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华裔获奖者介绍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274902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贝尔物理学华裔获奖者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诺贝尔物理学华裔获奖者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诺贝尔物理学华裔获奖者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诺贝尔物理学华裔获奖者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诺贝尔物理学华裔获奖者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诺贝尔物理学华裔获奖者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贝尔物理学华裔获奖者介绍(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振宁(1922)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国籍中国。祖籍安徽,1942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4 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1945 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2004 年,杨振宁因杨翁忘年恋而成为新闻风云人物。李政道教授近照和青年时照片李政道(Tsun

2、g-DaoLee),美国物理学家。1926 年 11 月 25 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 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 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 年 6 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1960 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 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 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教,1984 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教授”。李政道教授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

3、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1986)和台湾“中央研”院士(1957)。从 70 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94 年 6 月 8 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 丁肇中,1936 年 1 月 27 日出生于美国,3 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 年到美国密西根大学,在物理系与数学系学习;1960 年获硕士学位;1962 年获博士学位,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1964 年起在美国哥

4、伦比亚大学工作。1976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65 年起,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在联邦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能量为7.5109eV)上进行了关于量子电动力学和矢量介子(,)的一系列出色的实验工作,其中包括光生矢量介子、矢量介子衰变的研究、矢量为主模型的实验检验、 介子光生相位的测量和 、介子干涉参数的精密测量等,推进了对矢量介子的认识(见介子)。还在实验上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1972 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3.31010eV 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5.5)109eV 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 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 3 倍(质量为

5、 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 J 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 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 粒子。后来(1975)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 J/ 粒子。J/ 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 5000 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 3 种味的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 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希同获得 1976 年诺贝尔物理奖。当时,新闻界有一个误会:以为 J 粒子就是“丁粒子”,是丁肇中以姓氏来命名的。其实,这纯

6、属巧合。丁肇中的本意是,想用这个粒子来纪念他们在探索电磁流性质方面,花了 10 年时间才获得的这项重要新发现。加之物理文献中习惯用 J 来表示电磁流,因此,丁肇中便以拉丁字母“J”来命名这个新粒子。丁肇中祖籍省 日照市涛雒,1936 年 1 月 27 日生于美国,3 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49 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6 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 年获硕士学位,1962 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 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

7、作。1965 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67 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 1976 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 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名誉

8、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1977 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 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1986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 李远哲(Yuan TsehLee),1936 年 11 月 29 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先后就读于新竹国民小学、新竹中学;1959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1961 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考获硕士学位。1962 年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在化学系读博士班。1965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跟布鲁士马亨教授做博士后研究,1967 年转到哈佛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

9、1968 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任化学系助理教授,1971 年任副教授,1973 年任教授。1974 年以后在柏克莱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 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 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 年被聘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 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硷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 1967 年同赫休巴赫(D.R.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

10、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 1986 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等荣誉名衔数十项。199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 朱棣文原籍江

11、苏省太仓县,1949 年在美国密苏州圣路易市出世。他的父母学问渊博,均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毕业生,使他从小就在学术气氛非常浓厚的环境下成长。1970 年他在罗彻斯特大学取得数学和物理两个学士学位,六年后他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然后留校继续从事研究工作。1983 年他加入美国著名的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担任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 年开始,他在史丹福大学任教物理和应用物理,成为该校首位华人教授,90 至 93 年他还担任了该校物理系第一位华人主任。朱棣文是第一个可以控制和移动一颗原子的人。这成就使他在 1987 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在激光光谱领域的布洛依达奖;19

12、93 年他更获得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1997 年 12 月 10 日是他一生最光辉的一天,他步进殿堂,领取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是第五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再一次为中国历史写上了辉煌的一页。他得奖是因为他研究出新的方法,用激光把原子冷冻至超低温。他一直醉心于原子物理和激光物理的研究,发展出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但可以用来制造先进的医学仪器,还可用来设计更精确的原子钟,以改善太空航行和定位的问题。朱棣文为人谦虚,得奖后他向记者表示自己并不聪明,但常有危机感:担心自己会思维枯竭。就是因为他抱有这样的心态,才会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让别人超越自己。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物

13、理学家,首先必须要有好奇心-不论对自然还是对普通事物都要有好奇心;而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努力和学习,屡败屡战,锲而不舍,直到研究出新的结果。98 年他来香港访问期间,表示希望无论在那一个地方,人们都重视科学的发展,鼓励新一代多去接触科学,使将来科学有更骄人的发展。199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闻公报说,斯托尔默教授和崔琦

14、教授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公报强调说,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

15、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比如阻力消失、出现几分之一电子电荷的奇特现象等。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四月,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

16、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钱永健 钱永健 1952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新泽西州利文斯顿长大。钱永健的家族可谓是“科学家之家”,家中有多位工程师,他的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钱永健小时候患有哮喘,只能经常待在家里。他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常常在家中地下室里做化学实验,一做就是几个小时。16 岁时,钱永健获得生平第一个重要奖项,也是美国给予高中学生完成科研项目的最高奖:西屋科学天才奖,当时他研究的是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钱永健后来拿了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20 岁获得化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从哈佛毕业,接着前往剑桥大学深造,1977 年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 8 年,成为大学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