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2360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学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学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学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学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学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学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学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节: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3课时主备人: 日期:2013年10月 【导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特点,掌握岩石圈的概念 2、了解三大类岩石形成及特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3、了解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成因、特点及其地表形态4、了解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理解其对地表形态塑造的意义内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要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 阅读课本P26 图212,思考完成:(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的传播速度。(2)右图中,S表示 波,P表示 波。相比较, 波传播速度较快, 波传播速度较慢。(3)图中、表示

2、两个地震波的传播不连续面,其中表示 界面,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情况是: ;表示 界面,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情况是: 。(4)将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名称填在上图中。(要点2):岩石圈的结构 阅读课本P2627内容,思考、完成:(1)地壳的特征:地壳是一个 的圈层,其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 ,大洋地壳较 。 (2)软流层是指位于 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一般被认为是 的发源地。(3)岩石圈:主要是由各类岩石组成,包括了 和 以上的地幔部分。 内容二:岩石圈的组成与地壳物质循环(要点1):岩石圈的组成:(1)岩浆岩 形成原因是: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下,沿地壳薄弱地带 地壳上部或 地表,

3、 后形成。阅读课本P27 图214,分析比较花岗岩与玄武岩,思考填空:喷出岩: 岩 (有气孔和流纹构造,出现在火山口附近) 侵入岩: 岩 (有球状风化现象)(2)沉积岩 阅读P28图215,了解沉积岩形成示意图,思考、讨论、完成沉积岩形成过程简图:风化、侵蚀 搬运(风、流水等)岩石 碎屑物质 洼地堆积 固结成岩由此可见: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是由 (内、外力)作用所致。 常见的沉积岩有: 岩, 岩, 岩。 沉积岩有两个显著特征: 分层结构明显,常具有 构造;常含有 。(3)变质岩:阅读P28图216,了解变质岩的形成,思考、完成变质岩形成图: 岩 大理岩 , 岩 板岩 岩 片麻岩(要点2):岩石圈的

4、物质循环阅读P2829课文,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读图:循环过程)例:左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图中字母分别代表:A B C D E 思考并完成P29活动,将各数字代表的作用填在书上。写出各数字代表的作用名称: 内容二: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要点1):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阅读P2930课文内容,比较内、外力作用,填出下列表格: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地球 的热能 高低起伏,形成 和 外力作用 能、 能 、 、 、 、 等作用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使地

5、表趋于 (要点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阅读P30知识窗,讨论后完成 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分割成_ 大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的_ 之中。 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_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_ ,多火山、地震。如下图,板块的边界类型: 由上可见:板块的生长边界(张裂区)常形成_ 或海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常形成_ 、海沟、_ 等例:写出下列山脉或地震活跃带位于什么板块交界处?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日本群岛、台湾一带多火山、地震: 印尼多火山: ;新西兰地热资源丰富: 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内容三:内力作用的“足迹”阅读P31课文,了解:地质构造概念:

6、 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和变位。常见的地质构造:1、 褶皱: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弯曲变形。褶皱的基本形态可分为: 背斜:岩层一般 拱起,在地貌上常成为高大山脉,如: 山脉、 山脉等。 向斜:岩层一般 弯曲,在地貌上常成为山谷或盆地。读上面右图,思考:如何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判断方法: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 到 是背斜;(填“新”或“老”)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 到 是向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阅读P31课文,找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记忆: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图总结:从内、外力作用来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由 力作用所致。2、 断层:

7、概念:岩层发生破裂,并且岩断裂面两侧岩块由明显的 、 补充:上升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又称地垒),如:我国的泰山、庐山、华山等,都是断层山。下沉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又称地堑),如:我国的汾河平原、渭河谷地均是地堑。3、构造的应用; 阅读P32课文,了解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煤、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 构造中; 向斜盆地有利于储存 ; 断层处易于找到泉,但水库、大坝的建设则应尽量避开 隧道工程应选择在 构造处,原因是 内容三:外力作用的表现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 、 、 、 、 阅读P32课文,了解流水作用的表现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1、流水作用:观看右图,讨论:河

8、流的上、中、下游各段分别以什么作用为主?总结: 河流上游:冲刷、 作用为主,常形成“V”型沟谷 ,如:长江虎跳峡、三峡等。我国的 高原,在地貌上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也是流水侵蚀作用所致。 河流中游:搬运作用为主,河道变宽。 河流下游:以 作用为主,常形成冲积平原、 、河口 ,冲积岛(如长江口的崇明岛)等。阅读P33图2116,了解冲积扇的形成河流流出 ,坡度陡降,河道展宽,泥沙沉积,形成 ,(或洪积扇)在冲积扇的边缘,泥沙沉积物颗粒较 (粗或细),地下水丰富,土壤肥沃,常是主要的农耕区(如河南开封)。知识拓展:如何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9、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凹岸发生侵蚀;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面左图。一般情况下,北半球河流右侧是凹岸,左面是凸岸。如上面右图。2、风力作用:阅读P33课文,了解风力作用的表现和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完成下列内容:在 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 、风蚀 等风蚀地貌,风速减小后导致风沙堆积,形成 、 等风积地貌。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4、阅读P34知识窗,了解冰川、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如我国的准噶尔盆地中乌尔禾地区的“魔鬼城”)和风力沉积地貌(如塔里木盆地中的沙丘、沙垄和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堆积)。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如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