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125123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命题及其复习策略主题词:初中化学 试题命制 复习 策略对初中毕业学生来说,中考结果既是检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对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命题的质量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中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启示了今后命题改革的大趋势。我就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谈谈我的一些简单的看法。一、 试题特点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命题和考试的整体目标,全面设计考试内容、内涵及模式,以求对素质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是当今命题指导思想的总体基调。 义务教育阶段的最

2、基本的特征就是素质教育,这就需要中考必须扩大考查的内涵,而不能仅把“纯粹”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作为唯一的考试内容。在考查中应以“双基”作为载体,在试题中贯穿和渗透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的基本态度、观点、情感、方法、态度、价值观、心理素质等评价因素,以及各种能力考查的评价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检查学校的素质教育状况和学生的素质,同时又对素质教育起到导向作用,避免人们对素质教育目标和教学过程的看法有偏颇。 具体在中考试题中,非常明显地以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要求,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试题增多了;有利于检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观性、开放性试题增多了;与实验、科学探究考查有关的试题增多了。而

3、对化学知识死记硬背的试题大大减少了;偏题、怪题和繁琐的计算题大大减少了。 二、 考查内容 在内容上,各地试卷都非常重视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能力,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注意问题的开放性。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重视考查获取与处理信息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联系内容的考查,体现“STS”的教育思想。 (一) 明确考查范围,提高试题的稳定性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合格公民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继续学习的需求,因此,有关基础知识和基

4、本技能的“双基”题仍然是考查的主要内容。如: 空气、水、碳及其氧化物、金属、溶液、酸、碱、盐等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物质的分类与变化及特征,常见类型的化学反应、物质的构成、化学式与化合价、溶液的酸碱度与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化学概念与原理; CO2和O2的制备,常用仪器名称、用途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相对分子质量的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浓度的计算等。这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1. 概念和原理的考查,逐步实现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用于认识自然、关心自然和社会,体现它们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取得又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的接受结论和记忆,转为主动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5、在体验和运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健康的情感。 案例1:2011年庆阳市中考题 “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用旧报纸制作铅笔杆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垃圾回收处理后用于发电 D.城市公交车燃油改用天然气作燃料 2. 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记忆、书写、应用都是很重要的,而应用则是学习的最根本的目的。近年来,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更加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真实的“化学用语”环境进行考查,通过客观存在的化学用语和信息进行考查。这样的考查使学生从学生的记忆负担中解放出来,享受到应用的价值和乐趣,发展了学

6、生的能力。 案例2:2012年衡阳市中考题 在奥运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5(OH)2 (CO3)4 = 5MgO +X + 4CO2,则X的化学式为( ) A.O2 B. CO C. Mg(OH)2 D. H2O 3. 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通过应用进行考查,可以使性质知识变“活”,更加贴近生活和生产,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命题时,常常通过现实问题、重要事故、有趣的应用等展开,让学生尝试解答后,体验重要物质的性质在现代社会

7、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用性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案例3:2012年庆阳市中考题 从H、C、O、S、N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请你将符合要求的化学式填在题后横线上。(1)能用于炼铁的有毒气体是 _ 。(2)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 。 (3)西气东输气体的主要成分_ 。(4)绿色能源酒精的化学式是_ 。(5)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制取氧气的是_ 。4. 弱化化学计算。近几年来化学计算的难度普遍降低,分值也有所减少。化学计算的命题,走出了毫无实际价值的“偏、难、怪”的误区。首先是难度降低,再就是逐步做到与实践、实验相结合命题。删除了繁琐的计算技巧,更加重视计算原理在生产、生活实

8、际中的应用。这对培养学生从“量”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化学的科学素质,以及用“量”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4:2012年资阳市中考题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皮塞,反应结束,共收集到559ml的气体。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 g。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g。(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 突出科学探究,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9、作为化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化学学科的鲜明特色之一。实验探究试题让学生在读题和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常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考查时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验问题解决的综合过程。用以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案例5:2010年庆阳市中考题 小明同学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 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于是他就对金属钠与硫酸铜溶

10、液的反应展开探究。 【猜想与假设】第一种:钠与硫酸铜反应能生成铜单质;第二种:钠与硫酸铜反应没有铜单质生成。 【查阅资料】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实验过程与现象】实验1: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进行观察,发现切面具有银白色光泽,在空气中放置片刻,银白色逐渐变成暗灰色。将其投入烧杯中的蒸馏水里,发现钠块浮在水面,立即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同时有气体产生。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试液立即变为红色。实验2: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发现

11、也有气体产生,同时生成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简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_ 。分步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 【实验结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能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反思与评价】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K、Ca、Na)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跟溶液中的 反应,生成的碱再跟盐反应。所以它们 (填“能”或“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三) 关注环境、能源、高新科技等社会热点,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1. 命题时,重视对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的考查。从全球或地区环境污染的事实,或工厂与家居环境污染的事实,用相关的知识

12、、能力和观点,考查环境污染的原因、治理的依据和过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引导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树立用所学知识去改造环境的信心,理解化学的魅力和价值。 案例6:2012年陕西省中考题 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C.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D.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2. 能源危机是我国和全世界必须面对的问题,许多省市的试卷都以此设题。均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教

13、育和能力检测。上述考查和解题过程,必然会引导学生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关心能源、节约能源,并在能源利用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时,能够了解应对的方法,甚至顺利逃生。让化学与珍爱生命建立关系。 案例7:2012年南宁市中考题 化学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与太阳能热水器一样,只要将一个太阳能板放在楼顶,就能通过太阳能给家里发电。从化学角度看,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主要优点有(答两点): _ 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可以作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作航天工业的高能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 从环保的角度认为,使用氢燃料汽车最突出的优点是_ _。 (四) 重视用学科之间的

14、知识综合命题 跨学科设计试题,是命题者以一定的线索把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串联成具有一定问题情景的知识网络题,它是以学科交叉与渗透为主的学科间综合。这类试题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整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视角,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9:2011年宁波市中考题 一悬挂的铜球浸没在稀硫酸溶液中,且铜球不与烧杯接触,现往稀硫酸中投入一铁片,待铁片充分反应后,铜球所受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三、 复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已逐步走向深入,各地区的中考模式与题型也日趋稳定和成熟。考查中更加注重命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更加注重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