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21484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一、案例背景现代电子产品方便、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对于中学生而言,手机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娱乐工具。但手机也在逐渐的“侵略”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像“手机依赖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中学生中有明显增长趋势。手机普及带来的另一个明显副作用是近视发病率大幅上升。据中华眼科网统计:全国近视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30% ,城市近视人口比率达33%。其中,中学生为50。统计数字显示全国近视眼发病人数中青少年达到1.8亿。手机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二、研究目的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基本方法,探究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根源,发展过程,以及解

2、决方法。三、研究内容1、手机依赖症简单自测2 、中学生使用手机成瘾原因及分类3、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4、如何帮助中学生摆脱过度使用手机习惯5、研究性学习报告总结一、 手机依赖症简单自测美国赫芬顿邮报载文,盘点出“手机依赖症的13个信号”,如果你有超过一半的症状,说明有潜在的手机依赖症。1.视力模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和干眼症。2.没有安全感。一旦手机没在身边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3.频繁发短信。无论学习还是闲暇时,总爱使用手机频繁收发电子邮件或短信,甚至给近在身边的人发。4.头痛。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起头痛、疲劳乏力,甚至会导致“老痴”(短时记忆丧失等)。5.方向感差。到任何

3、地方都离不开地图定位,不会记路。6.手机放枕边。研究发现,手机离身体太近容易导致入睡困难,影响睡眠质量。7.总听见手机振动声。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8.上厕所带着手机。无论是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24小时不离身。9.拇指病。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或发短信等,手指就会痉挛疼痛,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10.不喜欢眼神交流。总爱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减少,甚至与他人目光接触时产生异样感。11.与亲朋聚会减少。与亲朋3个月没聊天,只是通过社交网站了解对方一切情况。12.记不住电话号码。依赖手机的存储功能,当电话没电或

4、不在身边时,记不清熟人的电话号码。13.弯腰驼背。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坏习惯容易导致弓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二、中学生使用手机成瘾原因精神病学家诺拉沃尔科发现,从大脑机能的角度探讨,首先要提到我们大脑中一个叫做“享乐区”(hedonicregion)的区域。当此区域发生反应时,就会产生我们常说的快感。如果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大脑会对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上瘾。沃尔科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无论是我们使用手机,还是看见自己成绩单上得了“A”时,大脑都会释放一种名为“多巴胺 ”的化学物质。而这种大脑化学物就是让我们感觉“快感”和“兴奋”的原始物质。当兴奋一直持续时,身体就会习以为常。当兴奋中断,即停止使用手机

5、,身体就会不适应,通过一系列反应让你接着使用手机。从另一方面分析,不仅是手机,一切电子产品都有“即时反馈”的特点。 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儿科医师蒂莫西多兰说,触屏电子设备对青少年有很大吸引力,“他们用手指一碰就会触发反应,这会令他们感到惊喜”。看似幼稚的惊喜心理却会让大脑会更加倾向于这种反应方式,这同时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手机成瘾分为5 种类型:娱乐性手机成瘾症:此类成瘾者沉迷于手机娱乐,以玩各类手机游戏、以及观看视频节目为主的一种类型。 情感性手机成瘾症:此类成瘾者把全部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到时聊天、短信、以及电话聊天中,以谋求一种情感安慰。 时尚性手机成瘾症:此类成瘾者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关

6、注手机、购买手机等活动中,追求手机使用的时尚性。信息性手机成瘾症:此类成瘾者通过手机上网功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搜索和收集与自己工作、学习无关的信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强迫行为性手机成瘾症:此类成瘾者不可自控的随时关注手机,例如几分钟就检查一次手机是否正常或者有电话漏接、短信漏掉、手机是否遗失等。三、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1、辐射危害: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利.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 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 ,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

7、高出 50%.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 更容易受辐射影响. 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 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 ,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2、信息危害:手机短信与网络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 淫秽色情信息通过此蔓延到了青少年中间。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传播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 ,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 ,在工作中经常用手机发短信上网 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

8、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 4%左右 。 3、心理依赖:焦虑、抑郁、恐惧。患者必须每天将手机带在身边,隔几分钟就去看看手机是否有新信息或新电话。别人的手机响了也会急忙去看看自己的手机。如果无法使用手机,就表现出焦虑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害怕失去和外界的联系。 4、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 5、视力下降据中华眼科网统计:全国近视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30%,城市近视人口比率达33% 。其中,中学生为50。统计数字显示

9、全国近视眼发病人数中青少年达到1.8亿,过度使用手机是罪魁祸首。四、如何帮助中学生摆脱过度使用手机习惯1、将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对于青少年,可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2、我能经常感到满足所有的依赖症的根本原因都是“没有满足感”,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感到满足是一种怎样的状态,那么你就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因此你需要经常告诉自己,我对这样的状况感到满足,我知道当自己感到满足时是怎样的状态。3、转移注意力有意识地把手机放到一边,通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不用手机完成的事情,尽量不用手机,等我们慢慢戒除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它自然就会回归“工具”的角色。4、多

10、读书看报和运动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如果客观条件允 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5、把手机装在口袋里拿在手上会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手机的存在,一旦离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妨放在口袋里,调一个响亮些的铃声,这样既可以避免漏接电话,也可以减轻对手机的依赖。五、研究性学习报告总结在此次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撰稿过程中,我相较于第一次报告时在审题,取材,撰稿,定稿等步骤更加得心应手,对于资料与资料之间

11、的内在逻辑联系 更加清晰。通过此次报告,我个人也了解了有关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对于我自己在生活与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帮助。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学会分析与思考。它打破了以往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我希望以后这样的机会还能有,更加促进我们全面发展。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无法在课堂上学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与同学增进了友谊,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激发了潜能,增长了热情。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高涨的态度,迎接一个另一个挑战。参考文献 1)韩登亮、齐志斐 青少年手机成因现状分析 2)杜立操、熊少青 , 青少年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四川教育学报 第25 卷 第七期,2009 年7月 3)刘素娟、闽凤,当代青少年短信使用状况的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08,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