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2091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测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B .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C .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 ,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物的供养。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

2、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B . 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人类社会前进。C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够得以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D . 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使市民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3.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一阵清风袭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次惊心动魄的体

3、味。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B .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故土的思念之情。C .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D .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5.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 A

4、. 窠巢(k) 门槛(kn) 潜滋暗长(qin)B . 拮据(j) 头衔(xin) 不折不挠(no)C . 贮蓄(zh) 卑鄙(b) 豁然开朗(hu)D . 勋章(xn) 和蔼(i) 坦荡如砥(d)6.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喧闹 渊博 不屑置辨B . 镂空 萧索 触目伤怀C . 诧异 狼籍 大庭广众D . 字帖 堆叠 厌厌欲睡7.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导游小李说:“各位游客,我马上就要讲解本次参观活动的注意事项了,请大家洗耳恭听。”B . 张老师找小刚到办公室谈话,小刚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C . 交通协警员

5、小吴看见一位女士正在闯红灯,就一把拽住她说:“你是不是活腻了?”D . 朋友的父亲八十大寿,小王对朋友说:“祝令尊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8.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 A .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B . 范进参加了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中的人称为“举人”。C . 雨果,法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但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D .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是他写的一篇回忆父亲的小说。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6分)文学类文本阅

6、读 寻找一棵树赵明宇我天天在元城的大街小巷奔走,眼睛不停地搜寻。遇到几个熟人,问我找什么呢,我低着头,没好气地说,我在寻找一棵树。今年春天,我盘算着回乡下老家看看。我想念哥哥,更想念哥哥院里的大槐树。哥哥今年60多岁,厮守着大槐树。大槐树像我的腰一样粗,据说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有100多岁了。元城一带有个风俗,孩子生下来,要把孩子的胎衣埋到一棵树下,孩子就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我爷爷、我爹、我和哥哥的胎衣全埋在了大槐树下面呢,你说,我跟大槐树能没感情?乘班车风尘仆仆赶回老家,推开那两扇熟悉的大门,我愣住了。大槐树呢?仔细瞅瞅,房子没变,猪圈没变,院里的那口红薯窖没变。哥哥迎出来,一头

7、白发、一脸沧桑也没变。我确认没有走错门,手里提着的小包裹滑落地上,给哥哥买的营养品像花朵一样绽开。哥哥弯腰捡起花花绿绿的营养品,拉着满脸惊讶的我向屋里走,给我端水喝。我一把甩开他,第一句话就是:哥,咱家的大槐树呢?哥看看我,又把头低下,嗫嚅着吐出两个字:卖了。我一听直跺脚。哥啊,你真是老糊涂了,缺钱花找我要啊,怎么能卖掉大槐树呢!咱爹死的时候没钱发殡都没舍得卖啊!哥说,不就是一棵树嘛,值得发那么大脾气?你不在农村,不知道村里的情况。不是我缺钱花,而是村长出面,不卖也得卖啊。我理解哥哥的难处,可是我不甘心我的大槐树被卖掉,就来找村长。村长正在跟别人喝酒,看见我,给我倒了一杯说,二叔,您老回家看看

8、?我说你们把我家的大槐树卖到哪里去了?我想赎回来。村长嘬嘬牙花子说,这事儿不好办,你赎不回来了。 我说我加倍出钱,哪怕是他们把我的树做成了家具,我也要赎回来。 村长摇晃着脑袋,吐一口酒气说,实话告诉你吧,那棵大槐树真是有福气,不仅活得好好的,比以前还风光呢,跟你一样进城去了。 我的大槐树进城了?我转身就走,把村长的招呼抛在身后。我没顾上吃哥哥为我做好的饭就回城了。 我的大槐树,你在哪里?我的脚步踏遍了元城的每一个角落,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一株花草。三天后的傍晚,我落魄地走在新建成的元城宾馆门前,望着金碧辉煌的门面,不由得眼前一亮:我看到了我的大槐树。尽管它被伐掉了半个树头,我还是能认出来。一

9、搂粗的树身上有我童年摩挲的手印,有我用牙齿啃掉的树皮,变作了圆圆的疤痕。还有我骑过的枝干,光光的,滑滑的。 我抱着大槐树哭了 , 引来好多人围观。一个穿着不俗的贵妇用睥睨的目光扫了我一眼说,真是什么人都有!这是哪来的疯子。 围观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我自己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睡着了。 半夜里醒来,大槐树身上爬满了霓虹灯。我感觉脸上湿湿的,用手一摸,原来是大槐树的泪水滴在我脸上。 天亮时,两个保安把我架走了,还把我送到家里。保安跟我儿子说,实在不行就把你老爸送精神病医院去吧。 儿子的脸色铁青,劈头盖脸跟我说,刚才领导找我谈话了,你再去宾馆闹事儿,我被提拔的事儿就泡汤了。你说我打拼这些年容易吗?闹不好

10、工作也保不住。老爸啊,我求你了,给我们留点面子吧。儿子扑通一下跪在我的面前。后来,我经常坐在宾馆对面的马路牙子上,远远地望着抽出新芽的大槐树在风中摇晃着枝头。我知道那是大槐树跟我招手,我就泪流满面。不时有行人把我当做乞丐,把一张张纸币扔到我脚下。我不去拣,任凭纸币被风吹得七零八落,蝴蝶一样飞舞。(1)以“大槐树”为线索,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结合文章具体的语言环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第 段“我的目光摸遍了路边的每一株花草”一句中“摸”有何表达效果?(3)请各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下列人物的主要特点。 哥哥: 村长: 贵妇: 儿子:(4)文章结尾写我经常坐在宾馆对面远望老槐树流泪,行人把我当

11、做“乞丐”进行施舍。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意? 10.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三病张培锋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

12、、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

13、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

14、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选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段引出论题,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