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传导分析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31104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传导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传导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传导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传导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传导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传导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传导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分析摘要:本文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为研究对象,通过事先理论分析、事中建模以及事后数据深层分析这三个层面,定量、定性解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的传导作用。结合详实的中国国情案例,即中国自身的经济环境特点,宏观形势以及国内企业的微观行为来阐述汇率传导效应的“因国制宜”。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汇率传导效应,通货膨胀,价格指数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n the domestic prices brought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

2、e. It analyzes the transmission effect between 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prices through three steps, that is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model enstablishment and data analyses. Both the quality and the quantity of the effect are taken into account. Whats special about the paper is that its based on the

3、 economic situation of China and that it brings u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inperfective thansmission through three aspectsthe characterristics of chinese economy, the macro econonic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the varied behavior of different enterprises.Key words: upvaluation, exchange rate vola

4、tility,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flation, price index引言自2005年7月汇改到2007年年底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10%,与此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开始持续攀升,2008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更创11年来最高水平,达8.7%。虽然央行多次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短期间一时难以立刻消除,中央银行购入外汇、增加货币供给的压力仍将持续存在。因此,目前国内很多研究学者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应放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以人民币升值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然而,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机制众多,且不同的影响机制具有各自的传导速度和结

5、果,所以了解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中央银行正确预测未来物价水平的变化,以便采取合适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 汇率变化对我国物价影响的原因分析国际经济学中把汇率传导定义为:汇率变动1%所引起的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汇率传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而言,汇率变化只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有所影响。广义上的汇率传导是指汇率的变化不仅仅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它还会对消费者价格、生产者价格、投资品价格、零售价格、批发价格等不同价格指标产生大小不一的作用。而在我国,影响这种汇率传导机制的因素众多,本文就从下面几个原因分析。1微观因素(

6、1)进口商品价格与进口产品结构进口商品的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PI,但是这种影响会随着商品的分配和运输被逐渐淡化甚至抵消。我国主要的进口商品为初级产品,非食用原料以及矿物燃料等。人民币升值,促使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下跌,而对于本国的加工企业,或者那些大量依靠国外进口原材料的公司,生产成本会因为进口商品价格下跌而下降,如果企业的定价策略是利润最大化,则企业会保持原价不变或者降低价格(一般后者居多),最后导致国内一般物价的下降。中国进口依赖度较高,因此汇率对于进口商品的价格的变化应该影响最显著。(2)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方式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高能耗,高污染以及低附加值的资源性商品,这类商品对汇率

7、的传导是不敏感的。另外,我国大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50%的出口品是来料加工,而这种贸易结构进口中间品,并通过加工后贸易出口的方式会因为汇率对进口中间品的反向传递而削弱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效应。此外,我们还应考虑进口和出口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的传导机制,这样,会使得汇率对我国物价的传导效应更加复杂,趋于中性的可能性也会更大。(3)微观主体行为第一,就长期而言,我国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使得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小步化,由此,我国企业对汇率波动的心理预期并不是很强烈。此外,从我国外汇市场结构来看,银行市场是外汇市场的主体,而企业几乎没有参与外汇市场上的直接买卖,另加之我国对“涉汇

8、”企业的强制结汇售汇制度,企业对外汇市场主体意识薄弱,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手段欠缺,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不明显。第二,货币工资机制的存在又使得汇率波动对非“涉汇”企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以致一般物价的下降使得居民的实际工资上升,这时,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倾向于降低工人的名义工资或者减缓名义工资的上升幅度,较低的名义工资又会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如果按照厂家的定价模式,则生产成本的下降会直接导致产成品价格的下降,并且推动一般物价的下降,如此良性循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使一般物价下降。2宏观因素(1)货币供给外汇储备的

9、增加会加大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资本涌入,加大央行购买外汇,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如此形成了国际收支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资本流入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的恶性循环。(2)总需求根据国际金融中的马歇尔理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抑制出口,扩大进口,由此引发的贸易收支的恶化会使得社会总需求下降。而总需求的减少回使得本国收入水平下降以及物价下降。虽然我国极力反对人民币过度升值以及不恰当升值,但是未来几年人民币升值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而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贸易顺差的减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下降,这将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减缓物价的上涨压力。二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影响的实证分析1.背景阐述国外对汇率传导效应已

