然段。(1)启发思考:父亲的这段话同学们理解了,那作者当时理解了吗?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依据。(3)学生互相交流、补充:重点讨论之1:什么是有用的人?重点讨论之2: “只讲体面的人”是什么样的人?3.讨论、理解最后一段话。(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2)学生思考、揣摩“印”字和“记”字的区别,并

6、进行初步交流。(3)课件出示许地山的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印”字的含义。五、拓展延伸,升华中心,深化认识。1.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列举身边具有落花生品质的人,他们都是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用掌声为他们精彩的人生喝彩!我也希望大家做具有落花生品质的人!) 2.启发思考:对照题目和内容,想一想落花生一课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吗?如果不是,那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呢?3.教师总结:是啊,这篇课文的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同学们看,这些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事物,你从身边的这些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可以用上借物喻人的写法,试着选择一件事物来写一写。(教师板

7、书借物喻人,课件出示红烛、小草、春蚕、青松等图片)学习珍珠鸟教学过程: (一)引入: 齐读课题。先播放珍珠鸟的视频画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笔触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还记得是什么吗?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是说的是谁信赖谁呀?(二)学习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1至5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2、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教师设想: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可能会有多种,如:按照文章顺序谈,也可能先谈自己感受最深

8、的内容,也可能将两处联系起来谈,这都是允许的,教师要顺学而导,以学定教。(1)“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多强呀!(2)“屋里飞”: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呀?(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看来,它不仅活动的地点变了,活动的(方式)也变了。如果我就是作者,谁能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好吗?师生进行对话。 师:你这只小家伙为什么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呢?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呀?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尊敬的

9、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呀?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都不飞出去呢?(3)“喝茶水”:它的这一系列举动,确实有了很大变化。看来大家越来越了解它了,能结合课文内容补充一下吗?你们填写的这些词,不禁让我想到都和文中哪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怕人的鸟)珍珠鸟的性格也变化了?能将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吗?作家不是最珍惜自己的创作时间吗?不是最怕自己的创作思路被打断吗?(出示资料:冯骥才先生的话:“我的生活秩序是很严的。无论有多么忙,我还是要保证每天有写作的时间。”)小鸟在作家创作时睡在他肩头的画面却被作者称作美好的境界,对比冯骥才先生的这句话,不矛盾吗?你有什么感受吗?

10、我们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搅了小鸟的甜梦,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指名读。提示学生应轻声慢读。(三)回读第16自然段: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化了,我们感受到小珍珠鸟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发生变化了,它越来越亲近“我”,越来越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因为是“我”精细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

11、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呵护;自己对小鸟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五)扩展升华课文内容: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信赖)2、是呀,有了信赖使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为是“爱”!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

12、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3、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学生写后汇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六)布置作业: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对花生生长的特点和用处的了解吧。(自由交流,展示真实的学习起点)请大家读一读68页的“资料袋”,准备说说从“资料袋”里,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又有什么想问的吗?(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资料)(三名学生分别读课文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15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默读课文315自然段,把家人议论花生好处的语句画下来。(3)学生画、读句子。(4)自由朗读,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结合“埋、矮矮地、挖 ”等词语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学生交流,明确:这是在拿苹果、桃子、石榴的生长特点和花生的生长特点进行对比。在交流中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对比呢?有什么深刻的用意吗? 学生互相补充、交流,进一步明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但它却能够默默地给人们做贡献,给人们带来好处。这更可贵,更让人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