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一答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1078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试题一答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试题一答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试题一答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试题一答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试题一答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周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57 分)1、 夏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始于 夏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夏 。夏朝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 世袭王朝 。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 部落联盟形式 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 ,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 夏王朝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都是 分封建藩 时代,帝王与诸侯 分而治之 。(一) 、西周的分封制度2、分封制的定义:分封制也称 分封制度 或 封建制 ,即狭义的“封建” ,由君主或中央王朝给 宗族姻亲 、 功臣子弟

2、分封领地,属于 政治制度 范畴。古代宗法制 是分封制的基础,在 家庭范围 是为宗法制,在 国家范围 是为分封制。3、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分封制 和 宗法制 。4、分封制分封对象是 王族 、 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 。5、分封制的目的是 巩固西周的统治 。6、分封制的作用是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 扩大了统治区域 、 形成了诸侯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7、诸侯的义务是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8、诸侯的权力是在 封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 。9、西周时期主要封国有 齐、鲁、燕、卫、宋、晋 。10、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是由于 受封诸侯权力较大,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强国兼并弱

3、国 的形势,分封制瓦解。 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 势力日益强大,难以驾驭。 经济原因: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封建制 经济超越 奴隶制 经济,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文化原因:诸子百家争鸣为当时 治理天下 提供了多种方案,为 分封制瓦解 提供了方案。(二) 、西周的宗法制度11、宗法制的定义: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12、宗法制的内容是:同宗族内部最高权力地位的继承以 嫡长子 继承为原则,确立 大、小宗 的名分,形成“天子 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13、宗法制的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核心,大、小宗具有相对性,是家和国的统一 。14、宗法制的特点是:根据血缘的

4、亲疏,确立起一套 土地、财产 和 政治地位 的分配与继承制度。15、宗法制的作用是:保证了各级贵族在 政治上 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二、简答题(20 分)16、简述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6 分)答: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是:、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17、简述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6 分)、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社会习俗:后世的百家

5、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宗庙建立、民间的尊宗敬祖、认宗归祖、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思想观念:“忠” 、 “孝”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18、简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8 分)、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浅析题(23 分)史料 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 。 。 。

6、。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1、西周初年周天子与诸侯关系怎样?(10 分)答:史料 1 中“述职”可知诸侯对周天子有述职义务,根据“一不朝则贬其爵。 。 。 ”可知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强制性的,故此可得出结论: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有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史料 2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纣故。 吕氏春秋。当务2、太史据法而争的依据是什么?(10 分)答:史料 2 中“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特征,故太史据法争的依据是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