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建设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启示摘要: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蕴涵的深刻哲理和先进思想是一笔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及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启示一、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挥积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保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丛
2、林中的一株奇葩,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时间的长河中积淀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体现的先进思想和现代精神在今天仍然能给人有益的启迪,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例如,以正义、礼貌、孝敬、谦让、敬业、奉公、刻苦、自强为核心的经典传统文化,其所坚持的价值取向与中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目标正好相吻合。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一种指向内心愉悦的道德修养,所以其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认同和感染,唤起他们潜在的道德情感,同时也更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二、为思想政治
3、教育提供丰富而优秀的精神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不断深化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质,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而优秀的精神内容:1.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关系为核心的文化。尚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云:“夫民 。神之主也。”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可以窥见其民本思想的本质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儒家文化,它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就是“仁”。所谓“仁”,按照先哲们的思想,即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己欲立而
4、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尊重人,爱护人,礼待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主体性。孔子曰:“仁者,爱人。”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人而不仁,如礼何 ? 人而不仁,如乐何 ?”又说:“仁者,义之本也。”这种以“仁”为中心的传统思想理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2.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观。“仁”、“义”思想本身就体现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集体和谐发展的观念。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话都体现了先哲们对如何为人处世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这与当今全球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除此之外,中国集体主
5、义的思想渊源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尚同”、“非攻”及阴阳之说,道家之道等。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国家和集体,其蕴涵的“祖国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史。汉代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慨然而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的故事曾让多少后人为之讴歌和震撼。清代的谭嗣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伟大的文学作家鲁迅更是忧国忧民,在近代中华民族生死攸
6、关之时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这些仁人志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他们心中的“祖国至上”的坚定信念构成了一股流淌不息的爱国热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前仆后继,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再所不惜。由爱国主义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形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使祖国统一始终成为各民族、各时代的最强音。台湾同胞思归,也是基于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共鸣。我们理应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于海内外,以引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华侨、侨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
7、弘毅,任重而道远”。可见古人在推崇淡泊心境的同时,鼓励奋发有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思想在中国强盛时期和危难之际,都曾激发过无数爱国志士的奋发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继承了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理应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不畏惧前进道路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包容胸怀。论语有言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提倡朋友间真诚相处,相互关爱。不但爱自己的亲人,还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别人,“老吾老以及人之
8、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种对他人的包容胸怀至今对人们的交往实践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它的认同,便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包容接纳,建立和谐的交往环境。在对外交往方面,主张“和为贵”,“非攻”,反对侵略。在对待价值观念上,主张“礼无往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博大的胸怀来接纳不同的人和事,而不是强行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别人。这些观点可以用作抵制当今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思想武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世界和平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意义。三、为思想政治教
9、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1.道德教育与内心自省相统一的原则。孔子的思想道德体系建立在内心自省的基础上并影响后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首先应该通过内心自省,达到对一种思想道德的认同,进而由道德认知再转化为道德实践。这种道德教育与内心自省相统一的方法对于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的方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德育为首,同时也重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孔子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未知焉得仁 ”,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受而不别也;智而不仁
10、,则智而不为也。”强调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在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学生。3.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方法。道德教育不仅要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行为是道德的,合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体系的,更要让自己的行为是道德的。中国古人特别重视知行合一,将认知付诸实践,保持认知与实践的相一致。同样,一个人仅懂得应当怎样为人处世还远远不够,更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让学生对社会伦理道德有基本的认识,更要让他们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使其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互
11、统一。四、帮助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搞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对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而中国大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其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帮助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大学生树立与人为善的理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儒家学派自古以来,就强调“规矩之道”,要求爱人如己并推己及人;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12、幼”这种情感是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应当具有的理念。2.帮助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古人强调“天人合一”,“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号召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学生要从中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3.帮助大学生树立关怀社会、心怀祖国的意识。社会关怀的实质是人对社会的一种庄严的文化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古人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忧国忧民情怀,这些都是一种崇高的心系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社会情怀。当代大学生理应承继传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心怀为祖国振兴而奋斗的时代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参考文献:1李曼.浅谈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朱久斌,刘光顺.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台声新视角,2005,(12).3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