10、经有着相当丰富的研究。Camap和Goldberg(2002,2006)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汇率变动的进口价格转嫁效应有下降趋势。在Obstfeid和Rogoff(1995)以来的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中,企业价格设定行为的不同会影响汇率对进口价格传递的大小,从而给金融政策的传导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Taylor(2000)认为,在全球竞争压力提高和稳定的低通胀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难于将汇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完全传递到出口商品上,进而推导出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降低,提出汇率对一国价格的传递效应程度依赖于其通胀水平的重要观点。国内卜永祥(2001)实证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国外物

11、价水平、国内货币供应量是协整的,汇率变动显著影响国内物价,其中PPI对汇率波动的弹性要大于零售物价指数的弹性。这些研究,大量运用了McCanhy,2000的VAR模型分析方法,因为此方法是目前公认的考察动态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且不需要太多理论假设存在。2模型设定Goldberg和Knetter(1997)提出了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的一般方程:其中,Pt为本国价格水平;Xt为国外变量,一般为该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厂商的成本和价格;Et为本币的名义有效汇率;Zt为国内变量,一般为与国内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有关的变量;t为随机扰动项。笔者借鉴Corbo and McNelis(1989)以及Go

12、ldberg和Knetter(1997)的定价模型的思路,把国内物价水平看做是国外价格水平、国内劳动成本和国内超额需求的函数。而消费者价格指数不仅受上述因素影响,还会受本国的宏观经济条件以及内生货币变动量的影响。于是,我将汇率对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作了如下的模型, (1) (2)其中,c为常数项,为一阶差分分子。Ppi和cpi分贝为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e为人民币有效汇率,imp为进口价格指数,gdp为国内生产总值,m为国内广义货币供给,u为随机误差项。其中,是汇率变动对cpi和ppi的短期传递系数;而是汇率对cpi和ppi的长期传导系数。以上价格指数和名义有

13、效汇率均以2005年7月作为基期,为了使得方程回归具有平稳性,上述数据均采取了季节调整,最后取一阶差分。3模型估计根据从“一般到简单”的模型估计方法,我们先对这两个方程所代表的一般意义进行OLS回归估计,然后利用系数的T检验剔除了不显著的变量,最终将模型简约化,得到以下的模型回归: (0.209)(0.022)* (0.005)* (0.026)* (0.071)* (3) DW=1.6694(0.060)*(0.025)* (0.001)* (4)R2=0.096 DW=1.492括号内的为概率p值,*,*,*,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置信水平条件下的显著。由回归的结构可以看出,拟合的

14、各个系数与我们的先验预计一致,且系数显著。方程(3)的解释变量有四个,因此k=4,查durbin-watson检验表得知,n=50的dl=1.38,du=1.72, 由于方程(3)的DW值为1.6694,介于表上的临界值之间,由此,我们得知,方程(3)的残差项序列不相关;同样在k=2,n=50的情况下,我们查表得到临界值为1.46和1.63,而方程(4)的临界值也在这两个数之间,因此,方程(4)的残差序列项不相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方程(3)和方程(4)是一个比较好的回归方程,它们给出了生产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与相关解释变量之间的显著定量关系。4回归结果的解释和结论(1)对生产者价格指

15、数的解释汇率波动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有显著地统计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可以有效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其一,生产者价格指数的选取:在我国统计数据中,ppi在大类上分为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前者进一步分为采掘,原料和加工三方面,后者进一步分为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品四个方面。这个指数可以看成工业品国内提供厂商进入最终消费市场前的批发供给价格。其二,Ppi的构成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跟进口产品的价格有关的,而汇率波动最直接的影响效果就是使得进口材料和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再加之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因素,汇率波动对ppi的影响是属于第一传导阶段的,所以效果显著。(2)对消费者价格指数波动的解释名义有效汇率波动,进口价格波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波动都不会对消费者价格波动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而广义货币供给量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是造成消费者价格指数波动的总要因素。如何解释汇率波动对cpi变化没有显著地统计意义,就需要了解cpi的构成。在我国cpi由八项内容组成,其中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的占比排在了首三位。我国是农业大国,出口食品远远多于进口食品或者食品原材料,在这样一个自产食物的国度,食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而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汇率,只是会受种植条件,如土地,气候还有科技的影响,因此汇率波动对其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