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0.86KB
约15页
文档ID:12207001
潮汕名胜古迹(仙城-莲花峰-礐石-大峰)_第1页
1/15

1潮汕名胜古迹1.仙城风景区仙城风景区地处潮阳与普宁交界处的大南山中因为它位于形似佛像的粮山之间,又叫半天佛景区这里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流传着元末农民起义军陈友谅的军师何野云的神奇传说,又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麾下名将邱辉抗清的大本营改革开放以后,由民间自发集资,利用这块风水宝,地建造了这么一处集山水风光、文物和民间宗教为一体的景区八仙亭前)这座八仙亭是以一个两层的高亭为中心,放射开去,建上八个攒尖顶的小亭,每个小亭是代表八仙中的一位,排成八卦图形如果从远处看,亭上有亭,亭下有亭,亭中有亭,亭亭相叠,亭亭相通,再加上天桥,楼阁、曲桥、浮桥、庙殿与湖光山色、翠林修竹相映成趣,恍如身临瑶池仙景天云阁)“天云阁”正面挂一幅画像,两旁对联写的是:“修身明性求真谛,寄迹名山显仙乩”屋眉上书“何野云像”画中人就是潮阳大地的传奇人物“虱母仙”元朝后期,陈友谅的农民起义军失败后,他的部下分散隐没在各地不久,在潮阳县出现了一位精通风水和建筑的人他自称何野云,据说就是陈友谅的军师邹普胜传说他披头散发,长满虱子,智慧过人,常有奇思妙想,人们就称他2为“虱母仙”或许仙城是他经常踏足的地方,于是才有“仙城”这个命名,仙湖,也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奇人而得名。

各位,你们看这幅画像神奇在何处呢?这就是无论观看者站在任何角度,画中人的眼睛、嘴巴、足尖乃至执在手中的书本“周易”二字,都朝着你,民间称之为“活画”凡到仙湖风景区的游客,大都 以一睹“活画”为快传说此画系画师偶发灵感所作,以后再无法画出第二幅了这幅画高2米,宽1米在三仙殿前)我们来到这宽敞壮丽的“福天宫”,这里设三个殿,其中最引人注目是“三仙殿”,你们看这三仙是谁呢?一是华佗药仙,一是诗仙李白,一是虱母仙何野云竟然把这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信仰的历史人物,请在一起,合称“三仙”,说明潮汕人造神的想像十分丰富,好在这三位都是历史上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确值得尊敬远眺半天佛峰)半天佛峰形似坐佛,峰顶有寺,名“半天佛寺”,相传为宋宣和年间高僧大峰所建清顺治年间民族英雄郑成 功转战潮汕抗清,曾驻军于半天佛峰,据俭修武,屡败清军传说后因老鼠咬断系鼓之绳索,误以为清军袭营报警,以致郑军仓促迎敌,黑灯瞎火,搞不清谁跟谁,以至自相残杀而兵败现存当年郑军了望哨之拱盘石、踏岭寨山、军灶、环山跑马大道及郑军自挖古井、西校场等遗址32.莲花峰风景区(AAA 级旅游区)“莲花峰”位于潮阳东南部约 10 公里,与深汕高速公路海门出口相距3公里。

是粤东旅游胜境于 2001 年被评为国家 AAA 级景区为什么称它为“莲花峰”呢?原来风景区内有一小石峰是由一群凸起的巨石拱围而成,从陆地望去,似含苞欲放的莲花;从海上远眺,状似出水芙蓉,因此而得名提到莲花峰,不能不提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 1236 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曾任瑞州(今江西高安县)知州他为官清正,因不满权臣的卖国求荣政策,曾三次被罢官到了元兵围困京城临安城的危急关头,文天祥弃文从戎,于 1278 年 11 月转战至潮阳,后转战到海丰五坡岭,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俘,幽禁燕京四载之久最后从容就义后人为表示敬意和哀悼,为其树碑立传和塑像建祠者,彼彼皆是莲花峰是文天祥卫国抗元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他在此遗留的芳迹,吸引了历代名流和文人墨客不断登临凭吊古莲花峰石)我们面前竖立的就是“古莲花峰”石说起它,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潮阳县志》记载,文天祥 1278 年 11 月带兵转战于粤东一带,追随宋朝的小皇帝昰来到海门莲花峰当时该峰尚未正式命名文天祥登上峰顶望帝舟,只见苍海茫茫,水黑云寒,觅不到帝舟踪影,对岌岌安危的宋王朝感慨万分,不禁顿足长叹,顷刻间4足下巨石裂成了莲花瓣状。

