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108114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专题之运用关联词组合复句教学设想:今年考查关联词采用2006年的“组合分句成为复句”这一题型,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新课程以来,淡化语法知识,教材中除了附录表格中呈现常用关联词语表以外,没有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更缺少配套练习,学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积累较少,复句概念淡薄。缺少丰富语境的支撑,学生在排列语序和选用关联词方面常常会表现得混沌不清。希望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顺要点知识,总结普遍的解题方法,尽量让学生“有章可循”,消除他们的烦难情绪。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找近几年的中考题,对比研究考点、变化点,明确应考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储备。2选择难度适中的训练材料,由浅入深地排列

2、整理,摸索学习规律。3教具制作(常用关联词卡片、课件)学生准备:1复习九上课后附录的常用关联词语表2做适量关联词填空改错练习,积累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说说自己在做关联词语题时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倾吐心声,了解普遍的困惑,激发斗志和探求欲。二考点透视1呈现03年至06年的中考题目,请学生比较异同。(让学生感受各种题型对考查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03年)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的一生难免要遭受挫折,所以遭受了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他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B.因为非典型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奋斗在“抗非典”的第一线。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

3、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D.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04年)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工作最多的人往往最珍惜时间,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不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理地安排着自己的工作,而且不是在犹豫不决中浪费时间。因此,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时 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且也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2005年)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通畅。(3分)在现实世界里,每个年轻人都渴望成功, 志大才疏往往是阻碍年轻人成功的

4、最大障碍。 他们只羡慕成功人士的辉煌,却常常忽略成功人士所作出的努力。事实上,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 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力量。(2006)年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可以说,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不同填空选择、判断修改、综合运用相同结合句子意思,熟悉常用的关联词语2面对考题,我们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呢?(明确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关联词语,能迅速准确分辨其关系类型。 能结合句子意思和逻辑关系正

5、确排列句子 在练习和纠错整理中总结答题方法,学习查验错误。 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三热身赛1看卡片,说类型。提醒关注成对使用和单用的关联词。学生口答。2填空:在简单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口答“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 坚持不懈地努力, 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在阳光照耀下,一块块鱼塘像一面面大镜子镶嵌在大地上, 整齐又明亮。古民居 是村民们的家, 是游人的游览景点。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 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他 已经做好了准备, 让他也去吧。3辨别逻辑关系墙角放着一个小炭炉,A小房内弥漫着中药味,是炭炉上的小砂锅散发出来的。B嗤嗤的热气从小砂锅里冒出来,小

6、房内弥漫着中药味。C炉上搁着一只小砂锅,嗤嗤地冒着热气,小房内弥漫着中药味。D炉上搁着一只小砂锅,小房里的中药味是从小砂锅里冒出来的。金鱼就像一个贪吃的孩子,A所以给金鱼喂食要适量,因为只要有吃的东西,它就不断地吃下去,直到撑死。B只要有东西就不断地吃下去,直到撑死,所以给金鱼喂食要适量。C给金鱼喂食要适量,它会吃个没完,直到撑死,因为一有吃的东西,它就不断地吃下去。D它会吃得撑死的,因为只要有吃的东西,它就会不断地吃下去,所以给金鱼喂食要适量。4运用关联词语,将下列两个单句组合成一个句子。他能写一手工整的楷书。他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地上没有丢下一点纸屑。今天做作业时打草稿的纸用得很多。(提醒学

7、生注意逻辑关系,尤其是递进和因果,分句不能倒置。关联词搭配 填写的位置)四挑战练习1独立完成两题,校对答案,总结方法。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大拱上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桥洞像一张弓一部好书能给人以知识。一部好书能帮助人养成美好的品德和情操。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方法A通读了解句子内容B根据句式结构和陈述内容,确定两句的关系类型C将前者捆绑为一个整体,再同第三句确定关系D根据类型选填恰当的关联词连接分句E通读检查:句子意思贯通、关联词语搭配、重复累赘和成分缺失顺口溜1通读“寻亲”主旨明2 捆绑衔接顺序清3 依类选词关系显4 删改调整语句通5 检查誊写不失分2提高练习:蜜蜂

