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18458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有效性的理性思考及几点建议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林晓枫内容提要面对急剧变革的新时代,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无疑是激烈的。为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我们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实施的有效性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了八大项内容。通过统计对比分析,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载体有效性的实际效果,学生对德育载体方法的需求及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相应对策。关键词 德育 载体 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人们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进行了多方探索,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思考与实践,但作为问题的要害,我们认

2、为应当在德育的载体上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可能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关键与切入口。因为,德育主体要促进客体的心理建构,离不开一定的德育载体,而主体对载体的主观认可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德育载体、构建教学情境,而产生最佳的德育效果,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德育载体的挑战,有必要对当前的德育载体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以调查为切入口展开研究,力图对当前德育载体的有效性做出理性分析。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问题设计 本次调查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我校初一至高三的六个年级238人为研究对象。同时,配合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法。通过学

3、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和个别学生典型事例调查,深入了解各种德育载体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把目前学校德育载体大致分成:学校管理(各类规范和要求、班团队会、常规评比)、各类活动(升旗、大型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劳动)、学科渗透(政治课教学、其他学科教学)、家庭教育、教师的榜样作用、校园环境卫生,并在些基础上设计成调查问卷,研究现阶段学生对学校德育载体的认可程度,并进一步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三、调查与结果分析(一)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所起作用的评价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发现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水平(见表

4、1)表1:学生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载体体有效性的看法(%)年 级比 例项 目初一(42人)初二(43人)初三(21人)高一(54人)高二(48人)高三(30人)平 均初中高中学校管理各类规范及要求642%55838125933321952727班主任工作及班会642%4883334813331884877334常规评比69 55823827833312549532453布告处分决定548535381296458274882603各类活动升旗595419238333259441732257主题班会6194423335373756246473247大型教育活动76283766766756359375

5、536077社会实践活动762744714796563593746507值日生及公益劳动7384422382963963134727335自己组织的活动59544238151945859347274977学校综合实践活动45258157129627131353472933学科渗透政治课教学7626328631552159355934763其他学科教学52439528618535418840172423教师榜样作用6953552442650281583402个别学生教育66763524556504696075083家庭教育52455847668518753151934677校园环境卫生59541

6、947666756359349676076心理健康教育5485122383722921943272727学生成长册暨家校联系册503721946325188354264全员德育导师制6424422863152292814567275 1、从管理育人的四种方法调查显示出: 大部分同学学校规章管理制度对规范自己的行为效果不错,说明多数同学认识到学校制度对个人修养起积极的作用,对常规评比的调查说明,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对学校各类规范和要求意识最强(分别为642%和558%),但随着年级的上升则越来越淡漠(高三占219%),这一现象基本符合他们从少年向青年期转变时的心理特点,

7、初中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带有强烈的他律意识。从青年期以后,学生的道德规范主要是以自律为主,且表现出对他律有一定的排斥性。两个毕业班对常规及布告处分决定的有效性的看法均较低,特别对布告处分决定,高三的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认识有效果的仅占27%。这说明,由于升学压力的加大,学生在毕业班阶段对外在的规范要求较其他时期弱,因此,学校在两个毕业班年级管理的过程中要予以特别的对待,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管理与教育。在座谈会及个案中也了解到,学生对常规考核在育人中的使用的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有的认为不够严,还要再加强,有的则认为太严了。这当然与学生个体对规范的认识及对自我的要求的差异有关。但是,学校

8、众多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常规考核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扣分行为代替了教育过程。看见学生违纪,不分青红皂白,按规定把扣分单填了,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弄明白违规原因所需要的教师耐心对学生引导解释,帮助学生认识违反学校制度的危害等教育过程,被一张扣分单全部代替了。再加上在常规评比过程中,部分评比的人员不公正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也使部分学生对常规评比产生逆反心理。这种现象亟需解决。 同时,调查显示,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班会及学校的常规评比表现了出极高的热情,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除了高三段外,其余年段均在30%以上。认为效果差的几乎没有。初一高一年段起始年段的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满意率较高。而对比,学生对个别指

9、导在品德中作用评价极高的情况(平均为5577%,其中初中为607%,高中为508%),说明,我校在全员德育导师实施的过程中,全体教师能充分发挥德育导师的作用,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但仍有部分同学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要讲究方法”等具体要求,特别是班会,学生认为“班会课不能由班主任一个人讲,应发挥同学的作用”。而两个毕业班对班主任及班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项满意率都很低(333%和188%)。由于面临的升学的压力大,他们特别需要班主任的关心与个别指导。这也给学校德育在实现学生参与、尊重等人文关怀方面提出新要求,学校应该多考虑外在的教育

10、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提高管理的效益。 2、从活动育人的七种载体调查显示: 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尤其是对大型活动、社会实践评价非常高。对他们的喜爱度均超过了55%,像“喜爱自己的组织的活动”的学生平均高达4977%。说明封闭式的由教师包办的说教的学校德育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教育者操纵下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也不满意只是在课堂通过教育者讲解来获得教育,喜欢自己搞活动,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活动。他们不希望自己是一粒任人摆弄的棋子,更愿意在活动中自己把握自己,从而得到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亲自实践、亲自体验,达到

11、自我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但也同学对自己组织的活动持否定态度,这与学生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由于缺乏指导,活动效果没有老师及学校的来得好有密切关系。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锻炼,另一方面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管理与指导,使活动实现应有的作用。 对于主题班会,除去毕业班学生,有近50%的同学认识效果很好,可由于组织形式单调,体现学生心声不足等原因,学生呼唤要多开展主题班会,班会要多联系学生实际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探讨改善的。同时,对于两个毕业班,如何更好地利用主题班会,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是值得去研究的课题。 对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初中学生的热情高,有5347%的学生认为

12、对自己帮助大,作用大,但高中三个年级由于缺乏教师科学指导,学生对这项意义深远的活动课反应淡漠,只有2933%的学生认识有效果。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调查还显示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初三以上的的年级学生对公益劳动的态度越来越淡漠,经过座谈会及个案了解中也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公益劳动很傻。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公益劳动的不重视。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或为宣传,没有纳入德育计划,作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这是学生不喜欢公益劳动的主要原因。 3、从学科渗透及教师榜样育人的载体调查显示: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评价较高,说明政治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正

13、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初一初二学生面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政治课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分别为762%和63%),说明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一初二政治教材及教学符合学生实际,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今年的初三学生是最后一届未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学生,所用的教材仍是旧教材,而且面对升学压力及当前的我市中招制度,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不够关注,因而影响了政治课功能的发挥。进入高中后,学生对政治课的热情较初中有所减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又逐渐表现出对政治科学习热情,(从高一的315%增加到高三593%),这是一个“奇怪”现象。说明,随着年纪的增长,并逐步趋于成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学生

14、正在慢慢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因而才会对外界政治法律等给予很高的关注。但同时,通过个案及座谈会也了解到,也反映出政治学科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许多学生并不喜欢,对政治课教学效果也提出了很尖锐的批评。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招、实招。可以在不断拓展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查考试方法等方面教师要下翻功夫。特别是如何发挥教师的人格及榜样作用值得深思。 但是,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较小,功能评价比较低。初中4017%,高中平均仅为2423%。对比学生对教师榜样作用和个别指导的期望值都很高(分别为493%和5577%),这给我们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