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球说课演示文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214434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珠球说课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珍珠球说课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珍珠球说课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珍珠球说课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珍珠球说课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珠球说课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珠球说课演示文稿(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珍珠球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学生情况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安排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考核方案 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 建设 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的大学专科学历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 我院以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为目标 我院体育课程目标是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 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形成 职业体能的塑造 就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 1 通过珍珠球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使学生掌握珍珠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基本技术 技能和实战能力 为培养终身体

2、育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通过对珍珠球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国主义精神 以及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发展个性 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珍珠球运动起源于民间游戏 采珍珠 采珍珠 是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 当时古代满族人民的传统生产劳动内容之一 人们把打捞上来的河蚌往船上抛 船上的人用抄网接住 谁投入的多 就预示着来年能够采集到更多的珍珠 并预示着吉祥如意 1983年北京市民委组织在京的民族传统体育专家 学者 对 采珍珠 游戏进行挖掘 整理 改进 同时参照篮球

3、 手球规则编写出 采珍珠 游戏规则 并正式更名为 珍珠球 1991年11月在广西南宁市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 珍珠球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珍珠球运动所需的器材简单 场地要求不高 生动活泼 新鲜有趣 具有很强的实用健身 娱乐价值 无论是男女老少 都可以找一块平整的空地 根据场地规定人数进行比赛 以此达到锻炼效果 珍珠球运动是一种非周期性综合性运动 其技术包含跑 跳 投等动作 对于青年学生来讲 其价值和锻炼效果更佳 学生情况分析 我院的学生来自全省各个地区 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由于各地区高中阶段体育教育的不同 学生对体育价值和功效的认识不足 身体素质普遍较差 缺乏主动学习和自

4、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年龄在18 20周岁之间 他们在骨骼 肌肉 各器官系统机能 神经系统等方面发育均逐渐趋向稳定 在学习动机和兴趣上表现出对体育在健身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方面的认识已成为他们体育学习的主要动机 其学习的自觉性 主动性有较大提高 其情感 意志对体育活动目的 结果的认知 评价 判断与情绪情感的产生联系密切 自制能力较强 能主动地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责任感 道德感 集体感 友谊感有较大的提高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安排 教学内容的选取结合我院各系专业的特点 主要选取技术和战术的内容 技术是学习的基础 战术是技术的表现形式 只有坚实的技术 才能使战术得以充分发挥 展现学生的青春

5、和活力 基本技术主要包含移动 传球 运球 突破 投篮 持网 持等技术 基本战术主要包含 2 2 进攻 1 2 1 进攻 1 1 2 进攻 快攻 水区防守 封锁区防守等战术 选取的依据珍珠球是民间体育游戏 综合了篮球 排球 足球等的运动演变而成 珍珠球教学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课程 珍珠球课程的锻炼价值和锻炼效果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随着我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增加 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自开设本课程以来 不断修改和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使课程更符合我院各专业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健身途径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的针对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 探索性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

6、和快乐教学法 引导学生对珍珠球健身方法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让学生在探求式学习中 感受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在身心和运动能力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 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形成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自练自主性学习方法 小组练习与教学比赛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组织能力及观察评价等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自信心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网络比赛视频为获得的信息主要渠道 进行自由组合的小组练习 小组合并的攻防练习 进行合作探究 小组轮换比赛等学习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 探究式

7、学习 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应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良好心理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有关理论依据 课程运用了讲解法 示范法 游戏法和练习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较快的了解和掌握珍珠球这项运动的特点 教师通过讲解法与示范法的运用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进取的的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练习法 掌握动作 改进技术 使学生的生理负荷趋向合理化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知识技能以及教学内容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运用游戏法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机体调节机能的灵活性 达到有效地提高了机体的工作能力 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创造性 心理个性 还

8、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 师资我院在体育师资方面配比较为合理 男女比例为6 1 职称方面 教授1名 副教授8名 讲师9名 其中研究生5名 年龄结构略显不合理 最大年龄为55周岁 最小为28周岁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师不具备系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经历 是因个人爱好或教学需求来担任课程的 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大约为1 50 教师对的课时量较大 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强 近年来在核心期刊 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5项 教学设施珍珠球所需场地采用篮球场的规格大小 分成水区 封锁区 隔离区 得分区等区域 两副夹板 一副抄网 每队7名学生就可教学 目前 我院拥有两

9、块标准的珍珠球场地 场地 器材较完备 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比赛的要求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需要不断的完善 两块珍珠球场地都在室外 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 器材数量较少 学生的业余时间无法练习 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健身需求 教材的选取选自高职高专 十二五 规划教材 大学体育教程 第五章第七节 考核方案 结合本课目标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采用多种考核办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 考核主要有理论课考核 平时成绩考核 课堂表现 期末考试等形式 指导思想 1 2 3 4 单元设计 行进间传 接球技术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积极性 通过同学之间练习和评价 以及师生对动作的交流和探讨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不

10、同的素质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和锻炼 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准备部分 10 一 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 二 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及安全教育 三 检查服装 安排见习生 四 定位徒手操 2x8 膝 踝关节绕环 肩绕环 正压腿 侧压腿 振臂运动 踢腿运动7 体侧运动 扩胸运动 准备活动时 学生成体操队形 采用徒手操的形式 使各关节 韧带和各肌肉群得到充分的活动 体操队形使组织工作具有连续性 过渡自然 减少了不合理的调动队伍 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上课的热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求学生步调一致 反应快速 基本部分 70 一 复习原地传 接球 25 组织与教法 组织 教法 1 教师边讲解 边示范 2 学生

11、先做徒手练习 3 学生两人一组 持球练习 如图 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注意事项 1 要降低重心 侧身跑要保持身体平衡2 传球要准确 到位 送球 3 接球要快速 及时 迎球 二 学习行进间传接球技术 45 1 侧身跑 行进间时 上体侧身 面对来球 身体重心低而靠前 沿直线前进 2 要领 行进间传 接球技术动作同原地传 接球技术 1 讲解技术动作 3 2 示范 5 1 无球示范 2 持球示范 3 边讲解边持球示范 5 4 无球练习 5 5 持球练习 12 6 自我评价与成果展示 15 以自由结组形式 展开评价 展示 组织与教法 组织 教法 1 教师边讲解 边示范 2 学生先做徒手练习 3 学生两人一组

12、 持球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注意事项 1 要降低重心 侧身跑时要保持身体平衡2 传球要准确 到位 送球 3 接球要快速 及时 迎球 结束部分 10 一 集合站队 见习生入列 二 放松练习 集体舞 三 总结本次课情况 四 宣布下次课内容 五 收回器材 宣布下课 队形如下 小结 本课学生积极性较高 80 的学生掌握了行进间传 接球技术 练习较认真 气氛很活跃 练习达到了预预期效果 学生两人一组练习是本课的主要组织形式 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重 难点的突破有较大的帮助 按兴趣分组的能力拓展练习 虽然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但易出现 好对好 差对差 的情况 女生平时接触球类运动较少 对球性的掌握较差 在练习时出现胆怯 不敢尝试的心理现象 在以后的教学中 应从多角度出发激发女生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结束部分运用了跳集体舞的形式 进行积极性放松练习 使学生的生理机能逐步降低并逐步恢复到课前相对安静状态 使得本次课在紧张 欢乐与健康的气氛中结束 本课密度与运动负荷 密度 一般密度预计在95 以上 练习密度预计为30 35 运动负荷 预计平均脉搏 130次 分最高脉搏 110 130次 分 谢谢各位评委提出宝贵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