8、的复眼具有特殊的结构,能够看到太阳光偏振光的振动方向。这种方向与太阳的位置有确定的关系。蜜蜂能够随时辨别太阳的方位,确定自身运动的方向,准确无误地找到蜜源。在修建无限速高速公路之处,规划者就明白,人有时自高自大。规划者在设计时便刻意增加高速路上的弯道,使人不致于享受一路直行而头脑麻木。规划者就明白,人具备的注意力和体力都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长久高速行驶。补充在方法A中要注意长句可通过分析句子主干来迅速理解句子意思。五看门诊,开药方出示月考时学生的错误案例,请学生诊断,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原题: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适当地删去或调换词语,但不

9、得改变原意。)要保障居民生活用电 光靠政府供电是不能够真正做到有序用电的,还需要多方配合。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参考答案:既要要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又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光靠政府供电是不能够真正做到有序用电的,还需要多方配合。A、 既要要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又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发展,要真正做到有序用电的,光靠政府供电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方配合。A调整分句间的语序,而不是在单句内部调整。B、因为光靠政府供电是不能够真正做到有序用电的,还需要多方配合。所以要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还要顾及地方经济发展,以及需要多方面配合。因果关系倒置C、光靠政府供电是不能够真正做到有序用电的,还需要多方配合。不仅要保障居民生活

10、用,还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出现句号,将三个单句组合成两个句子,不符合题目“一个复句”要求。D、虽然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发展,但是要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而且光靠政府供电是不能够真正做到有序用电的,所以还需要多方配合。关系不明,滥用E、如果光靠政府供电是不能够真正做到有序用电的,还需要多方配合。既要保障居民生活用电,更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关联词语不搭配F、要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光靠政府供电是不能够真正做到有序用电的,还需要多方配合,并且要顾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分句间关系类型不明六自主命题(运用逆向思维使学生的思考更有序,心中有底。)1出示语意相同,题型不同的两道习题。请学生思考:命题者做了哪些改动?2提

11、供AB两个语段,请学生尝试自主命题,并交给同桌检测。A卷语段:现实中,人们并不缺乏雄心壮志以及奋斗的毅力,但往往最终无所建树,因为他们没有始终专注于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B卷语段: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并细细品味,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C卷语段:坐要端正,站要直挺,每天要洗脸漱口,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与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是这些习惯不是一会儿就有的,得逐渐养成。3调查展示命题成果,总结命题的基本原则各分句内部的结构完整,表述清晰准确,不能出现病句。七课堂小结:自己都会命

12、题了,还害怕别人出题考你吗?请选择两三个关联词语,用“通过这堂课的复习,我”的句式,表达你的学习感受。八 布置作业:完成精通关联词习题,参照答案校对,留意一题多解的可能,不全盘否定自己。将疑惑的问题收集在整理本上。病句修改八项注意及练习作者: 加入日期:08-01-09 答案:一 1.把“就能”改为“才能”;2.把“也”改为“就”;3.把“以及”改为“还是”; 4.把“不管”改为“尽管”;5应为“不仅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 ;6.把“却能”改为“都能”。二. 1.删去三个“不可”;2.3.4.5.句删去“不”;6.删去“免”;三 分别删去1.“不需要”、2.“不会”、3

13、.“不受到”、4.“不是”、5.“不是”、6.“逃不过”中的“不”。四. 1.删去“使”;2。删去“通过”;3.删去“使”; 4.删去“才使”;5.删去“从中”;6。删去“使”或删去“在”和“中”。五 1. “改正并认识”应为“认识并改正”;2. 应为“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3.删去“感受和”;4.删去“态度和”;5.删去“优美的舞姿,”。六. 1.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2. 删去“至少”或“以上”;3.把“ 好几倍”改为“几分之几”;4.把“一倍以上”改为“50%以上”5.删去“约”或“左右”;6.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七 1.删除“能否”; 2.

14、把“ 是解决”改为“是能否解决”;3. 删除“能否”;4.把“是我们解决”改为“是我们能否解决”;5.把“能否” 改为“可以”; 6.删去“能否”;7。改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能够相互搀扶。或:人生幸福与否,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八 1.“行径”改为“行为”; 2.“暴露出”改为“涌现出”;3.“ 洗心革面”改为“调整版面”; 4.“举一反三”改为“百般抵赖”;5.“神机妙算”改为“阴谋诡计”; 6.“始作涌者” 改为“首倡者”;7.“吹毛求疵”改为“精益求精”。病 句 修改 八 项 注 意辨析语病,是各地中考常见的题型之一。如何辨析语病,教学用书有介绍,不少教师也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较麻烦,而且有一定难度。笔者纵观历年有关修改病句的试题,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特征,现归结为八项注意,在这里结合例子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在涉及到复句的句子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