故有今天的“莲花峰”随后,文天祥遂用剑在安营造饭的石头上刻上“终南”两字终南的南字内“”刻为“午”,意为文天祥到此时恰好是正午时分文丞相其意是要誓死抗元,敬忠于宋王朝臣心一片磁钟石,不指南方不具添”,这刻骨铭心的诗句已道出文丞相“终南”的含义绕过“古莲花峰”石,有“崇文亭”亭中有一独脚联:水远天空开云种玉嫌山浅”,作者已失考,至今尚未有珠联璧合的下联各位若是有兴趣,不妨试试对一下,或许你的大名会刻于此,与英雄一样名扬千古转过崇文亭,便到了文天祥望帝处少帝旌旗极目中,孤臣血泪盈怀抱”此刻,当我们站立于“望帝处”,看到茫茫的大海,心绪难以平静,隐约中听到了当年英雄灵魂的呼喊清驻潮阳县令臧宪祖于石一侧吊七律:“丞相勤王到海涯,精忠踏碎石莲花”,说的就是文天祥与莲花峰的传说故事龙”、“虎”石刻)顺着弯弯小路,朝东峰门拾阶而下,峰门两侧有清光绪年间留下的“龙虎双厢”右侧“龙”字是练江使者陈尚发所题,其书一气呵成,若骄龙腾飞于九天之上而左侧“虎”字,系清抗法名将——黑旗军首领刘永福所书,一笔写就,势若双眼圆睁之猛虎两者都是用象形草书写成,呈现出生龙活虎气慨轩昂的风格我国现代书画大师刘海粟当年观此两字,深为感触,遂挥毫题下了“云龙风虎”四字。

好一个风云际会,给“龙虎双厢”注入新的活力5(文天祥雕像)现在矗立于我们面前的是文天祥的石雕塑像,“文信国公”是文天祥的谥号,谥号是古代有地位的人死后,皇帝给他另取的称号石像高 16 米,由 74 块不同规格的花岗岩石雕筑而成,塑像神态凛然,巍巍眺望,有气吞山河之感,令瞻仰者肃然起敬忠贤祠)忠贤祠是纪念文天祥和南宋遗臣隐士张鲁庵而建的张鲁庵名奂,海阳县人(今潮安县人),少年即为博士弟子,精通易理宋亡后,誓死不侍元,带着琴书隐居于莲花峰张鲁庵的隐退虽与文天祥精忠报国的行为完全不同,却和文天祥一样表现了信仰坚定的气节,真可谓殊途同归了万人冢)最后,请大家参观“万人冢”它记载了日寇侵华的罪恶暴行和海门人民的辛酸血泪史1941 年 3 月,日寇兽蹄踏入海门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血腥统治使素有“耕三渔七”,美丽富饶的海门镇变成人间地狱日寇封锁渔港,禁止渔民出海捕鱼,统制物资,在各通行要道设置关卡和哨棚,稍有不顺意,即施以刑据不完全统计,日寇在短短的三个月内,烧毁民房 1400 多间,炸毁渔船 460多艘,至少有 570 人被活埋,140 多人被砍头,烧死和沉海的更是不计其数至 1943 年夏,遭日寇酷刑致死、饿死者达 18000 多人。

由于死尸横街塞巷,尸体难以辨认,善堂收尸时,无法清楚记其名姓,只能插签排号,扛往红沙窟稍作掩埋这就是海门人民哀记的61943 年“海门排号年”抗战胜利后,由好心人士倡举,将葬于红沙窟的 18000 多具死难海门同胞的尸骨葬于莲花峰侧山坡,建成“万人冢”现在的“万人冢”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让人们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开创未来3.礐石风景名胜区礐石风景名胜区位于汕头港南面,与北市区隔海相望东西北三面环海,西南面连接陆地陆域面积 13.47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7.3平方公里,共计 20.77 平方公里礐石风景名胜区规划为六个景区,即啸石景区、塔山景区、焰峰景区、香炉山景区、笔架山景区、苏安景区景点比较集中在塔山景区礐石风景名胜区以海、山、石、洞为景观特色,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1989 年,礐石风景名胜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礐石风景名胜区多山,有大小山峰 43 座,山脉蜿蜒不断,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峰势起伏不陡,最高峰香炉山为 198 米礐石风景名胜区属花岗岩地貌花岗岩经长期地质变迁风化后,形成卵状裸露于山顶、山腰、山沟凹处,这些怪石千姿百态,已成为风景区的景观特色之一。

