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404803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0年下半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考前练习试题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王某是某公安机关的法医,在一起刑事案件的法庭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聘请王某担任该案鉴定人。本案的被告人提出王某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申请回避。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谁有权对王某是否回避作出决定?( )A、王某所在公安机关的负责人B、该人民法院院长

2、C、本案的合议庭D、本案合议庭的审判长2、记载公司组织规范及其行为准则的书面文件被称为( ) A、公司章程 B、招股说明书 C、公司内部细则 D、公司财务制度 3、在张某故意毁坏李某汽车案中,张某聘请赵律师为辩护人,李某聘请孙律师为诉讼代理人。关于该案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赵律师、孙律师均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方可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B、赵律师、孙律师均有权申请该案的审判人员和公诉人员回避C、赵律师可在审判中向张某发问,孙律师无权向张某发问D、赵律师应以张某的意见作为辩护意见,孙律师应以李某的意见为代理意见4、聋哑被告人张某开庭审理前要求其懂哑语的妹妹

3、担任他的辩护人和翻译。对于张某的要求,法院应当作出哪种决定?( )A、准予担任辩护人B、不准担任辩护人C、准予担任翻译人员D、既准予担任翻译人.员,也准予担任辩护人5、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2000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2000元带给丙。甲将钱占为己有。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按诈骗罪处理B、按敲诈勒索罪处理C、按侵占罪处理D、按抢劫罪处理6、李某多次发送淫秽短信、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公安机关经调查拟对李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关于此处罚决定,下列哪一做法是适当的?( )A、由公安派出所作出B、依当场

4、处罚程序作出C、应及时通知李某的家属D、紧急情况下可以口头方式作出7、乙购物后,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甲捡到小票,立即拦住乙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西拿走?( )”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适逢交警丙路过,乙请丙判断是非,丙让乙将商品还给甲,有口难辩的乙只好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如认为交警丙没有处分权限,则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B、如认为盗窃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C、如认为抢夺必须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D、甲虽未实施恐吓行为,但如乙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8、关于

5、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9、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

6、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10、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杀人包含了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实际上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B、强奸罪、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犯罪客体相同,强奸、强制猥亵行为致妇女重伤的,均成立结果加重犯C、甲将乙拘禁在宾馆20楼,声称只要乙还债就放人。乙无力还债,深夜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不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D、甲以胁迫手段抢劫乙时,发现仇人丙路过,于是立即杀害丙。甲在抢劫过程中杀害他人,因抢劫致人死亡

7、包括故意致人死亡,故甲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11、甲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经其辩护人申请,公安机关同意对甲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办理变更手续?( )A、报请原批准机关审批B、报请原批准机关备案C、自主决定并通知原批准机关D、要求原批准机关撤销逮捕决定12、关于停止执行死刑的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下级法院接到最高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执行前发现具有法定停止执行情形的,应当暂停执行并直接将请求停止执行报告及相关材料报最高法院B、最高法院审查下级法院报送的停止执行死刑报告后,应当作出下级法院停止或继续执行死刑的裁定C、下级法院停止执行后,可以自行调查核实,也可以与有关部门一同

8、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D、下级法院停止执行并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或自行调查后,应当迅速将调查结果直接报最高法院13、宋体我国刑法规定了_法定原则,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和承担的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 )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14、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以何种比例通过?( )A、2/3多数 B、过半数 C、3/

9、4多数 D、一致 15、甲对拆迁不满,在高速公路中间车道用树枝点燃一个焰高约20厘米的火堆,将其分成两堆后离开。火堆很快就被通行车辆轧灭。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成立放火罪B、甲的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如认为甲的行为不成立放火罪,那么其行为也不可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但不构成放火、决水、爆炸等犯罪的,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16、关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行政诉讼的生效判决撤销某行政机关所作的决定,即应给予该机关的负责人张某行政处分B、工商局干部李某主动交代自己的违法行为,即应减轻

10、处分C、某环保局科长王某因涉嫌违纪被立案调查,即应暂停其履行职务D、财政局干部田某因涉嫌违纪被立案调查,即不应允许其挂职锻炼17、村民陈某在本村建一住宅。镇政府认定其非法占用土地,违反土地管理法,作出拆除房屋、退还土地的决定,随后将房屋强制拆除。陈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镇政府的决定、确认拆除行为违法。关于镇政府的权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有权作出拆除决定,但无权强制执行B、有权作出拆除决定,也有权强制执行C、无权作出拆除决定,也无权强制执行D、无权作出拆除决定,但可以强制执行18、下列哪一种证据属于直接证据?( )A、韩某杀人案,证明被告人到过案发现场的证人证言B、马某盗窃案,

11、被害人陈某关于犯罪给自己造成物质损害的陈述C、高某放火案,表明大火系因电器短路引起的录像D、吴某投毒案,证明被告人指纹与现场提取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19、宋体关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与一些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存在的差异,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人民陪审员制度目的在于协助法院完成审判任务,陪审团制度目的在于制约法官B、人民陪审员与法官行使相同职权,陪审团与法官存在职权分工C、人民陪审员在成年公民中随机选任,陪审团从有选民资格的人员中聘任D、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陪审团适用于所有案件20、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B、抽

12、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21、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提起公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会计等5人被认定为该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在法院审理中,该公司被注销。关于法院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继续审理B、终止审理C、终止审理,建议检察机关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会计等另行起诉D、退回检察机关,建议检察机关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会计等另行起诉22、“证人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系下列哪一证据规则的要求?( )

13、A、传闻证据规则 B、意见证据规则 C、补强证据规则 D、最佳证据规则 23、甲女得知男友乙移情,怨恨中送其一双滚轴旱冰鞋,企盼其运动时摔伤。乙穿此鞋运动时,果真摔成重伤。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B、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甲具有伤害乙的故意,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24、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

14、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25、法院在审理一起抢夺案时,发现被告人朱某可能有自首情节,但起诉书和移送材料中没有相关证据材料。关于法院应当如何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运用庭外调查权调查核实B、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C、裁定驳回起诉D、根据已有证据定罪量刑26、乙(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 )A、信用卡诈骗罪B、诈骗罪C、盗窃罪(间接正犯)D、侵占罪27、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商议去丙家“盗窃”,由乙在室外望风,乙照办。甲进入丙家将丙杀害,出来后骗乙说未窃得财物。乙信以为真,悻然离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欺骗乙望风,构成间接正犯。间接正犯不影响对共同犯罪的认定,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B、乙企图帮助甲实施盗窃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司法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