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说明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218616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说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概述煤加工化学产品的生产工艺,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换为气休、液休和固休产物,并将气休和液体产物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学产品的过程。依照煤加工方法的不同,所得化学产品的种类也不同。目前煤加工方法要紧有高温干馏、气化和液化。煤高温干馏得到的要紧产产品如下所示:这些产品已在化工、医药、染料、农药和炭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特不是吡啶喹啉类化合物和专门多稠环化合物的生产,是石油化工无法替代的。煤经气化得到的粗煤气,在通过净化和加工后,得到的化学产品要紧有氨、甲醇、液体燃料、醋酸以及醋酸甲酯。煤直接液化得到的化学产品要紧是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可见,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一次产物均能够用一般技术由煤来制取

2、。以煤为原料制取的合成气作为化工原料制备含氧化合物的C1化学路线专门有竞争力。煤转化利用技术,将煤转化为沽净的二次能源和化工原料,即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为爱护环境提供了全然性措施。因此煤干馏、气化和液化技术的应用和进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11 / 111 煤高温干馏化学产品1.1 化学产品的生成煤料在焦炉炭化室内进行干馏时,在高温作用下,煤质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装入煤在200以下蒸出表面水分,同时析出吸附在煤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随温度升高至250300,煤的大分子端部含氧化合物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酚类(要紧是高级酚);至约500时,煤的大分子芳香族稠

3、环化合物侧链断裂和分解,生成脂肪烃,同时释放出氢。在600前从胶质层析出的和部分从半焦中析出的蒸气和气体称为初次分解产物,要紧含有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化合水及初焦油,而氢含量专门低。初焦油要紧具有大致如下的族组成(%):链烷烃(脂肪烃)烯烃芳烃酸性物质盐基类树脂状物质8.02.853.912.11.814.4图1-1 炼焦期间煤气在炭化室内的流淌途径初焦油中芳烃要紧有甲苯、二甲苯、甲基萘、甲基联苯、菲、蕙及其甲基同系物;酸性化合物多为甲酚和二甲酚,还有少量的三甲酚和甲基吲哚;链烷烃和烯烃皆为C5至C32的化合物;盐基类要紧是二甲基吡啶、甲苯胺、甲基喹啉等。初次分解产物在炭化室内沿着如图1

4、-1所示途径流淌,大部分产物是通过赤热的焦炭层和沿温度约为1000的炉墙到达炭化室顶部空间的,其余约25%的产物则通过温度一般不超过400处在两侧胶质层之问的煤料逸出。沿炭化室炉墙向仁流淌的气体,通过赤热的焦炭,因受高温而发生环烷烃和烷烃的芳构化过程(生成芳香烃)并析出氢气,从而生成二次热裂解产物。这是一个不可逆反应过程,由此生成的化合物在炭化室顶部空间就不再发生变化。与此相反,由煤饼中心通过的挥发性产物,在炭化室顶部空间因受高温发生芳构化过程。因此,炭化室顶部空间温度具有专门意义。此温度在炭化过程的大部分时刻里为800左右。大量的芳烃是在700800的范围内生成的。当碳氢化合物热裂解时,分子

5、结构会发生以下几种变化:(1) C-C键断裂引起结构缩小反应。C-C键断裂所需的能量较低,先于C-H键的断裂。烷烃的C-C键在焦炭的催化作用下,约在350时断裂。在此反应中,分子质量较高的碳氢化合物裂解为低分子产物和形成较小的自由基。例如烷烃裂解时,除可生成分子较小的烷烃外,还可生成二烯烃或两个烯烃分子。(2 C-H键裂解引起脱氢反应。C-H键发生裂解的温度在400550之间。饱和碳氢化合物裂解生成烯烃,同时析出氢气,例如在500时开始产生脱氢现象;至650时氢的生成量己专门多;在高于800时,烯烃产生二次裂解,例如部分乙烯将裂解为甲烷、氢和碳。(3)按异构化进行的重排反应。在此反应中,碳氢化

6、合物裂解时产生的是复合异构化,即裂解的原始物质要受到异构作用、环化作用及脱氢作用,而不是单纯的异构化(即氢一烃基团的互换),例如(4)聚合、歧化、缩合引起的结构增大反应。高分子烷烃进行裂解所生成的烯烃和二烯烃及原料中的烯烃之间易进行反应,从而通过聚合或环化生成环烯烃类化合物,并经脱氢而得到芳香族化合物,例如(5)其他反应通过上述许多复杂反应和其他反应,煤气中的甲烷和重烃(要紧为乙烯)的含量降低,氢的含量增高,煤气的密度变小,并形成一定量的氨、苯族烃、萘和蒽等,在炭化室顶部空间最终形成一定组成的焦炉煤气。1.2 阻碍化学产品组成的因素高温干馏化学产品的组成取决于配煤的性质和干馏过程的技术操作条件