礐石风景名胜区集海、山、石、洞景观于一体,有机组合度高、内容丰富且集中,从群体的关系上去审视,有主有从,主从之间互相陪衬,互相呼应,井然有序7我国著名作家肖乾一生中多次来过汕头,把汕头称作他的第二故乡20 世纪 20 年代肖乾在北京读书时是学生运动领袖,后被学校开除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适逢有一位汕籍的同学因奔母丧要回汕头,肖乾就借此机会跟他一起到汕头来寻求生路到汕头之后,人地两生,语言不通,如入异国后来朋友介绍他到礐石某中学当国语教员,推广普通话在演话剧的活动中,他与一位女学生相爱,两人时常在这山水胜景中约会后来这件婚事被黑势力所破坏肖乾把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写成长篇小说《梦之谷》,后来珠江电影制片厂还把它改编成电视剧礐石之于汕头,有如长沙的岳麓山,武汉的路珈山,哈尔滨的太阳岛,厦门的鼓浪屿,第一个到汕头来的人,总要到 石一游,不然就可说是枉到汕头一行海狗石)礐石海滨公园东湖南侧有一海蚀岩,状若海狗,蹲于小湖中座西北,朝东南,人们称为"海狗守鸡笼"传说:青龙吐珠于海滩,其珠底下有一洞,曾住一窝金鸡金鸡夜间出没于洞外当地人有所见,常闻金鸡报晓山神见状奏知玉帝,玉帝怕金鸡被歹人所盗,遂遣海狗下凡守护之。

海狗饥餐红树叶,渴饮海水,夜卧海滩,时刻守护经过很长时间,海狗炼成铜骨石身,永远镇守洞门外这就是海狗石的由来,是不是一个很美的神话故事?(龙珠石)8龙珠石位于 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原英国领事馆)一侧这浑圆黑色的巨石,高 27 米,周长 200 米,如鼓如台古松破石而生,老榕盘石而起,奇花异草环绕,状甚奇伟,巨石之巅,天然形成一片长、宽各 10 米的平坦石台石的后面的一山脉蜿蜒而来,状若青龙,石平台恰像青龙吐出之珠,故得名龙珠石龙珠石又名皇冠石,1860 年英国政府在这里建英国领事馆,该馆英人称此石状如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皇冠,又给这块石头一个"皇冠石"的名字,并曾在巨石上凿刻英皇的名字站在龙珠石上放眼望去,是汕头港的碧波银浪,万国船楼,以及市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景象若当静夜,则在这里欣赏汕头经济特区的万家灯火,晶莹璀璨天坛花园、白花尖大庙)礐石天坛花园是香港同胞陈锡谦先生等发起并赠建的前期工程白花尖大庙于 1993 年 10 月 3 日(2010-08-03)开光大庙深 70 米,宽 40 米,最高 22 米大庙采用水泥仿木结构,前、中座是潮汕庙宇特色,后座(主殿)系宫廷式,将南北庙宇建筑融为一体。

白花尖大庙前的石龙寺宝,配有从江西井岗山运来的十余万公斤白石所割制的栏杆,石阶顶上峙着一对大石狮,两棵木棉树,两个宝鼎,一口"青蛙" 古井,两支盘龙大柱门上悬挂着由汕头画院名誉院长蔡仰颜所书的匾额"白花尖大庙"迈过高达 5.5 米的拱形大9石门,三门排列着六幅文武大将秦琼、尉迟恭、程咬金、魏延、徐茂、谢映登驱邪的绘画,给人以庄严的威慑感大庙地面全由光滑的石板铺成分三进:一进是大门楼,两旁竖有 3.6 米的四大天王塑像;二进是拜亭,地面巧用色石铺成一个大"福"字;三进是大殿,大殿内横摆着 20 米的深红色香案,殿墙前正中摆着一系列塑像中殿是九天娘娘、天后圣母、黎山圣母;右殿是孙大圣、玉帝、姜太公;左殿是华佗仙师、七圣娘娘、大伯爷该庙道、神、释汇流,以女神拜谒为主体,特别能体现潮汕地区喜造神,多神崇拜的民俗殿顶嵌有直径 5 米的大型木质八卦图,周围雕刻有贴金的十二生肖动物建庙涉及到泥、木、石、油、漆、塑、嵌等潮汕民间传统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价值桃花涧)桃花涧位于礐石焰峰景区西侧山麓,是一个自然山洞,因西岸遍植桃树而得名这里山涧曲折幽深,涧水平静清澈,洞岸绿影成荫,加之倒映水中的蓝天、青山、绿树,给风景区增添清灵秀气。

每当桃花盛开时节,形成粉红的花海,更使人流连忘返最近,礐石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计划重建桃花涧,并以桃花水市命名以驷马拖车等潮汕典型民居形式,构成风景区的服务基地,供游人领略潮汕茶道精髓,品食潮汕风味小吃,玩赏地方特色小品,观赏潮汕民居格局届时我们游览桃花涧,将会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收获龙泉洞)10龙泉洞位于桃苑春景内洞内有三个石龙头,口吐清泉,泉水甘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