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12月抽考试题_语文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2377119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12月抽考试题_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12月抽考试题_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12月抽考试题_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12月抽考试题_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12月抽考试题_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12月抽考试题_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12月抽考试题_语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信阳新高级中学2019高三12月抽考试题-语文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创作兴奋点能否形成和出现,是他们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而艺术家生活中的“精神落差”则常常是作家创作兴奋点形成的至为重要的原因。我们发现,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往往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这种“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创作主体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会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因此也就较容易形成创作主体的兴奋。特别是当创作主体从文明程度较高的环境降入到一个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时,这样的精神落差会

2、使创作主体可能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在同一环境中世代生息繁衍的人们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创作一般离不开风俗叙事,这不仅源于艺术家自己曾经的生活记忆或审美情趣,还与社会氛围、流派风格、个人境遇有种种联系。作家艺术家都应该主动拓宽自己的生活经历版图,开阔视野和胸襟,使自己的审美神经更加趋于灵敏,使自己更具文化敏感性。对某一地域风情中美的发现,须有对另一种地域风情的了解为参照,也就是说,在此地域生活过的创作主体到另一地域更容易触发其创作灵感;或日在新的地域中生活着的艺术主体更容易唤起对原来生活之地的最新发现和认识。 人的一生中有花开花落,有升降沉浮,有盛衰荣辱,在文学史上因人生际遇

3、的变化而可能造成诗人心态的强烈“反差”,常常使得他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如屈原、苏轼、曹雪芹等。几乎共同的身世命运,几乎共同的身心磨难,造就了他们那“吞天吐地”的博大情怀。在强烈的身世命运的反差中,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遇去反思历史、反思社会、反思现实、反思自己,这也使他们获得了思想和创作的材料,从而使他们在艺术才情的释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地域的反差与命运的反差,势必引起创作主体一种更深层的反差,那就是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反差。 一般说来,“文化反差”不仅具有民族范围内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性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自身文化素养不同,甚

4、或民族意识不同,都会造成民族间文化上的差异。这种“跨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新一代文艺家来说,无疑需要拓宽新的文化层面,既能自如地掌握和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既是优秀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也是成就文艺大师必不可少的环节。 (选自学者笔谈2018年第3期,有删改)1以下对“精神落差”的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是艺术家创作兴奋点的形成和出现以及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因素。 B“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

5、文化或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精神反差。 C“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在经历不同环境后内心发生的情感激荡和碰撞出的艺术与思想的火花。 D“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获得的对生活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和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作家、艺术家要想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就应该主动参与生活,增加生活阅历,努力开阔视野。 B艺术创作主体的文化敏感性和审美的灵敏性往往来自对不同的文化、生活和地域风情的发现与了解。 C身世命运的反差会激发艺术家的创造才情,这是因为他们从自身的坎坷命运中获得思想和创作材料。 D只要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同时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

6、优秀文化成果,就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3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创作主体一旦产生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当地人对自身更深刻的认识。 B作家沈从文远离湘西来到北京,地域环境的反差使得他对湘西风土人情更有了诗意的把握,这也是边城创作成功的原因之一。 C人生际遇的变化会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促使他们更好地反思,同时也使得他们的艺术才情得到释放,可见“穷愁之词易工”。 D“跨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显得重要,是因为它可以使作家全面客观地评估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出作家较强的文化敏感性。

7、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常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

8、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

9、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注:擿(t):揭发。厕:侧,旁边。(选自三国志吴书十) 4. 对以下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A婴丁凶难 婴:触犯 B诸山越不宾 宾:服从C渐容人事 容:纵容 D解易其衣 易:更换5. 以下各组句子中,总体上最能表现出黄盖“文治

10、武功”的是(3 分) ( ) 学书疏,讲兵事 南破山贼,北走董卓 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 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 建策火攻 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A B C D6.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A黄盖年幼之时便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困苦,早年就失去了祖父,身处贫贱,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胸怀大志。B黄盖年轻之际就知晓用兵打仗之事,在日后为东吴孙氏政权效力之时常常披甲上阵, 深入惨烈的战场,可谓勇猛之将。C在山越之地常有叛乱之时,黄盖主动请缨治理山越之地,并最终以严格的治理之举实现了该地的稳定。D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中箭落水,后被吴军韩当

11、救起,才得以生还。后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武锋中郎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5 分) 译文: (2) 诸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5 分) 译文: 【备选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黄贞文传(清)杨凤苞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少即以圣贤自期。尝作日历,昼所为,夜必书之。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崇祯十六年,试礼部,有要人谕意,欲荐为榜首,峻却之。成进士,不谒选而归。南都初建,求仕者争趋之,淳耀独不赴。或问故,应曰:“某公素善余,今方与当国者比,往必为彼牢笼矣。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卒

12、不往。迨嘉定被围,偕弟渊耀暨侯峒曾龚用圆张锡眉诸人固守。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将死,僧止之曰:“公未仕,可勿死也。”淳耀曰:“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今借上人一片干净土,死得所矣。”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遂衣冠北向再拜,自经死。渊耀字伟恭,年十五,补诸生。幼颖异,甫就傅,即向学。既乃受业于兄,悉得其绪论,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其所未及。性狷介,不妄交游。淳耀登第后,与之书曰:“传胪时,人见鼎甲先上殿,皆啧啧称羡,以为登仙,吾此时叹息无限。天地间自有为数千年一人数百年一人者,今

13、人必不肯为数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为三年之一人,可笑也!”渊耀得书,益以品节自厉。就义时,见兄头帻坠地,复下拾而冠之,乃就缢于右。淳耀所著诗古文制举业,原本六经,旁通三史,规范先正,皆传于世。卒年四十一。门人私谥贞文。渊耀卒年二十二。有谷帘学吟。兄弟死时,口血喷壁间,入砖寸许,其迹历久不灭云。 (选自续古文观止)【注】南都:南明福王政权的首都南京。传胪:殿试后宣旨唱名。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先正:先贤。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苟取一钱苟:或许B某公素善余善:交好C往往启其所未及启:陈述D益以品节自厉厉:磨砺5以下各组语句,全都说明黄贞文“忠诚磊落”的一组是(

14、)昼所为,夜必书之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成进士,不谒选而归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其所未及A B C D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黄淳耀到礼部参加考试,有显要人物想推荐他做官,被他严词拒绝。因为他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B在民族危亡关头,黄淳耀挺身而出,率志士抵抗入侵,城破后自缢而死,表现出凛然难犯的民族气节。C黄淳耀的品节对他的弟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黄淳耀就义后,弟弟渊耀戴着哥哥掉下的头巾从容就义。D黄淳耀写作的诗文置办的产业都已传在世上,文章最后对兄弟死时的细节描写更是富有传奇色彩。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