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有关资料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218566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有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幼儿教师有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幼儿教师有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幼儿教师有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幼儿教师有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有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有关资料(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简言之,就是社会或成人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是什么样的存在。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这一新的儿童观给20世纪中、后期的儿童教育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保障了儿童的受教育权、发展权。儿童教育不仅在量的方面飞速扩展,而且在质的方面日益优化,确立了现代儿童教育民主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2.从学

2、前阶段的一般发展进程来看,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有共同规律,但具体到某个学前班或某个学前儿童,由于遗传素质的不同、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平的差异性以及儿童主观心理活动不同,其发展又各有具体的特点,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应根据具体班级的特点和个别幼儿的特点,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1)作为幼儿园教师,要对全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只有了解幼儿,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观察、专门的测查,了解儿童在语言、数学概念、智力、动作及身体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2)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根据其具体

3、条件因材施教。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但还应该根据幼儿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小组活动和个别辅导,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如果忽视儿童实际存在的个别差异,在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上都是机械划一,那么,就会使教育工作成为盲目或徒具形式的活动,不能很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甚至给儿童发展带来有害的影响。 3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而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人的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无所躲避,更不必掩

4、饰。二是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做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只有教师不以评判的态度对待儿童,只有当儿童有最大的安全感时,学习才是有效果的。三是深切的了解。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给予他们以温暖和鼓励,并真诚地热爱他们。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对于新入园的幼儿要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新环境。(2)让幼儿

5、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与软弱可欺混为一谈。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要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贡任。(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我们常常说,感情是双向的,只有一方的付出是得不到真正的感情的,师生关系也应当如此。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生关系。在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保育员与幼儿。这些人都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身体,还要具有正确的“爱”的精神。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团结起来,保教结合、协

6、调一致,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第八章 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一、填空:1、社会规范包括道德规范、_或者_、_等都是_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 家庭规范 学校规范 各种类型2、社会规范是成人要求_的依据,也是幼儿规范_的准绳。幼儿各行 自己各行3、是非观是幼儿形成_、_的主要前提和主要内容。道德认识 道德判断4、幼儿的最先交往的对象是_,父母 、_、_、_的等,都可能是幼儿学习的内容。父母 人格 信仰 价值观 行为方式5、社会规范应该是_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_的必要条件。幼儿素质教育健全人格6、规范行为的_与_的接受程度是一致的。稳定性 社会规范7、品德是一个人_和_的简称,人的

7、品德反映了_、 _是_的组成部分。品行 德性 价值观 人生观 人格8、品德是一生都需要锤炼的_,幼儿期是构建_不可忽视的关键期。心理品质品德结构9、培养幼儿的规范行为,应从_做起,在_中进行;以_为主,以_为辅。具体的小事 日常生活 塑造 纠偏10、讲解要在_中进行,_、_,这样易于调动幼儿内部的积极性,主动接受_。良好的气氛 情景交融 情理交融11、幼儿模仿行为的特点:_、_、_;服从行为特点:_、_。主动性 模糊性 次稳定性 盲目、被动性 工具性第九章 幼儿美感的形成规律与美育一、填空1、美既不是_的属性,也不是人的_的产物,而是在人的客观的_中产生的。天生自然 主观意识 社会实践2、美的

8、特征:_性、_性、_性、_性、形象 感染 社会 创造3、美的表现形态有_、_、_ 三种形式。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4、美感的特征:_、_、_、_。个人直觉性 社会功利性 愉悦性 多样性5、音乐教育是让幼儿在既 又 的音乐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_、_和_,以此获得_、_、_、_的良好发展。美好 有趣 创作 表达 欣赏 身体 精神 个性社会性6、美术活动包括_、_、_等,其中 是基本内容。绘画 手工 美术欣赏 绘画7、审美心理层次有审美的_、审美的_、审美的_。感知 情感 创造8、幼儿的审美能力不是_就有的,而是由_的教育影响和_的认识能力提高所决定的。先天 成人 幼儿本身9、幼儿美感发展的

9、主要特点有:_性、_性、_性、_性、_性、_性。情绪 差导 多样 表面 行动 直率10、美育是对幼儿形成 的教育过程,它培养幼儿_、和_的能力教育。幼儿美感的形成受_、_、_、_等心理因素影响。美感 感受美 爱好美 表现美 感知觉 表象 思维 情感11、教师要培养幼儿的感知觉,必须保护好幼儿的_,通过_来训练幼儿的_,充分发展幼儿的_。各种感官 各种途径 感知觉 感知能力12、为使幼儿真正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_,观察_和_的情景,为幼儿_的发展提供_的土壤,更好地培养幼儿的_。日常生活 自然 社会 创造思维 丰富 创造力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一、填空题1、动机是指发动_个体

10、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_的_。(维持一定目标动力机制)2、_和_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需要诱因)3、动机的种类有多种,就幼儿而言,常见的划分类型主要有:生理性动机与_,_与_与_.(社会性动机外部动机内部动机)4、问题情境是指一种适度的_,是幼儿_、但需要_和_才能解决的_。(疑难情境力所能及一定努力投入问题状态)5、尊重的需要包括_、自重和_。(自尊受人尊重)6、马斯洛指出,如果人在_、安全、_、_等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便会产生较强的_,努力去探索环境、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生理爱和归属尊重学习动机)二、名词解释1、 动机:动机是指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2、

11、 需要: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3、 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受到内部动力驱使而活动的一种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4、 外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受到外部刺激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5、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6、 认知的动机:认知的动机是获取知识、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7、 附属的动机:附属的动机是指为了赢得他人(如教师、父母、同辈等)的赞许与认同而努力学习的动机。8、 自我提高的动机:是指通过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获得相应地位、威望的动机。9、 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

12、能解决的问题状态。10、 诱因:诱因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三、 非判断题1、 动机的种类有好多,就幼儿而言,常见的划分类型主要有: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附属的动机与自我提高动机。非2、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人的需要是分成多个层次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非3、 动机产生的基础是诱因。非4、 形象鲜明的小木偶等教具能引发幼儿学习动机。是5、 良好的动机一定会产生好的活动结果。非6、 动机可以激发活动,一般来说动机越强,付出的努力也将越大。是7、 社会动机是由人的精神需要产生的动机。非8、 需要是个体活动

13、的积极的源泉,在活动中起驱力和推动作用。是四、选择题1、美国心理雪茄奥苏伯尔提出了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为了赢得(如教师、父母、同辈等)的赞许与认可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哪种动机类型?BA、 认知的动机B、附属的动机C、自我提高的动机D、社会性动机2、 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BA、进作用B、维持作用C、驱动作用D、激励五、简答题1、 什么是动机?其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动机是它是指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 急智。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这种内部过程经常通过外在行为或活动反映出来。作用:(一)、激活作用。动机可以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活动冲无到有、从潜在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二)、指向作用。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的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或对象。(三)、维持作用。动机不仅可以激发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2、 动机的种类就幼儿而言可划分为哪些类型?答:(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