7、。氨来源于煤中的氮。一般配煤约含氮2%,其中约60%存在于焦炭中,15-20%的氮与氢化合生成氨,其余生成氰化氢、吡啶盐基或其他含氮化合物。这些产物分不存在于煤气和焦油中。煤气中硫化物的产率要紧取决于煤中的硫含量,而煤气的成分同干馏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化学产品的组成还受干馏温度、操作压力和挥发物在炉顶空间停留时刻的阻碍,也受到焦炉内生成的石墨、焦炭或焦炭灰分中某些成分催化作用的阻碍,最要紧的阻碍因素是炉墙温度(与结焦时刻相关)和炭化室顶部空间温度。2煤气的初冷、输送及高温干馏煤气处理系统煤气的初冷、输送及初步净化,是炼焦化学产品回收工艺过程的基础,其操作运行的好坏,不仅对回收工段的操作有阻碍,而

8、且对焦油蒸馏工段及炼焦炉的操作也有阻碍。因此,对这部分工艺及设备的研究都专门重视。2.1煤气的初冷煤气初冷的目的一是冷却煤气,二是使焦油和氨水分离,并脱除焦油渣。在炼焦过程中,从焦炉炭化室经上升管逸出的粗煤气温度为650-750,首先通过初冷,将煤气温度降至25-35,粗煤气中所含的大部分水汽、焦油气、萘及固体微粒被分离出来,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等腐蚀性物质溶于冷凝液中,从而可减少回收设备及管道的堵塞和腐蚀;煤气经冷却后,体积变小,从而使鼓风机以较少的动力消耗将煤气送往后续的净化工序;煤气经初冷后,温度降低,是保证炼焦化学产品回收率和质量的先决条件。煤气的初冷分为集气管冷却和初冷器冷却两个步骤。

9、2.1.1煤气在集气管内的冷却煤气在桥管和集气管内的冷却,是用表压为147196kPa的循环氨水通过喷头强烈喷洒进行的。当细雾状的氨水与煤气充分接触时,由于煤气温度专门高而湿度又专门低,故煤气放出大量显热,氨水大量蒸发,快速进行着传热和传质过程。传热过程取决于煤气与氨水的温度差,所传递的热量为显热,约占煤气冷却所放出总热量的10%15%。传质过程的推动力是循环氨水液面上的蒸汽分压与煤气中蒸汽分压之差,氨水部分蒸发,煤气温度急剧降低,以供给氨水蒸发所需的潜热,此部分热量约占煤气冷却所放出总热量的75%80%。另有约占所放出总热量10%的热量由集气管表面散失。通过上述冷却过程,煤气温度由65075

10、0降至8286,同时有60%左右的焦油气冷凝下来。在实际生产上,煤气温度可冷却至高于其最后达到的露点温度132.1.2 煤气在初冷器内的冷却炼焦煤气由集气管沿吸煤气主管流向煤气初冷器。吸煤气主管除将煤气由焦炉引向化产回收装置外,还起着空气冷却器的作用,煤气可降温13。煤气进人初冷器的温度仍专门高,且含有大最蒸汽和焦油气,须在初冷器中冷却到2535,并将大部分焦油气和蒸汽冷凝下来。依照采纳的初冷主体设备型式的不同,初冷的方法有间接初冷法、直接初冷法和间接-间接初冷法之分。2.1.2.1煤气的初冷流程(1)立管式间接初冷工艺流程图2-1煤气间接初冷工艺流程1-气液分离器;2-煤气初冷器;3-煤气鼓

11、风机;4-电捕焦油器;5-冷凝液槽;6-冷凝液液下泵;7-鼓风机水封槽;8-电捕焦油器水封槽;9-机械化氨水澄清槽;10-氨水中间槽;11-事故氮水槽;12-循环氨水泵;13-焦油泵;14-焦油贮槽;15-焦油中间槽;16-初冷冷凝液中间槽;17-冷凝液泵图2-1所示为煤气间接初冷工艺流程。焦炉煤气与喷洒氨水、冷凝焦油等沿吸煤气主管首先进入气液分离器,煤气与焦油、氨水、焦油渣等在此分离。分离下来的焦油、氨水和焦油渣一起进人焦油氨水澄清槽,通过澄清分成三层:上层为氨水;中层为焦油:下层为焦油清。沉淀下来的焦油渣由刮板输送机连续刮送至漏斗处排出槽外。焦油则通过液面调节器流至焦油中间槽,由此泵往焦油贮槽,经初步脱水后泵往焦油车间。氨水由澄清槽上部满流至氨水中间槽,再用循环氨水泵送回焦炉集气管以冷却粗煤气。这部分氨水称为循环氨水。(2) 横管式间接初冷工艺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